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暖或致全球颶風速度放緩

《自然》雜誌上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70年來,全球颶風移動減速已越來越普遍。如果風暴在一個特定區域停留時間更長,將會帶來更多降雨,並有可能比快速通過的風暴產生更大的破壞。目前,科學家還不清楚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但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未來的颶風可能會帶來更大的災難。

這是全球首次分析颶風速度的研究。它發現,從1949年到2016年,熱帶氣旋在地球上的移動速度減慢了大約10%。1949年,這些風暴的平均時速超過19公里,而2016年,其平均時速約為17公里,這一變化在陸地上會產生更為顯著的影響。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威斯康星州麥迪遜氣象衛星合作研究所氣候科學家科森說:“由於全球變暖,熱帶地區的大氣環流模式可能正在放緩,目前我們正在著手研究由這些氣流攜帶的颶風是否也會‘踩剎車’。”由於風暴正在變得更加緩慢,因此有更多時間下雨。科森指出,颶風速度降低10%相當於給受影響地區降雨量增加10%。這種影響可能會因氣候變暖而放大,因為最近的相關研究結果顯示,氣溫上升1攝氏度會使熱帶氣旋導致的降雨增加10%,氣旋移動速度放慢10%將使這一增幅再擴大一倍。

研究人員認為,全球氣候變暖使夏季熱帶環流減弱,可能是造成熱帶氣旋移動變慢的原因之一。移動變慢會使熱帶氣旋在同一地區滯留時間延長,再加上空氣溫度越高,能攜帶的水蒸氣就越多,這都會使受災地區的降雨量顯著增加。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大學颶風科學家諾蘭指出,更慢、更多雨的颶風會導致更多的洪水事件。持續的風也可能帶來風險——長時間受到強風襲擊的建築物更有可能受到破壞。

此外,科森說,今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如果發生在較溫暖的氣候環境中,過去幾次颶風的速度可能會變得更慢。“這讓我們更加相信,颶風速度放緩已成事實,而且與氣候變暖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