糟糕的原生家庭,毒舌的前夫李敖,都不曾改變她對人生自由的追逐

糟糕的原生家庭,毒舌的前夫李敖,都不曾改變她對人生自由的追逐

01

矛盾

很難描述胡因夢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女人。

喜歡她的人,愛她那份毫無遮攔、抵達內心,遇到問題永遠會主動自救的赤誠;討厭她的人,會覺得她美貌沒了,腦子也出了問題,神叨叨了,根本無法理解。

說實話,看完她的自傳,我也很迷茫。因為她對生命的靈性思考遠遠超出了我們普通人的認知,她研究的這些內容,現在的我,真的沒法看懂。

但我非常的敬佩她,我覺得她是一個一生都在尋找答案的“努力跋涉者”。還把生命中所有的苦難當作人生的考驗,勇敢的一次次闖關。

哪怕到了路的盡頭,發現不過是一塊兒什麼也沒有的空地,也會讓她欣喜萬分。因為享受這個追尋的過程,以及對目標的無所謂心態,讓她可以輕易地放下所有外界在意和評價的東西。

那些被大家努力追求一生的美貌財富與名氣,於她而言,都不過是生命的包袱。

胡因夢曾是臺灣七十年代最美的女人,那時和林青霞站在一起,都能小勝幾分。

她曾在臺灣影視圈紅的一塌糊塗,卻選擇35歲後徹底息影,退出影視圈,轉而開始研究靈性思考,探尋生命的真相。

懂她的人,知道她每一步走得有多艱難;不懂她的人,甚至覺得這個女人,人生滑坡到神志不清。

不懂她的人裡,還包括她著名的前夫李敖。

這一對被世人羨慕的男才女貌組合,短短几個月就粉碎了愛情神話。接著就是走上法庭,進行離婚訴訟。

她終身沒再結婚,卻因意外懷上孩子,獨自撫養孩子的她,始終沒對外界公開孩子的父親是誰,那個風流成性的男子自己有家室,有孩子。

胡因夢選擇獨自撫養這個孩子,並不是因為想要保留什麼愛的記憶,而是出於生命的本能與憐惜。

當然獨自養大孩子,並且用自己喜愛和認可的方式,用心教育和養育這個女兒。

胡因夢,絕對沒問題。

02

父母

總聽身邊的各種人說,自己的原生家庭對自己迫害太深,彷彿自己現在的不順利,都是原生家庭造成的。

看了胡因夢的原生家庭,也許你會覺得自己的原生家庭還不錯。

胡因夢的父親,在臺灣算是一個有一些社會影響力的人,帥氣逼人,可是年幼就父母雙亡的他,心裡總是缺乏安全感的。他這一生,事業不算太順,感情也頗為坎坷。

他的第一次婚姻,是因為對方媽媽對自己很照顧,心懷感激而為。後來發現,這種感激變成婚姻讓自己太難受,最終主動選擇了結束這段關係。

第二次婚姻,是遇見了胡因夢的母親。當時這位已經為人婦,卻長期獨守空房的女人,對真愛無比嚮往。

遇見胡因夢的父親後,文靜的她選擇了結束自己的婚姻,開始主動追求自己的心上人,一天一封的情書深情表達愛意,娟秀的筆跡、誠摯的感情,最終打動了這位男子,兩個人走在了一起。

可以說,這段感情的起點還是很美好的,畢竟兩個都在婚姻中深深失望的人,希望這一次的婚姻,拯救曾經的痛苦。

不曾想到,兩人價值觀的差異,最終導致了夫妻關係淡漠。

胡因夢的母親,一輩子都在金錢上有強烈的匱乏感,對金錢有強烈的佔有慾。這是夫妻間矛盾最衝突的地方,也是夫妻兩人最不好溝通的地方。

有一次,胡因夢的爸爸做主把家裡的一張舊床送給妻子的一位朋友。朋友來拿床的時候,妻子竟然不給,這讓胡因夢的爸爸,感到非常失望,沒有面子。

這一類的事情,在夫妻之間經常發生。慢慢地,兩個人之間的感情淡了。

除了對女兒胡因夢有著無法放下的愛,這個家漸漸的沒有什麼可留戀的,胡因夢的爸爸在婚內出軌了。

可結婚是兩個人的事,離婚同樣是兩個人的事。

胡因夢的母親不同意就此分開,父親選擇了搬出家,和自己心愛的女人生活在一起。只是每月把自己的薪水如數留給這個家,盡些養家義務。

胡因夢的母親沒有工作,也只能靠著離家的丈夫每月提供的薪水,與胡因夢一起生活。

鬱悶的母親終日靠打麻將、抽菸來緩解壓力。

晚年時母親卵巢裡還被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水瘤。胡因夢抱著這個水瘤去化驗時,發現足足有四公斤重。

