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子手」校長的畢業致辭,用錦繡芳華驚艷了職場「筆桿子」

按:6月畢業季,網上湧出一批大學校長的經典離別講話。第一任職收集了幾篇被《人民論壇網》點名表揚的離別致辭,嘗試為各位職場筆友解析,希望各位職場筆友認真學習領會,真正掌握領導講話稿的基本技巧與寫作手法。

“段子手”校長的畢業致辭,用錦繡芳華驚豔了職場“筆桿子”

錦繡芳華在路上

西南民族大學校長 曾明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家長們:

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舉行畢業典禮,這是同學們大學時代的最後一課,也是揚帆新徵程的第一課(“最後一課”與“第一課”構成邏輯與時間上的對比和反差,給聽眾耳目一新之感)。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校師生,向同學們致以最熱烈的祝賀!向辛勤養育你們的家長、悉心教誨你們的老師致以最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對我而言,今年也值得紀念(以自身真實經歷和切身感受作為講話的引子,更能打動人心、帶動情緒,更有親切感、代入感)。作為恢復高考後的第一屆學生,彈指間恰好40年。此時此刻,能夠見證同學們的理想之花結出豐碩的智慧之果,我內心無比感慨(語重心長,欲言又止,深情飽滿,字裡行間隱藏著深深的期待,希望同學們珍惜美好時代和人生機遇,不忘初心,接續奮鬥,不再經歷時代的苦難)

。記得四年前,在開學典禮上,我說過這樣的話:“你們在人生最重要的階段,選擇了西南民族大學。我感謝你們的選擇,感謝你們家長的支持。你們的選擇,延續著西南民族大學的光榮和夢想,使西南民族大學充滿了生機和希望。”(既是對同學們的美好期許,也是對同學家長的誓言承諾)這幾年,你們在砥礪勤學中日漸宏毅,在創新實踐中日臻深廣,在錦繡蓉城、文明校園綻放青春的芳華——(以時間為軸,四年前與四年後形成對比,用時間和成績印證當初的誓言承諾,回應同學家長四年前不悔的選擇。)

“段子手”校長的畢業致辭,用錦繡芳華驚豔了職場“筆桿子”

這是一段破繭成蝶的歷程。你們體會了櫛風沐雨的軍訓;圖書館內,有你們聞雞起舞的身影;模擬應聘中,有你們氣定神閒的應答;“創青春”裡,有你們奇思妙想的靈動;大舞臺上,有你們鴻鵠之志的青春;你們參加學科競賽、社會實踐、社團活動、志願服務;你們刻苦學習,砥礪奮進,在學術研究上嶄露頭角,在國際大賽中頻傳佳音……鷹擊長空,魚翔淺底,時常讓我驚歎校園大神雲集。(大量的排比修飾手法,就像金色沙灘上留下的波浪紋理,一層疊一層,由前至後,排列規則,整齊有序,令人賞心悅目。文中引用了大量的經典成語、典故和網絡熱詞,不僅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令人喜聞樂見,可見作者筆力蒼勁,功力深厚。)

這是一抹嫵媚如詩的歲月。你們走過的校園“晴時滿樹花開”,“雨時一湖漣漪”;銀杏大道的金黃樹葉,夢雲湖裡開心錦鯉,維舟路上綠蔭大樹,博物館外白牆紅磚。難忘人氣爆棚的玉林小酒館,難忘沐浴排隊時的寬容,難忘舌尖上的小鎮。武侯晨曦,空港晚霞,舉頭望飛機,週末聞歌聲……也許畢業後的某天,這些都會成為你們記憶深處的動人風景。

(大量運用比喻修飾手法,靈活串改詩詞,將校園場景和生活點滴實現場景再現,具有較強畫面感,引人入勝,容易誘發聽眾情緒,把控全場局面。)

這是一場終生難忘的相遇。有人說畢業是興奮一時、懷念一世的事情。你們見證了“網紅”大學誕生:榮獲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稱號,學校新增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9個碩士點,進入“全國創新創業高校50強”;成為了一所擁有中央廣場、下穿隧道的“土豪大學”,擁有深夜食堂、西餐和小龍蝦的“美食大學”,擁有56個民族優秀學子的“顏值大學”。(用學校的繁華見證學生的芳華與成長,令學生從內心深處滋生出“今天我以學校為榮,明天學校以我為榮”的複雜情感。)

這是一串成長相伴的故事。你們說:“2014級,是運氣最‘好’的一屆:第一次上早自習,第一次用教務新系統,第一次遇到教學審核評估,這些看上去令人頭疼的事情,卻代表著我們民大的蒸蒸日上。”

“沒來的時候聽說學校男女比是3:7,感覺分分鐘包分配的節奏啊,但是四年了,我還單身……”

你們還說,“最快樂的事是吃食堂新出的菜,踩點乘到校車,上最美女神老師的課;最遺憾的事是我們離開了航空港,卻沒有辦法解鎖新食堂。”

