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被重點高中和普通高中區分開的第一批孩子後來的命運究竟怎樣

當年被重點高中和普通高中區分開的第一批孩子後來的命運究竟怎樣

文/乖猴、老賴

那天老賴對我說:30年後的同學會,讓我終於明白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教育!

1、

老賴來找乖猴時,寒假才結束沒多久,空氣裡僅有一點點微弱的春意。老賴一連參加了兩場同學會,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般,大腦裡翻湧出千般愁緒,萬般見解。老賴覺得找個人聊一聊考試和人生,很有必要。

老賴年紀奔五,先前忙於事業,中年得女,萬般珍貴,今年小升初,順利進了不錯的對口,不需要為中考發愁。和幸運的女兒不同,老賴稱自己恰逢中考的黃金時代,並可能是上海第一批通過中考向重點高中衝刺的學生。

為了求證準確的節點,乖猴特意去諮詢了一下度娘。

當年被重點高中和普通高中區分開的第一批孩子後來的命運究竟怎樣

老賴中考的時間是1979年,老賴的母校是原閘北某普通中學,用現在的話說,某菜中。

在那個沒有培訓班,沒有奧數的年代,菜中也有自己的追求。為順應時代,中考前,老賴所在的那所中學,決定進行一場分班考。

當年孩子的教育主要由學校負責,哪怕是菜中,家長們對學校和老師依舊充滿敬畏,完全沒有各種玻璃心的存在。學校乾得很徹底,分班考,分的就是快班(提高班)和普通班,一切直接由成績說了算,哪來那麼多廢話!

老賴在分班考前小彪一把,進入提高班。原以為人生從此開掛,然而並沒有,快班只是一個起點,並不是最終的門票,競爭也不會在那個褪色的年代顯得溫婉。

中考,老賴沒發揮好,沒考上重點,而是留在了原校。

當年被重點高中和普通高中區分開的第一批孩子後來的命運究竟怎樣

2、

時代變遷,教育公平已是當下主流方向,公立學校不被鼓勵選擇生源。“市重點”、“區重點”的說法淡出官方口徑,但家長們依舊對學校做了區分,並固執的認為,大學率取率那麼低,高中如果留在了菜中,基本玩完。

大眾的執念不可能是憑空產生的,家長們根深蒂固的認知或許正是源於老賴那一代的經歷。

那麼,留在菜中的老賴,高中時光究竟怎樣呢?

缺乏前輩的經驗教訓,老賴那一輩家長們並沒有嗅到任何不安的信號。相反,留在普通中學的老賴和同學們一起懵懂而不失快樂的成長著。

拿他現在的話來說,整個高中就像一場夢遊,“好的同學都走了,差的留在了這所普通學校。家長也不焦慮,同學也不在意。”日子過的像豬一樣愚昧而快樂,彷彿是沒有日照的賭場,不分晝夜,不知輸贏。

故事原本沒有懸念,但老賴一不小心改變了結局,因為高考前,他又彪了一把。

“高考我們學校全軍覆沒,除了我以外”,老賴如今說這話的時候,依舊帶著一絲得意:“我幸運的考上了美術學校。”

每一次重量級考試都是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高考之後,彷彿天空中亮了一道光,讓老賴突然原形畢露。

“我原以為世界是靜態的,我本來覺得別人和我差不多,……當光照進黑暗時,才發現自己站到了懸崖邊緣!”老賴如大夢初醒般,感受到了驚恐,放眼看看周圍,“我們學校(高中)竟然差到這種水平!”

當年被重點高中和普通高中區分開的第一批孩子後來的命運究竟怎樣

童心創藝作品:懸崖邊

“當年考美術學校,英語只是一個參考,我完全是閉著眼睛瞎填。但進了大學,我發現自己的英文已經爛到無法想象的地步,甚至連字母都分不清順序。”

感受到知識空虛的巨大恐慌後,老賴啟動了臥薪嚐膽般的奮發圖強,牛人環伺帶來的壓力是持續性的,所以老賴也明白了間歇性發飆是靠不住的,努力必須是一種常態。

老賴回憶,那個日子簡直太辛苦,完全是地獄式的。但習慣了就好,真正的高手,即便是在地獄,亦能活出花來,“夜臺何寂寞,猶是子云居”。

實際上,老賴花費了3年時間趕了上來。“讀到大三,學弟學妹們已經察覺不到我曾經英語很渣。”

而被光照亮後老賴,一直保持自學這種狀態,一直到今天。

3、

生活總在延續,春夏秋冬從不爽約,老賴和同學們從應屆生,變為畢業生,然後一頭扎進社會的洪流中,各奔東西。

三十年後的一個春節,老賴參加兩場同學會:兩場風格迥異的相逢場景。曾在同一起點,因考試分層而分開的人再次聚首,人生格局已是天壤之別。

一場至始至終煙霧繚繞,全然不顧有女生在場,當然在場的女生也早已不是當年的女神模樣;另一場同學會,大家都很有默契,公共場合不宜抽菸。這個小小的細節,讓老賴有了一種一言難盡的感慨。

從進入提高班到中考失利,再到成為母校高考成功的獨苗,老賴親眼見證了分層教育下,不同的灰度人生。

老賴決定做一個調查,看一看這個差別究竟有多大。

老賴說幹就幹,一口氣找了22位同學,8位從提高班考入重點高中,14位原菜中同學。老賴追蹤了大家的工作經歷、職務、愛好等。問卷最後,向每人提了同樣的一個問題:“如果你回到中學時代,再給你一次選擇的機會,你希望怎麼改變你的自己?”

