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麵,冷麵,大冷麵 文

鄰居王大爺去世了,九十有二,走得不聲不響,不痛不癢,連眉頭都未皺一下。 老了,上帝來牽他的手,任誰也攔不住。他老人家沒留啥遺言,但在臨撒手時卻拉著閨女二丫的胖手斷斷續續地吐出兩個字:冷麵,大冷麵!

二丫孝順,知道老爹說的是瀋陽的西塔大冷麵,趕緊差兒子騎著散了架子的電動車去買,湯湯水水的端回來時,王大爺等不及,已嚥了氣兒。二丫哭泣著,並未把冷麵倒掉,而是在上面撒了一層幹辣椒麵,還兌了醋精和幾滴醬油,就放在老爺子緊閉的唇邊,那是他過去喜歡的吃法。臨走吃不進嘴,那就聞聞味兒吧,也算是人生的最後一頓晚餐。

王大爺與冷麵有緣,他一生的溫飽與否,那紅糖水一般顏色的冷麵湯和那坨有抻勁兒的麵糰最知道。

18歲那年,王大爺就在如今的瀋陽市和平區西塔街混了,拉黃包車,扛麻包,體力活幹了個遍。不論冬夏還是春秋,肚子餓得咕咕叫,王大爺就喜歡掏幾個銅板買一碗大冷麵。湯是牛肉湯,上面鋪了一層牛腱子,面底下還壓著一層冰,三下五除二,呼嚕呼嚕就劃拉進了肚,那真叫一個爽。"大家都以為西塔大冷麵這二三十年才露面,其實,解放前就成了美食,歷史悠久著呢!"王大爺生前常常這樣對我說。

五十年代,大冷麵在西塔還有得買,六七十年代就摸不到影了。八十年代,大冷麵又冒了頭,而且有個正式名稱:西塔大冷麵。店面不大,幾間平房,守著馬路,破爛不堪的樣子,但招人愛,平日能擠破頭。王大爺是常客,一盤拌狗肉,一碟水煮花生米,一瓶老扁二鍋頭,最後上碗大冷麵,醋和醬油不能少,最重要的是上面要蓋上一層辣椒麵,然後有滋有味,狼吞虎嚥地送進嘴裡,那是活神仙般的日子呢。

2007年,對王大爺來說不是好光景,得了腦血栓,還坐進了輪椅。最讓他滿嘴起泡的是,不能自己騎著二八大踹到西塔吃大冷了。王大爺打了蔫,耷拉著腦袋,好幾天沒說話。

爸,你不就是想大冷麵了嗎,走不動,咱推你去!二丫啥都看得明明白白,她的一番話,讓老爺子兩眼放光。於是,每逢週日,西塔冷麵店就出現了父女倆的身影,依舊是拌狗肉,花生米,大冷麵。不同的是,二鍋頭老扁不見了,兩瓶老雪端上了桌。老爺子說,老雪有勁兒,乾啤淡爽都像水一樣。二丫自豪地對人說,咱爸這是腦袋不靈光了,不然老雪連幹八瓶都是小兒科,能喝著呢。

王大爺出殯那天,二丫就吩咐靈車司機一件事:小費可以多給,但必須繞西塔街走一圈,讓老爺子再聞聞大冷麵的味兒。

一輩子不離不棄,西塔大冷麵咋就那麼有魅力?王大爺在世時,我總想探個究竟。老爺子沉思片刻,笑著給出答案:現擠現壓咱不說,配上特殊熬製的冷麵湯,再由著個人口味,灑上特製的辣椒粉,加上點辣白菜,真是與眾不同,誰吃誰知道。不過,這些年西塔大冷麵的湯可不如以往了,原來兌湯的老師傅去世了,秘方失了傳,湯也就變了味。還好,兌點醋,再多撒點辣椒麵就掩蓋過去了。王大爺無奈地嘆口氣。