“離開民大,怕自己吃不慣沒有辣椒的菜,怕沒有宿舍一起侃話的夜晚太安靜,怕少了老師們的指導,一下子沒有了方向;但我又不敢害怕,因為我最怕的是——你的失望。”

(以上四段採用講故事的手法,令人印象深刻,好感倍增。

1、借用”你們說“的句式,講出學生心裡話,更能激發聽眾內心共鳴;

2、運用了排比修飾手法,增強了段落氣勢;

3、結合聽眾年齡特徵,以戀愛、食品、美女和夢想為主要話題,講聽眾最關切的事,增強了講話的吸引力;

4、行文用語詼諧幽默,用“分分鐘包分配”“最美女神老師”“節奏”“解鎖”等網紅熱詞和段子,令文章更加靈活接氣。)

“段子手”校長的畢業致辭,用錦繡芳華驚豔了職場“筆桿子”

我知道,在你們心中,曾經有一個夢,就是頑強攀登被你們稱為“珠穆朗瑪”的學校信息系統。你們留言:圖書館一座難求,“愛心傘”偶爾玩失蹤,學生公寓有時停熱水……顯然,學校的工作,還有很多可提升的空間。母校也一直在努力,它的錦繡芳華也正在路上。(用大家內心“耿耿於懷”的小事,與前四段學校的美好形成前後對比時,坦然承認學校在硬件設施建設方面存在的不足,同時也為引出學校在逐夢“雙一流”大學的軟件建設上的差距作鋪墊。)

上月,我去南方的幾所“雙一流”大學辦事。其間,探望了我校電信、計科、經濟、外語、法學院在此讀研的校友。從他們“和合偕習”的臉上和“自信自強”的話裡(順暢引入校訓““和合偕習、自信自強””),我能感到來自母校的力量。當時我就想,我們大學現在還未進入“雙一流”,但咱航空港校區在雙流,差一橫,就成了“雙一流”,但這一橫,需要我們大家由點連成線,由線織成面,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只要努力,別人有的,咱們也會有。工作會有的,事業也會有的。人生沒有當然的贏家。咱不能讓人家看不起,關鍵是自己看得起自己。(該文作者特別善於聯想,常常由此及彼、由淺入深、由表及裡,在看似平常的陳述道理、闡述觀點、講述故事中,昇華思想認識與人生哲理。本段由學校地名“雙流”,從而聯想到院校“雙一流”建設,而後延伸至工作、事業、人生,視角之獨特,思維之寬泛,怎能不令聽眾歎為觀止、心生折服?)

我始終相信,在人生最美好的年紀相遇,是一件無比美好、值得珍惜的事

(很唯美,很有詩意,具有想象空間,特別適合年青聽眾。俗話說,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看情形辦理,我們寫文章、搞演講,也要看情形辦理,真正做到“看菜吃飯,量體裁衣”)。前段時間,你們兩位10級的學長,返回母校拍婚紗照。他們說,“民大對於我們,更像是人生中的一個補給站;收穫了學業、愛情,收穫了自己的青春,更收穫了自己真正熱愛的東西。”這說明,我們民大的男女比例失調雖未根本改變,但我們大學有溫度,師生有大愛(用身邊故事引出段落中心思想:民大有大愛)。四年和合偕習,一生自信自強(再次強調校訓)。就是民大愛的印記。藝術學院編創的男子群舞《跳羌紅》,榮獲全國第五屆大學生專業組金獎,正是一種解讀。

我曾收到本學期來校講學的05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麻省理工學院施羅克教授和被譽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94年“菲爾茲獎”獲得者、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澤爾曼諾夫教授的感謝信。信中,他們寄語:“祝賀同學們有機會在如此優秀的大學學習,衷心祝願大家在今後崇高的職業中順心如意”;“這是一個有一群可愛年輕人的美麗校園,希望同學們就像你們的校園一樣洋溢著春天的氣息。”

(借用名人寄語,肯定學校全面建設,增強學子內心“今天我以院校為榮”的榮譽感!)

同學們,畢業,是一段故事的結束,也是另一段成長的開始(一句或一段富有哲理的話,往往最能打動人心,引起共鳴,成為一盞指明燈,指引聽眾思考,收穫不一樣的精彩)。學校借閱量靠前的小說,《平凡的世界》裡有句話,“要知道,春天的道路依然充滿泥濘!”今天,在最後一堂課上,讓我們共勉。願你們用“搏擊”的姿態、“大我”的情懷、“詩性”的生命,編織歲月繁花。莫愁前程多風雨,錦繡芳華在路上……(引用極富詩意與哲理的過度句,引出下文。)

在搏擊人生風雨中閃耀青春芳華(這一部分的關鍵詞是:青春。文章將以“奮鬥的青春最美麗”為主線進行展開。)

