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億補貼上不封頂,三農成今日頭條的下一個標的?

隨著移動互聯網在農村的普及,三農內容及其分發或將成為創造經濟、技術和和人文價值的新藍海。

作者 | 周琦

廣西靈山縣的農村婦女九妹火了。

連她自己也沒想到,靠著每天在今日頭條上發佈做農活、做菜的視頻,在短短一年時間內,就獲得了200萬粉絲的關注。如今,這些視頻平均點擊量在30萬左右,多的可以達到幾百萬,由十幾人的專人團隊負責運營。

今日頭條扶貧負責人楊潔表示,三農信息普惠為三農用戶創造了三種價值:一是經濟價值,精準的信息分發幫助特色農產品找到需要的消費者;二是技術價值,三農專家帶動技術下鄉出海,讓三農用戶平等免費獲取三農技術和知識;三是人文價值,助力傳播農村美好文化。

隨著移動互聯網在農村的普及,三農內容在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成為必然。今日頭條基於自身海量信息和智能分發的技術優勢,推出金稻穗計劃,希望促進三農信息高效、精準傳播。

未來一年,今日頭條將至少投入5億元,補貼三農創作者,助力三農信息普惠。同時將面向全社會公開招募30位致力於三農信息普惠事業的“三農合夥人”,共同幫助20個國家級貧困縣打造20款扶貧產品。

5億補貼上不封頂,三農成今日頭條的下一個標的?

5億補貼上不封頂,三農成今日頭條的下一個標的?

三農信息普惠創造經濟、技術、人文價值

九妹在今日頭條的賬號叫“巧婦9妹”,從去年5月開始,以日更的頻率上傳農村生活內容的視頻,在這些視頻裡,九妹皮膚黝黑,沒有出眾的外貌,普通話也不標準,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農家婦女形象。

然而,就是基於這樣一個帶著鄉土氣息的形象和傳遞出的山野田園風情,“巧婦9妹”現在已經成為今日頭條平臺上三農短視頻領域數一數二的大號。不僅如此,藉著短視頻的傳播力度,“巧婦9妹”電商店鋪也成功上線,如今每月流水超過百萬,不僅幫全村的鄉親們賣出了300萬斤水果,還提供了日均50個兼職崗位。

九妹本人也登上了央視的《回家吃飯》、《焦點訪談》等欄目,被地方政府和鄉親們視為“全村的希望”。

經歷這種改變的不只是九妹。一年的時間,整個村子的面貌都被“巧婦9妹”及其背後所代表的移動互聯網力量徹底改變了。

九妹的家鄉廣西靈山是荔枝之鄉,在一年以前,村裡的荔枝還都是通過傳統的運輸方式批發到縣城的賣場,每年都會有大量的荔枝因為沒有銷路而壞在樹上,久而久之,人們就減少了荔枝種植,更有大量的年輕人為了生計而遠赴異鄉打工。

而在九妹走紅網絡,並打通了電商渠道之後,人們紛紛開始擴大荔枝等水果的種植,如今,廣西省順豐物流發的荔枝,四分之一都來自巧婦九妹。此外,還有許多年輕人開始學著在網上創業。現在,九妹同村的小六也通過在今日頭條上傳童年趣事視頻成為了擁有百萬粉絲的網紅。

互聯網帶給他們的,不僅僅是物質生活的富足,更是眼界和思維方式的提升。在被問到是否有其它平臺來挖角時,九妹的丈夫九哥笑著承認,但他隨後肯定地說,不會輕易更換平臺,因為他們現在更看重的是平臺提供的流量和資源,而他們在今日頭條平臺上獲得的資源,是其他平臺無法替代的。

在日前於九妹所在的靈山蘇屋塘村舉辦的今日頭條首屆三農創作者大會上,“巧婦9妹”成為了今日頭條簽約的“三農合夥人”之一,作為平臺重點扶持的內容創作者,將在未來獲得至少價值100萬元的站內流量。

在今日頭條平臺上,像“巧婦9妹”這樣的創作者還有3萬多位,並且這個數字還在迅速增加。據《今日頭條2018三農信息普惠服務報告》顯示,2017年,這些創作者共發佈了120萬篇文章及視頻,總閱讀量和播放量累計240億次。預計2018年全年,這個數字將增至180萬篇和500億次。

在這些發佈內容中,不僅包括像“巧婦9妹”發佈的生活類內容,更是全面覆蓋了三農政策、農業技術、農資農機、農貿行情、農產購銷、惠農服務等涉及三農信息的方方面面。而這些迅速增長的數字意味的,也不僅僅是經濟收入價值,還有更廣泛的農業技術傳播價值和豐富農村文化的價值。

此次和“巧婦9妹”一起簽約成為“三農合夥人”的“付老師種植技術”是由三位農業技術專家組建的團隊。他們發現農民獲取農業知識普遍還是通過二十年前“口口相傳”的方式,知識的落後造成了許多本可以避免的損失。在他們的頻道里,簡單明瞭的圖文和視頻讓傳授種植經驗和高產技術變得高效。

在今日頭條平臺的“付老師種植技術團隊”頻道中,教學文章“如何用糖幫助黃瓜高產種植”獲得了126萬閱讀量,教學視頻“如何不用除草劑除草”被59萬人觀看,所有上傳文章和視頻累計閱讀播放量超過1億次。此外,他們還收到將近4000位農民留言,更曾 42 次為身處俄羅斯、菲律賓、非洲等海外各地的農民的教授經驗,讓技術下鄉出海。

5億補貼上不封頂,三農成今日頭條的下一個標的?