這場不那麼嚴謹的調查有著不怎麼嚴謹的結果,意料之中,卻也能讓老賴感慨萬千。

“我看到了教育真正意味著什麼!”老賴說。

當年被重點高中和普通高中區分開的第一批孩子後來的命運究竟怎樣

在菜中的同學長大後集中在基層,比如司機、工人等,人生早已過了交卷時間,等著退休,拿並不高的工資,快樂地跳著廣場舞。

同樣,對於最後一個問題的回覆,兩組同學分水明顯。當年進入重點高中的同學,面對重新選擇的機會,更多的偏向個人興趣愛好:

“如果再回到學生時代,我會選擇學習聲樂和一種樂器”“如果回到中學時代,我會學習書法篆刻繪畫”。

而另一組,幾乎沒有一個人關心個人志向的選擇題,除了少數堅持不想讀書外,大部分的回覆是:

“好好讀書”,“好好讀書,爭取改變自己的命運”。“如果回到從前,如果智商可以的話就好好讀書!如果讀書不來賽,就早點賺錢,積累資本做老闆!”

人生並沒有重來的機會。大家都有遺憾,五味各自不同。

4、

看到曾經同學不同的選擇,老賴憤然覺得,高中時代,自己和同學是被人為放棄的一群,“好的都走了,差的留在一起,完全不知道外面世界究竟是怎麼樣的。”老賴他認為,原本大家都有各種可能,但是長期處在黑暗中,扼殺了大部分的可能。

“學校質量太菜,學生素養貧血,但大家都不清楚自己的今天和明天會有什麼關聯。”

但是,一場考試導致的分層就完全決定了人生嗎?

其實重點高中的畢業生中亦有乏味的人生。而被學校放棄的那一群人中,也出現了個別成功,比如當年高考獨苗老賴,還有現在的油膩小老闆,老牛。

若不是同學會,誰也不會知道老牛如今竟那麼成功。擁有自己的公司,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小有名氣。顯然,當年畢業後,老牛為了自己的人生,奮力打拼過,終於後程的努力補足了青春時的失血,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所以,在同學會上,老牛是得意的,並且表現得特別出挑。他試圖阻止男生們抽菸,強調素質的重要性,但並沒有什麼用,成功的老牛除了遭到了同學的嫌棄之外,沒有給這個同學圈帶來多大改變。

在老賴看來,沒有讀過的大學的老牛,儘管功成名就,但很難拂去自身的油煙味。這讓老賴再一次覺得自己的幸運,並且突然頓悟到:原來多讀書,不僅僅得到的是知識,還有修養。

其實老牛對這一點也心知肚明,所以在同學圈裡,他苦口婆心的,反覆強調買房子一定不要買老閘北的,一定要給孩子一個好的環境,“環境好了,交往的人阿不一樣,曉得伐!”

當年被重點高中和普通高中區分開的第一批孩子後來的命運究竟怎樣

5、

這就是老賴想要分享的故事:原閘北某普通中學70年代末,80年代初參加中考那批孩子們的成長故事。

1997年上海小升初正式實施就近入學,老賴和他同學的經歷終於成為了過去式。沒有一家學校敢公開叫囂考試分快慢班。當然,借理科之名,或用創新之說,也不是不可以。畢竟,即便是被陽光普照的大地,也有冷暖之分。而老賴一代的成長故事已經給晚輩的家長們提供了太多素材。大家都不再天真。

年初,當老賴特別激動的把這些心得告訴乖猴的時候,乖猴正在春困,於是一拖再拖。如今,到了全民都在關心高考的時期,乖猴突然驚醒了。

中考已逝,高考卻依舊堅挺。縱使沒有高考,人生總會在不同階段進行隱性和顯性的分層。也許你會被別人放棄,但是能主宰自己命運的只有自己。

乖猴找到老賴,決定立即把稿子整理出來,老賴還是那句話,我不會催你稿,但風兒會催,因為世界從來不是靜止的。

感謝老賴的故事,作為晚輩,我們非常警醒!

老賴還要分享一則心得:

不用一味逼娃讀書,讀書應該伴隨每一個人的終身成長。定義人生的不是你的起跑線,人生也不該是一場不停奔跑的馬拉松。人生,應該是一場自己與自己賽跑的接力賽,一程接一程,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風景,而決定自己高度的是能否將學習堅持到底。


猴年媽曰:聊聊成長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