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金魚的源流、種類、審美標準及與中國品種的差異

日本金魚的源流、種類、審美標準及與中國品種的差異

金魚始祖

與日本錦鯉的源流的不確定性不同,日本金魚的各個品系的源流都是來自中國。

從江戶時代,中國的紅鯽魚首先傳入日本,日本稱之為“緋鮒”,金魚的出現時間要早於錦鯉。由於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的審美情趣和日本不同,日本就開始著手選育附和日本文化的金魚,這樣金魚就產生了新的分支。

日本金魚的源流、種類、審美標準及與中國品種的差異

和金

日本金魚的源流、種類、審美標準及與中國品種的差異

日本的審美

之後,日本又由“和金”培育出“地金”,跟中國的“十二紅”差不多,但是中國的十二紅是天然選育的,而日本的“地金”要求的是嘴、兩腮、魚鰭是紅色的,其他地方都是白色的,稱之為“六鱗”,為了保證“地金”合乎日本人BT的審美情趣,從很小的時候,金魚其他地方的鱗就要被刮掉,頭皮上的皮膚也要被刮掉,重新長出來的鱗片和皮膚就會是白色的了。我們國家當然不會培育這種金魚,實在是違背中國傳統的人文文化。

日本金魚的源流、種類、審美標準及與中國品種的差異

地金

日本金魚的源流、種類、審美標準及與中國品種的差異

地金

日本金魚的源流、種類、審美標準及與中國品種的差異

蘭壽

日本金魚的源流、種類、審美標準及與中國品種的差異

正頂蘭壽

日本金魚的源流、種類、審美標準及與中國品種的差異

五花蘭壽

蘭壽近些年來又反傳回中國,由於有利可圖,加上賣魚人的大力宣傳和一些人對於日本文化的推崇,蘭壽的審美觀日益侵蝕中國傳統金魚優雅飄逸的審美情趣。中國傳統重視龍睛,尤其是墨龍睛,養的長可盈尺,以為金魚正宗龍種,絕不外傳日本,所以明朝時日本未得,沒有得到日本人的喜愛,反貶為“出目金”(雙目凸出),如今蘭壽內傳,也有些人瞧不上龍睛,這是不對的,正如辜鴻銘在清朝結束後,依然留著辮子、誇讚小腳女人,其實他知道辮子和小腳落後,但是這是民族留下的記憶,中國之所以為中國,不為外國文化所同化的標誌。一個民族丟失了自己的審美標準,隨波逐流,那麼這個民族就沒有了前途。日本將中國的金魚培育成日本的品系,也是他們堅持自己的審美的結果。我們也應該堅持自己的,將傳統龍種發揚光大,讓日本人來買中國的金魚。

日本金魚的源流、種類、審美標準及與中國品種的差異

墨龍睛

還有明末清初時,文魚從福建泉州(當時的貿易大港)傳到了琉球,經由琉球傳入日本,日本經過多年的選育,培育出了一個大的系列:琉金金魚。很多人把琉金寫成鎏金,這是不對的,琉金是琉球金魚的簡稱,這個名字表明瞭琉金金魚的最初來源。琉金金魚又與和金雜交,產生了“和唐內”,體型的長度在和金和琉金之間,尾長鰭長。

日本金魚的源流、種類、審美標準及與中國品種的差異

寬尾琉金

日本高知縣的養魚人用蘭壽和琉金雜交選育,配育出了土佐金(土佐是高知縣的舊稱)。土佐金像琉金一樣是尖頭文魚,但是脊背並不弓起,尾三叉,中間不分開,尾巴比蝶尾的還要誇張,向兩邊翻轉,靜止時看起來很優美。

土佐金曾經因為1946年的大地震險些滅絕,幾乎全部養土佐金的丸缽(圓陶盆)都被震碎,但是在廢墟中很幸運地發現一對公母土佐金保留了下來,通過繁衍,形成了豐富的土佐金品系。

日本金魚的源流、種類、審美標準及與中國品種的差異

土佐金

日本還有一種金魚:南京,又叫出雲南京,是島根縣出雲地方出產的金魚。在日語中“金”和“京”都可以念“きん”,所以搞不清原本是"南金"還是"南京",在日語中“南京”這個詞和漢語中的南京不是一個意思,日語中的南京是:外來的小的和珍貴的東西的意思。如果叫南金就解釋不通了,因為出雲地方在日本的西北部,不可能是南方的金魚的意思。

南京是由蘭壽選育出來的,頭小而尖,沒有肉瘤,沒有背鰭(依然是屬於蛋種),身體圓肥,尾柄較細,短尾鰭而張力良好。色彩的審美取向和地金差不多,以“六鱗”為佳品,脊背有紅色的條紋,有的在腹部會有鹿子紅斑。

但是這種金魚由於日本和中國的一段歷史的原因,不被中國人所接受,只有少數玩家在手中保留這種金魚。

日本金魚的源流、種類、審美標準及與中國品種的差異

出雲南京

日本金魚的源流、種類、審美標準及與中國品種的差異

出雲南京

蘭壽、地金、土佐金、地金是日本四大主流的金魚品系,其他的就是琉金、Calico(五花琉金)、出目金(龍睛)、荷蘭獅子頭(中國獅子頭經由荷蘭船隻傳進日本)、東錦(五花獅子頭)、朱文錦(五花草金)、江戶錦(五花壽),京錦(五花高頭蛋鳳)、櫻錦(紅白蘭壽)、濱錦(鵝頭珍珠鱗)、山形(山形縣產的長尾草金)、玉鯖尾(燕尾琉金)。

日本金魚的源流、種類、審美標準及與中國品種的差異

朱文錦

日本的金魚品種不多,但是他們在少數幾種上用心思多,出的精品魚質量很好,這一點是要我們追趕的。希望我們國家的金魚培育工作獲得長足發展,讓中國的金魚品種更加豐富,賣到世界各地去。

日本金魚的源流、種類、審美標準及與中國品種的差異

中國的包金獅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