那一刻,胡因夢對平日喜歡控制她的母親,內心中真正溫柔了下來。

她覺得,身心是一體的,心理上的痛苦,最終會在肉體上顯現。

母親40多年來看上去氣勢很旺,不過是靠著高度的意志力,支撐大局罷了。

這個四公斤的水瘤顯然不是一朝半夕形成的,這種痛苦,應該已經跟隨母親幾十年了。

這邊的父親,則和他此生最有緣的女人生活在一起,一過就是二十多年。

華阿姨平時要照顧癱在床上的胡爸爸各種飲食,還能忍受胡爸爸發脾氣時突然飛來的巴掌。

胡因夢看在眼裡,她懂得華阿姨瞭解父親的需求,也心疼這位男子的不幸,這兩個人在愛與理解中,不曾分開。因此,胡因夢對這位破壞自己家庭的第三者,真的恨不起來。

正因為這種特殊的家庭環境,加之母親的強烈反對,父女相見的時候也越來越少,有的時候多通個電話,母親也會非常不高興。

自己對父親的全部想念只能藏在心裡,這成了胡因夢一直以來難受很久的事。

如果時光倒流,胡因夢的爸爸,也許不會做這樣的選擇。

畢竟出軌的人,心裡總是有虧欠的。能量小的人,真的不適合玩這種“紙包火”的遊戲。

03

名利

其實,胡因夢的父親母親都頗有文學天賦,在當時的臺灣,她家絕對算是高知家庭。

中學時候就讀女子教會學校,對她後來的人生,探尋宗教的意義,研究靈性學說,應該也有一定關係。

在這個女孩扎堆的地方,胡因夢成績漸漸的出眾起來,由於對英文的喜愛,讓她主動花了很多時間,用心鑽研課程和課程以外的外語知識。

出色的語言能力,和大量的閱讀,為她日後留學美國以及擔任譯者奠定了堅實基礎。

考上臺灣輔仁大學德文系後,她覺得功課太無趣,選擇了中途退學。之後去美國短暫停留,先後在美國一所高校大眾傳播系就讀、紐約模特學校學習,之後返回臺灣。

無意進入影視圈後,很快就成為當紅的一線女星。

她把賺來的收入都交給母親,還請母親不要再向父親要錢了,表明自己有足夠能力養家了。

母親拼命的進行理財和投資,短短几年時間,用錢生錢賺到的錢,已經足夠母女倆下半生衣食無憂了。

35歲那年,她決定徹底退出演藝圈,因為她發現,生命中還有比演戲更重要的事等待自己。

她又一次的任性要為自己而活,這一生只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

而她一生視金錢為生命的母親,正是因為對財富省吃儉用的態度,才積累起了不菲的財富。

這些都為她後來專心的研究靈學,生活依然可以繼續,做好了物質準備。

可見,一個人的缺點,有的時候也可能是優點。所以保持自己的特點,並不是一件壞事。

哪怕你為自己的一個習慣曾失去過很多,甚至失去真愛。可實在改不掉就算了吧,別非得和自己較勁。

有些習慣,是隨著生命一起生長的。

04

愛情

胡因夢從小跟母親看了大量的英文電影,看得多了,對愛情充滿嚮往,包括對性的態度,頗為前衛。

中學六年的女校生活,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保護了她蓬勃生長的慾望,包括性。

她第一個戀人是個老外,除了真誠,可以說是一無所有。

之後本有機會嫁入豪門,一個顯赫的船舶大王的兒子,可惜她無法適應豪門生活,無法習慣別人對自己的控制與擺佈,最終不了了之。

她最著名的一段婚姻,是和李敖的結合。

只可惜這對個性差異太大,內在無法融合的夫妻,結婚當年就離了婚。

兩人後來還為離婚上了幾次法庭。值得注意的是,李敖對金錢的慾望遠遠高過胡因夢,這一點,頗像胡因夢父母之間的相處模式。

我特別想不明白的是,年紀那麼大的李敖,離婚很多年後,公開場合還在說胡因夢的各種壞話,甚至離婚十幾年後,還不惜拿胡因夢生病的事詆譭對方,反而顯得自己不厚道。

也許李敖天性就比較偏執,難以信任別人又缺乏內在洞察力吧,又或者是他從來沒像胡因夢那樣真正放下吧。

之後,胡因夢又陸續遇見一兩個心儀的男子。

最終還是選擇了當一個單親媽媽。

05

善良

看胡因夢的文字,總感到乾淨簡練,有一種老辣的成熟,甚至有著超出一般男性作者的冷靜。絕對不是外界所傳那種因為研究玄學,過度投入瘋瘋癲癲頭腦不靈醒的人。

她算是一個沒有被物質綁架的人。真正投入愛過的兩個男人,就是初戀的老外男友以及在後來靈性修學中的一位外籍道友。

這兩個男人既沒名氣,又沒什麼錢。卻讓胡因夢感受到了,靈魂伴侶是什麼樣。

胡因夢處事公平,非常在意自己內心的直接感受。

父親去世的時候,政府發了一筆兩百萬臺幣的撫卹金。

她讓母親轉給華阿姨,母親答應後又變卦,說不能忍受把錢給破壞自己家庭的第三者。

胡因夢氣得要命,把母親推在沙發上大聲訓斥:“華阿姨這十幾年的日子並不好過,照顧父親本身是件艱難的事……”

她甚至批評母親“你的氣焰憑什麼那麼高?你一生都在麻將桌上,毫無建樹的混了一輩子卻總是騎在別人頭上。如果你真的那麼優秀,為什麼不出去找份工作,像華阿姨那樣。”

結果母親第二天就把錢匯給了華阿姨。

母親臨終前,胡因夢終於放下了這些年和母親之間的恩怨,真實感受到母親內心的苦和不易。

講了這麼多,你也許會明白,為什麼她會選擇獨自把女兒撫養長大吧?

她從來不把世界上那些刻板的規則和束縛孩子的東西強加給她。

她對自己的女兒,是一種真正無條件的愛。

有一次,女兒好奇的問她好友:“為什麼我沒有爸爸呢?”

好友回答:“這個問題你問媽媽吧。”

那時年僅四歲的女兒,想了想,搖搖頭說:

“還是不要去問胡因因(胡因夢的小名)這個問題了。”

接著自己傷心的哭了起來。

原來不忍心,就是一種善良。

這個基因真的會遺傳。

@作者妮妮:

12歲帥哥的少女心辣媽,有深度的話癆達人,真誠幽默的非著名閱讀推廣人。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圖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