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剛剛確診就得了併發症是怎麼回事?附:新老糖友體檢表

在糖友圈最近遇到一位這樣的糖友,在確診糖尿病的幾天後,又被告知出現了併發症。這位糖友很不明白,為什麼剛被確診糖尿病就很快出現了併發症呢?

糖尿病容易被漏診的原因

多數糖尿病人是沒有典型症狀的。不少只是感到疲乏、勞累、視力下降、視物不清、皮膚瘙癢、手足常感麻木或刺痛等。

但實際上,2型糖尿病常常是以這些不典型症狀開始的,因此比較容易忽視,不往糖尿病上考慮,使糖友不能及時發現自己的糖尿病。

糖尿病剛剛確診就得了併發症是怎麼回事?附:新老糖友體檢表

如果對糖尿病不加以重視,與之伴隨的是糖尿病及其併發症帶來的心血管風險逐步上升。

比如,糖尿病人腦血管病患病率為非糖尿病者的2~4倍,糖尿病足伴壞疽患病率為15倍,心肌梗死患病率高10倍。

而且與非糖尿病者人群相比,糖尿病人群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發病率高、發病年齡小、病情進展快,且多器官同時受累,危害更大。

新糖友體檢的項目

空腹血糖檢查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值為3.89~6.1mmol/L;如大於6.1mmol/L而小於7.0mmol/L為空腹血糖受損;如兩次空腹血糖大於等於7.0mmol/L考慮糖尿病;建議複查空腹血糖,糖耐量試驗。

餐後2小時血糖

糖尿病剛剛確診就得了併發症是怎麼回事?附:新老糖友體檢表

糖尿病剛剛確診就得了併發症是怎麼回事?附:新老糖友體檢表

老糖友為何也要做體檢

張師傅最近老是覺得提不起精神、沒力氣,抽血化驗發現血糖高,知道得了糖尿病,於是就拿著血糖化驗單,來到內分泌科找醫生開降糖藥。

可是,醫生沒有立即給張師傅開藥,而是又開出了“一堆”檢查單。這讓張師傅很是不理解:“血糖高不就已經可以診斷糖尿病了嗎?

糖尿病剛剛確診就得了併發症是怎麼回事?附:新老糖友體檢表

併發症危害不可忽視

四成糖尿病人會引發眼病

糖尿病患者常常只重視高血壓、高血脂等併發症等,而容易忽略了糖尿病引發的眼部疾病。其實,根據調查,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患病率達44%—51.3%。糖尿病性眼病呈日益增多的趨勢。

糖尿病剛剛確診就得了併發症是怎麼回事?附:新老糖友體檢表

腎病是糖尿病三大併發症之一

除了眼病,糖尿病患者還要嚴防腎病。腎病是糖尿病三大併發症之一,據資料表明,腎病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發生率達30%—40%,特別在有6-10年病史以上的患者中發病率較高。那麼,怎樣防止腎衰呢?

常見的併發症檢查

1、眼底檢查 :

糖尿病眼部的併發症,主要與病程和血糖的控制情況等有關。常見的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白內障、玻璃體出血等,它能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失明。

2、腎病:

約30%-40%的1型和20%左右的2型糖尿病發生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糖尿病腎病的金標準是進行尿微量白蛋白的測定>20ug /min 或30mg /24h 可診斷。

3、心臟病:

糖尿病心臟病包括冠心病、糖尿病心肌病變、糖尿病心臟自主神經病變,需要做心電圖、心臟超聲、心臟自主神經電生理檢測。

另外,糖尿病容易合併血壓、血脂異常,加重心血管損害,因此也要進行血壓、血脂的監測。

糖尿病剛剛確診就得了併發症是怎麼回事?附:新老糖友體檢表

4、神經病變:

60%- 70%的糖尿病患者有程度不同的神經損害表現,包括周圍神經病變、自主神經(植物神經)病變、顱神經病變,表現為肢端感覺減退、喪失,或麻木、刺痛、腹脹、腹瀉、便秘,尿瀦留、尿失禁,陽痿、性功能下降,聽力下降、吞嚥困難等。

糖尿病神經病變的客觀金標準診斷方法是神經電生理檢查,即神經傳導速度測定及肌電圖。

5、周圍血管病:

全身大血管均可受累,下肢最為常見,可導致動脈狹窄、甚至閉塞,表現為足部皮膚髮涼、足部疼痛、間歇性跛行,且皮膚易受感染,潰瘍經久不愈,嚴重者引起壞疽導致截肢(趾)。

彩色超聲多普勒探查有助於早期發現外周血管病變而進行早期防治。

6、微循環異常:

糖尿病微血管病主要累及眼底、腎臟,也可以通過對甲襞進行微循環檢查,間接推斷全身微循環狀況 。

7、牙病:

以牙周病最為常見,糖尿病人牙周病患病率可達30%左右。慢性牙齦炎反覆發作,齒槽骨萎縮,久而久之,造成牙齒鬆動脫枯。因此糖尿病患者體檢時還應該進行口腔科體檢。

糖尿病的教育先從學習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