我也是西塔大冷麵的常客,與它相識是在九十年代初期,但剛剛謀面時並未留下好印象。那時,我剛剛考進瀋陽日報,一位好友繪聲繪色地說西塔大冷麵很有特色,吃上就會上癮,一輩子忘不掉。還有這般神奇的美食?去嚐嚐。

去了,就傻眼。唉,那烏秧烏秧的人,把平房塞滿了不說,還在馬路邊坐了一溜,吃流水席一般。我四處尋覓著座位,發現平房內有一個角落空著,桌上擺著半瓶小金斗,半碟花生米,還有幾塊拌狗肉。 有人嗎?有人嗎?我高聲喊著,無人應答。督促服務員收拾桌子,但她卻遲遲不伸手。剛剛還有人,是常客,也許喝多了找地方休息去了,說不定一會兒就回來。咱這有規矩,只要桌上有酒有菜,客人在與不在都不能清桌,那會傷人心,也對人不尊重。聽了服務員的解釋,咱知道遇到了酒蒙子,沒辦法,只好另尋他處。還好,有租紙殼的,兩角錢一片兒,再搭個小桌,馬路邊一坐,看看騎自行車的美女和少婦,也挺愜意。幸虧那時機動車少,也沒有霾,不然還不吃一肚子黑顆粒。

喝了幾瓶啤酒,冷麵就上了桌,送進嘴裡,差點沒吐出來。又鹹又硬,真沒啥味道。朋友說,頭兩回都這樣,慢慢你就會上了癮。

臨走時,我又透過窗子向平房內掃了一眼,發現那角落依然空著,酒菜無恙,不知那酒蒙要睡到何時?不過,再晚也得等,這是西塔的江湖規矩。

又吃了兩回大冷麵,果真熱戀上了它,有時一週不去吃一頓就抓心撓肝。幸運的是,那裡的就餐條件改善了,西塔冷麵店搬進了樓房,整整一層,幾十張桌。但人依舊蒼蠅一般的多,喊著,叫著,鬧著,嗡嗡嗡,不貼近耳邊說話都聽不清。喜好大冷麵這口兒的真啥人都有,禿頂的,光膀子的,紋身的,拿著大哥大小靈通吆五喝六的,還有打扮得花枝招展吃白食的,三教九流,整個一版江湖寫真。 那時,到西塔冷麵店吃飯找張桌可不容易,看哪夥要吃完了,你就得像要飯似的在旁邊候著,時不時為搶桌就動了拳腳。吃飯時你也得警醒點,說不定旁桌有人一言不合,就吹鬍子瞪眼,"啪",把酒瓶子摔地上,崩你一身玻璃碴子。常打架,派出所的警車就在外面候著,誰輕舉妄動,陪警察過夜去吧。

有人說,西塔大冷麵雖好吃,但不喜歡那裡的鬧騰勁兒。可你仔細想一想,生意“嗷嗷的好”,人多得“像個大食堂”,要是安安靜靜的,那還是流漾著江湖味的西塔大冷嗎?

近幾年,西塔大冷麵體格更壯實了,增添了二樓和三樓,包間也為你準備上了。條件改善了,但我還是喜歡在一樓一醉方休。不知道咋回事,在樓上就品不出那大冷麵的味。在樓下,就喜歡在嘈雜中流連,在罵聲中游走,在猜拳行令中嗅一嗅江湖的味道。

其實,西塔的冷麵江湖並不僅此一家。已經歇業的牡丹館的冷麵曾經就不錯,北朝的味道,北朝的妹子,給小費都不要。還有太白冷麵店,晝夜亮燈,酒客不斷。那冷麵也很誘人,鹹口,鹼味重,酒後吃一碗胃裡會溫暖許多。

辣白菜,參雞湯,脊骨鍋,烤牛排……西塔街有許多好吃食,但我最愛的還是大冷麵,因為,透過它,我能與江湖照個面,更能觸摸一下社會的影子。

大冷麵,幸福的味道。想起它,舌尖都溫暖了許多。

那是,別樣的暖!


冷麵,冷麵,大冷麵 文/趙國卿

冷麵,冷麵,大冷麵 文/趙國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