同學們即將走出校園,邁向社會去迎接挑戰、搏擊風浪(講清現實,幫助學子轉換思想觀念)。面對競爭的焦慮、工作的壓力,成功的渴望、路途的迷茫,有人選擇自暴自棄,有人選擇隨波逐流,有人卻堅持不懈,在風雨中破浪前行

(分析社會殘酷形勢)。青春,不是一個階段,而是一種狀態,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奮鬥的青春永遠“18歲”,奮鬥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只有在年輕時奮鬥過、拼搏過,我們才能在回憶似水年華時,自信地說青春無悔。歷史永遠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運用“不是......而是”“只有.....才”“只會......不會”等轉折、條件語句,闡釋青春與奮鬥的真實意義,目的是增強語氣,加深印象。)

要把夢想變成現實,需要用拼搏實現人生的逆轉。民研院博士畢業生方天建.....社心學院畢業生阿瑛格......剛才給大家分享了自身經歷的化環學院98級校友,博士生導師陳春霞教授,用奮鬥演繹了一名優秀教育科研工作者的成才路徑……(用學校具體人物與成功事例,證明上段奮鬥的必要條件與重要意義)

不好高騖遠,不畏縮不前,不羈於過往,不憂懼將來。只有流過淚的眼睛才更明亮,只有磨礪過的心靈才更堅強,只有奮鬥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只有奮鬥的芳華才配得上錦繡。(採用對偶、排比手法)

在涵育“大我”情懷中綻放時代芳華(這一部分的關鍵詞是:時代。文章將以新時代青年應培養什麼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主線進行展開。)

民大是一個大家庭,我們大學始終傳遞“和合偕習”的大氣度、大情懷;提倡“自信自強”的大境界、大格局(以闡釋校訓引題)。我愛講,“世界天下很小,國家民族很大。”(以“大”與“小”作對比,內涵豐富,引人思考)我們眼中的世界,其實是我們內心的投射。人的一生不長,有時候人生座標大一點,看到的世界就不同。與時代同呼吸、與民族共命運,始終是人生髮展的主題。涵養“心有大我”的情懷,愛國、勵志、求真、力行,綻放無愧於國家、無愧於時代的芳華。(闡釋新時代的世界觀)

氣度決定高度,格局決定結局(這類經典詞句,可用筆記下來,以後撰文時直接引用)。文學院的畢業生郭芷彤,保送到“雙一流”大學.....管理學院的維吾爾族同學熱尼亞和彝學學院的彝族同學啊什巫來子等三人,共同發起公益創業項目.....“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獲得者、生科院84級校友姬秋梅,羌塘草原成長的女博士,30年來奔波在青藏高原之上,解讀犛牛的“生命密碼”……

(用具體事例闡釋新時代的人生觀)

情懷是責任的昇華,起點並不能決定終點。一個人對夢想的追求,不僅是對個人價值的追求,更需把個人抱負融入時代,在追求“小我”中實現“大我”,做一個有“小家”也有“大家”的人。(闡釋新時代的價值觀)

“段子手”校長的畢業致辭,用錦繡芳華驚豔了職場“筆桿子”

在體驗生命詩性中書寫歲月芳華(這一部分的關鍵詞是:歲月。文章將以如何塑造詩性人生為主線展開。)

走出校園,同學們會發現,柴米油鹽、上班下班,往復循環……這就是生活......詩性的生命,就是在一路風塵中,珍惜感恩生命中的一切美好,心中有春意,處處見芳華。

這種詩性,源於我們腹有詩書的氣質涵育,精神家園的豐滿富足,心靈世界的赤誠光明。城建學院畢業生遊超奕,堅信“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以不抱怨的方式回擊挫折......去年,考上了我校研究生……

人生之路起伏跌宕,同學們有時會遇到夜幕低沉,此時更要保持內心的光明。眼中能裝下星辰大海,心裡放著愛與感恩,“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以上三段以敘事說理為主,作者並沒有採用公文講話一二三的傳統模式,而是運用論述的手法,娓娓道來,語重心長,飽含深情的語句,句句感人,字字動心,眼眶終於沒能留住離別的眼淚,聽眾淚流滿面,暢快淋漓。)

親愛的同學們,這幾天,你們在校園合影,和朋友辭行,我知道,這裡的水木花草、各族師生,都承載了你們太多的溫暖回憶和溫馨念想,那些記憶裡的吉光片羽,依然溫潤著歲月,一瓣心香。

錦繡芳華在路上,離開母校的門有三座,回來的路,卻只有你們心中的那一條。唯有相思似春色,四季校園盼君歸。將來,不管你們走到哪裡,驀然回首,母校總是如影隨形,默默關注支持著你們,始終等你們回家!

謝謝大家!

“段子手”校長的畢業致辭,用錦繡芳華驚豔了職場“筆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