如果說經濟效益和技術普及都是移動互聯網為三農帶來的積極變革,那麼文化價值則實現了農村與城市之間的雙向融合和改變,具有雙重意義。

在湖南懷化貧困縣有一位侗族姑娘,她在西瓜視頻、微頭條的賬號“鄉野丫頭”分享當地特色美食、自然風光和民俗風情,不僅讓這個貧困縣走入了大眾視野,同時也讓久居城市的人們感受到那裡的自然和文化之美,成為了120萬粉絲“精神上的農家樂”。

而據“巧婦9妹”的團隊分析,其自身的粉絲構成主要有三類:除了外出打工的農村人、有著和九妹同樣背景的老鄉以外,嚮往純天然生活的城裡人也佔據了很大的比重。

隨著三農內容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崛起,在某種程度上,也將彌合城市和農村居民因地理區隔而產生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巨大鴻溝,將城市和農村聯接起來進行平等對話,並實現物質資源、文化資源的再分配。

5億補貼上不封頂,三農成今日頭條的下一個標的?

5億補貼,30位合夥人

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末,我國鄉村常住人口5.7億人,約佔總人口42%。龐大的人口規模和潛在需求使三農信息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同時,移動互聯網在農村地區的普及帶來了三農信息普惠的可能。今日頭條扶貧負責人楊潔表示,這基於三方面條件的成熟。一是基礎設施完善了,政府的“寬帶鄉村”工程讓鄉村接上互聯網。二是硬件成本低了,普通智能機只需要幾百塊錢,農民兄弟都買得起。三是技術發展了,移動互聯網進一步提升了海量信息和人工智能。

在楊潔看來,今日頭條實現的用戶和信息的雙向精準匹配正契合了三農信息本身的特性:時效性和長尾性。時效性是對於一些諸如農產品的價格,政府新頒發的農業政策,農產品的市場行情等信息,要求觸達必須非常及時。

長尾性則是三農信息區別於其他信息的重要特性。一是時間上,三農領域的主要內容,如種植技術、畜牧知識、風景美食等信息,時效性弱,整體的時間窗口長;二是空間上,三農領域存在大量零散的、小量的需求,農業門類繁多,在全國範圍有70種多農作物上千個品種,即使最廣泛的水稻、小麥也需要因地制宜。因此對平臺信息分發的能力是極大的考驗。

楊潔表示,今日頭條利用技術優勢實現了三農信息的高效分發,也建立起了行業壁壘,“我們發現,別的平臺試圖挖我們的三農創作者,挖不走,或者挖走了,他們最後又回來了。因為他們發現,別的平臺推薦沒有辦法像頭條一樣,把長尾內容推薦得這麼精準。他們的農技農機的信息,分發不到合適的受眾,沒有流量,沒有人看。”

正是基於對當前國家政策及移動互聯網環境的判斷,以及自身擁有海量用戶、創作者群體和領先的人工智能技術的優勢,今日頭條宣佈推出金稻穗計劃:未來一年,至少投入5億元,補貼三農創作者,助力三農信息普惠。這也是國內互聯網公司首個億元級別的三農信息補貼計劃。楊潔同時表示,“如果模式證明行之有效,將加大投入,上不封頂。”

5億補貼上不封頂,三農成今日頭條的下一個標的?

據介紹,金稻穗計劃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優質內容扶持,加大對三農創作者的補貼,流量向優質、專業內容傾斜;二是設立金稻穗獎,每年春秋兩季,獎勵三農領域優質、專業內容;三是推出“三農合夥人”計劃。

“三農合夥人”計劃主要將向全社會公開招募30位致力於三農信息普惠事業的“三農合夥人”。每位“三農合夥人”,將至少獲得價值100萬元的站內流量,用於扶貧。首批聘請的四位除了上文中提到的三位三農創作者“巧婦9妹”、“付老師種植技術團隊”、“鄉野丫頭”外,還有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黑土麥田公益創始人秦玥飛。楊潔表示,希望能用一年的時間,和所有“三農合夥人”一起幫助20個國家級貧困縣打造20款扶貧產品。

此前,自2017年底,今日頭條就聯合甘肅、貴州網信辦啟動了“山貨上頭條”扶貧公益項目,藉助多媒體內容的精準傳播,為貧困地區農產品電商注入流量,助力貧困地區實現了脫貧增收。截至 2018 年 4 月,“山貨上頭條”已經在 36 個國家貧困縣落地,累計免費為特色農產品提供超過 15 億次曝光。

此次的金稻穗計劃則是更進一步,從資金支持、人才培養、內容分發、流量傾斜等方面進行全面佈局,普惠三農用戶,用科技為三農賦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