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付亮:对不起,我又拖堂了,请您见谅……

集中酝酿了四年之后,从2017年暑假开始,我正式添加了一个新标签:读力国学书院创始人,为孩子们讲国学。

想起20年前进入华东师范大学,那个喜爱哲学和诗歌的自己,向中文系的同学借《论语》,请教之乎者也,沟通孔孟老庄,似乎就注定了会有这么一天。

当然,这是玩笑!

北大毕业的可以卖猪肉,师大毕业的同样有无限可能。

只不过,人们喜欢用一个人的过去,慢慢推算他的未来。

一切,就当作是巧合吧!

但,我们又不能忽视一个人的“过去”。

比如我,有个非常深刻的记忆,高中时,好几位老师喜欢“拖堂”,尤其是是英语老师,弄得我们上厕所也要憋着,下了课就往厕所冲……

心里,当然是充满感激的,现在更是!

轮到我上课时,我也有了“拖堂”的毛病。

谢付亮:对不起,我又拖堂了,请您见谅……

例如,原本八点十分结束的课,我经常要讲到八点半,有时会更晚。

当然,若是要上厕所,孩子们不用憋着,随时可以解决。

好多朋友建议我控制好时间,我也觉得对。

毕竟“拖堂”了,家长就把握不好接孩子的时间。

但,我还是一次次“拖堂”了。

是没法控制时间吗?

当然不是!

面对1000人演讲,我可以轻松控制时间,自然也可以控制好这一“小小的课堂”。只要提醒自己运用技巧,自然可以按时结束。

为什么还会“拖堂”?

谢付亮:对不起,我又拖堂了,请您见谅……

原因很简单——

小班上课,重在启发,而不是灌输。

既然是启发,就要尊重孩子的表达,同时也要保障每位孩子的机会。启发的过程有长有短,孩子的理解有快有慢,口头的表达有多有少,而每次教学的“小目标”是我的“红线”,绝对不能低于“红线”。

为什么不能?

家长带着孩子辛辛苦苦赶来,我就应该锁定教学目标、认认真真上课,而不是以时间为主。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更重要的是,必须充分引导孩子思考,哪怕是多花时间!尤其是启蒙初期。

孩子们很享受这样的课堂,因为每次我说下课的时候,他们就会在发出一些感叹后,疑惑地问——

谢付亮:对不起,我又拖堂了,请您见谅……

这么快下课了!?

这是课外教育的重中之重,而不仅仅是课外的国学教育。

为什么会有如此想法?

因为——

我也是家长,也要带孩子去外面上课。

我不喜欢斤斤计较的老师,也不喜欢装腔作势的老师,更不喜欢为了挣钱就忘记“道”的老师。

将心比心,因材施教,多帮助孩子,这是“师道”,就是这么简单。

或许,这也是我至今没有接受外来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尽管我做得很累、非常累!

一旦有人投资,教育的味道就极可能会变,这是资本的本性:逐利,除非特殊情况,真正遇到理念和我100%一致的投资人!

没有外来的投资,自然就不必在乎这些!

谢付亮:对不起,我又拖堂了,请您见谅……

我可以用其它的收入来养着这个“胎儿”,可以不计成本地适度“拖堂”,让它健康茁壮地成长,而不是变成一个味道复杂的“怪胎”。

当然,很抱歉,我给很多家长增添了麻烦,下课时间常会有误差,接孩子可能要多等一会。

在此,再次向每位家长说一声——

对不起,我又拖堂了,请您见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