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影視頻出抗日神劇,爲何還不反思?!

近日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於6月16日至25日在上海舉辦。該電影節1993年首次舉辦,是中國第一個獲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認可的全球15個國際A類電影節之一,最高獎名稱為金爵獎,下設8個獎項。

主辦方已經公佈了金爵獎的入圍名單。昨天公佈的是第一批劇情片,總共有8部電影入圍。分別是《星期五的孩子》(美國)、《帽子戲法》(伊朗)、《記憶殤口》(波蘭)、《找到你》(中國)、《再別天堂》(瑞士/蒙古合拍)、《翻譯家》(加拿大)、《去曼德勒的路》(丹麥)、《給自己的情書》(意大利)。

中國影視頻出抗日神劇,為何還不反思?!

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金爵獎入圍影片。

上影節不僅有品質高的電影,也有專業能力過硬的電影人,金爵獎評委會主席就由姜文出任。姜文這個名字,對於中國電影觀眾和電影來說,頗具分量。上影節開幕當天他帶著新作《邪不壓正》臺前幕後眾主創集體亮相。

中國影視頻出抗日神劇,為何還不反思?!

姜文、楊受成和《邪不壓正》一眾主創。

作為導演,姜文從1993年帶來電影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至今,始終沒有放棄對電影內容創作的高品質追求,而姜文在業內也是出了名的愛說大實話。

18日電影節論壇中現場提問環節有觀眾問到,新片《邪不壓正》的歷史背景是中國的1937年,為什麼會選擇這樣一個抗戰時期作為電影的歷史背景,會不會讓大家認為這是一部主旋律電影?姜文則表示:“1937年的中國正面臨國破家亡,全民抗戰,抵抗侵略者是全世界都應該表現的一個主題,中國做的沒有洋人做的好,之所以現在的中國人知道納粹是壞人,能夠知道猶太人被迫害,是因為國外的藝術家、投資人每年都在努力,讓一個在中國長大的,甚至是小鎮的青年,都知道納粹做了什麼樣的事。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大家不知道日本人到底做了什麼。這是一個對人世間負責任的態度。”

中國影視頻出抗日神劇,為何還不反思?!

最近范冰冰涉嫌偷稅漏稅的消息還沒散去熱度,長久以來被部分演員的演技“折磨”、媒體輿論的窮追不捨讓大眾對影視行業的印象更是欠佳。在我國唯一一個國際A類電影節上能聽到姜文導演說到“拍片是對人世間負責的一個態度”這句話,的確是讓人感覺到中國影視圈還是有人腳踏實地地做著實事。不虛渺、不奉承、不裝模作樣、記錄事實,這才是一個電影人應該有的態度。

對於姜文口中提到的抗戰劇,我們觀眾似乎都不知道真正表達歷史的抗戰劇是什麼樣的了,因為我們都好像已被“抗日神劇”洗腦。這十年來中國的抗日題材的電視劇非常多,但質量參差不齊,有的甚至出現很多誇張、雷人的虛構場景,將戰爭遊戲化,我軍偶像化,友軍懦夫化,日偽白痴化的抗日神劇把敵人描繪得過於弱智,這不僅是對歷史的歪曲,更是對浴血捍衛家國的先烈們的不敬。

其實很多時候大家看的不是抗日劇中的故事情節,而是中國的發展史,比如戰爭前和戰爭後的對比,軍人們軍裝是怎樣慢慢變革的,為了這場戰爭的勝利我國付出了多少努力,人們的思想是從什麼樣的階段演變過來的等等。

中國影視頻出抗日神劇,為何還不反思?!

事實上,抗日神劇、雷人橋段層出不窮主要還是因為抗日題材電視劇越來越類型化。就像姜文說的,國破家亡時全民抗戰,抵抗侵略者是全世界都應該表現的一個主題,但是隨著進入影視圈的資本越來越多,“抗日”逐漸簡化為一種故事背景乃至標籤,核心內容反被悄悄替換成武俠劇、愛情劇、偶像劇。即使主線仍是抗日,但是武打、槍戰、愛情、時尚、性感等類型元素也一個不落,觀眾們便也因此交了智商稅。

不論在哪個國家,電視劇的題材就那麼多,人們愛看的元素也明擺著,但古裝劇、反腐涉案劇被踢出黃金檔,宮鬥、穿越被禁止,生活劇、諜戰數量太多被調控,現實題材更是禁忌,剩下的只有抗日劇可以做為旱澇保收的避風港。畢竟抗日劇屬於主旋律範疇,題材穩妥,而且每年的電視臺需求量很大,有著相對穩定的收視率,從現實來說,抗戰劇在投資者們心中的性價比和安全性都很高。

可是當所有的創作者都被趕到抗戰劇這一狹窄侷促的池子裡,肯定會不可避免造成創作單一,最嚴重的是造成年輕人沒能徹底瞭解日本人到底對我國做了什麼,反而頻頻質問:為何每一件事總是要和國家苦難掛上鉤?

“遺忘歷史就是對自身的背叛”,這句話用在拍出抗日神劇的導演們身上最合適不過了。

為了自身利益,利用歷史來賺錢的導演,聽聽姜文導演說的話、學學姜文導演怎麼做人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