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他的風光攝影,感覺自己這麼多年的照片白拍了 思考人生……

看了他的風光攝影,感覺自己這麼多年的照片白拍了 思考人生……

我們不只是用相機拍照

我們帶到攝影中去的是所有我們讀過的書

看過的電影,聽過的音樂,愛過的人

宇宙之浩大無涯,才剛剛展露在我的面前

身處西嶽山脈的清冷夜色,仰望天際之時

你知道我看到的是什麼

有個清冷沒有月亮的夏夜

我在1萬英尺高度的傳萊湖野營

躺在睡袋裡,我看見一片無垠的星空

其璀璨、神秘叫人敬畏

今天日益豐富的太空知識

只會讓人更加敬畏造物之神奇及感嘆人類之渺小

在明淨的深山夜色中,不論我們看見多少星星

還都只是宇宙的千千萬萬個銀河系裡

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而已

與這浩大宇宙惟一差堪比擬的,就只是人類的創造精神

在羈旅人世80年後,我回頭看到的是很長的一段路程

這使我想起50年前艾拉楊恩(Ella Young)

曾給我的一段古蓋爾的祈禱文

這段祈禱文,呼應我這一生的信念

我知我和至美合二為一

我知我和同志和而為一

且讓我們的靈魂化為高山

且讓我們的精神化為繁星

且讓我們的心,化為世界

——摘自《安塞爾亞當斯回憶錄》


看了他的風光攝影,感覺自己這麼多年的照片白拍了 思考人生……

《月升》

一代風光攝影大師安塞爾亞當斯1902年2月20日生於美國舊金山,原籍新英格蘭,是20世紀美國乃至世界享有盛譽的風光攝影家、攝影教育家、自然環境保護者,著名的“區域曝光法”的創始人,也是主張“純攝影”的“f/64小組的發起人之一。亞當斯致力於以攝影技藝顯示世界的壯觀之美,“ 完全擯棄攝影的記錄功能,使攝影成為純的技術運作,用來擔任美感的表達工具 ”。亞當斯的作品以精湛完美的攝影形式,區域曝光展現極致動人景觀,以個人觀念詮釋大自然,使人們意識到了自然保護的重要性。

看了他的風光攝影,感覺自己這麼多年的照片白拍了 思考人生……

著名的“區域曝光法”是亞當斯根據自己以往的攝影經驗而重新制定的攝影曝光理論和標準,使得攝影曝光變得更加科學和可操作(人們根據它可以比較容易的獲得一張影調層次豐富的攝影作品),讓更多的攝影愛好者可以更直接的瞭解“直接攝影”的魅力,從而為現代攝影的發展和傳播創造了可能。對於“區域曝光”亞當斯自己是這樣解釋的:“用以瞭解曝光和顯影原理,並且在事前想象其效果的參考架構。題材裡各部分的亮度不同,是和曝光的區間有關,而這又大約等於照片上灰色的明度強弱。所以曝光和顯影若是控制得宜,攝影師便可以控制底片的深淺濃淡,進而控制照片上的明暗反差,做出符合心中預先想象的效果。”但是“區域曝光法”是建立在大畫幅黑白膠片攝影的基礎之上,它必須和相應的底片沖洗技術和暗房印相技術相配合才能獲得一個比較完美的影像效果,所以說“區域曝光法”對於當今數碼相機和中小畫幅底片的意義不大。

看了他的風光攝影,感覺自己這麼多年的照片白拍了 思考人生……

亞當斯在他的許多本攝影集的前言中都曾說過一句重要的話:攝影不僅是一個載體,用於傳達人們實際的思想,它還是一門富有創造性的藝術。因此,只有在清晰和明確的傳達了攝影師的理念時,強調技巧才是合理的。亞當斯也認為,“真正的攝影作品不需要言語去說明,而且它也無法用言語說明”。他表示自己拍攝的圖片所表達的是他按下快門時的感受。所以我們在拍攝的時候,捕捉的畫面一定要能夠影響我們的感情。

看了他的風光攝影,感覺自己這麼多年的照片白拍了 思考人生……

“只有好照片,沒有好照片的準則。”在舊金山的一個展覽上,亞當斯提出了自己拍攝照片的兩個準則:1.在按下快門前,腦海中要有照片的模板;2.完成的圖像主題要與之前預想的一致。視覺預覽原則是亞當斯留下的重要財富之一,但在現今卻別許多的攝影師拋之腦後。大多數時候,我們拿起相機便按下快門拍攝,很少會去思考“我在拍些什麼?”、“我為什麼要這樣拍”等一系列的問題。如果你也是這樣,不妨先放下手中的相機,想清楚了再拍攝,尤其是以賺錢為目的,只想拍美女讓自己走紅的人更需要去反思一下。

看了他的風光攝影,感覺自己這麼多年的照片白拍了 思考人生……

“希望通過拍攝大量的照片來獲得好作品——這不是好的做法。”數碼時代的到來,給攝影師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攝影師們對待快門的態度,也不再像膠片時代那樣認真了,經過深思熟慮才按下快門的場景也很少出現。“廣撒網”的拍攝方式成為攝影師希望獲得好作品的一種手段,但結果往往會事與願違,反而對攝影師自身發展起到阻礙作用。

看了他的風光攝影,感覺自己這麼多年的照片白拍了 思考人生……


其實大師們往往都很嚮往與推崇數碼時代,他們本身的技術與審美會讓照片更具說服力,機器只不過是幫助他們記錄這決定性的瞬間。在當今的數碼時代,我們要有屬於自己的風格態度,選擇合適的器材,拍攝有內容有情感的作品,用純粹真摯的感情去記錄美好瞬間。向大師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