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在此拐了個彎——河曲

黄河在此拐了个弯——河曲

水旱碼頭走西口——古渡

這裡曾是晉西北人民含淚走西口的出發地。如今,《走西口》的歌還在唱,但是,黃河懷抱的這個地方已經華麗轉身,舊貌換新顏,古渡廣場也不再是一個灑淚告別的地方,而變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一首令人又怨又戀的《走西口》唱了三百餘年,見證著河曲的滄桑鉅變。與內蒙古、陝西交界處隔河相望的西口古渡,是歷史上走西口大移民的水旱碼頭,當年那“百貨如雲瘦馬駝”的景象,早已成為歷史。如今,西口古渡已成為河曲人健身、休閒、娛樂的首選之地。

黄河在此拐了个弯——河曲

曾經的碼頭成為休閒娛樂廣場 攝影/李問

西口古渡本名水西門渡口,歷史上可追溯至漢。彼岸右是內蒙古準格爾旗大口渡,左是陝西省府谷縣之大汕渡,當為進出河套之口岸。據舊志載,漢桓帝時有一大商人到此處突然去世,津長埋之。其子尋父至此,津長把全部財物奉還,帝聞之曰,君子也,遂名“君子津”。

宋慶曆年間曾設榷場,直接與契丹、遼、夏進行通商貿易活動,為時所重,極為繁華。金大定間東勝州在此設宣差,總管鷹坊打捕渡河船隻河道等事務。元明清以來,經濟貿易更為頻繁,西接寧夏隴右,北通陰山草地。清聖祖康熙特允鄂爾多斯之請,以故河保營,得與蒙古交易,又準河民墾蒙古地。其時水旱碼頭,絲綢之路,商賈輻輳,渡河船隻雲集,五方雜處,兵民繁錯,萬家煙火,十分繁華。

黄河在此拐了个弯——河曲

據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禹王廟重修碑記記載:“河邑自建其廟宇,斯土居民飲撰久蒙其澤,黃河之水自東北而下,狂瀾之發而無氾濫之憂,成勝境矣。”每年農曆三月十八日為祭祀日,七月十五日為古廟會日。當晚,夜幕中會首棹船於河中,投放365盞河燈於水中,以求神禹一年保佑。古會期間,禹王廟張燈結綵,香客成千上萬,盛況空前。

河燈古會

河曲河燈會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前後3日舉辦,地點在縣城西門外的“西口古渡”,當年成千上萬的人就是由這裡走上西口的淘金之路,因此選擇這裡作為為死難的人們超度亡靈的地方。燈會舉辦前要舉行放河燈祭禹儀式,並將社會各界粘糊的河燈供於神禹位前,祭奠大禹。其後,僧人誦經,民眾把做好的河燈列隊供於神龕前,祈求神禹消災免難,保佑風調雨順。河燈順著黃河主航道,成群結隊向前漂移。

黄河在此拐了个弯——河曲

放河燈習俗已成為河曲的文化盛會

河曲河燈會是禹文化、鬼神文化和西口文化相結合的文化產物。隨著時代的變遷,河曲人早已不再走西口,河燈會的意義也發生了變化。在這一天,人們三五結伴,全家出動,看河燈,賞焰火。河面上彎彎曲曲的河燈與空中的焰火交相輝映,呈送著吉祥,寄託著人們美好的願望。古老放河燈的習俗已成為當地的文化盛會,成為了當地交流文化、發展經濟、聯絡情感的重要載體。

陳奇瑜與釣魚臺

釣魚臺位於保德縣城西南10公里處的故城村腳下,是保德州人明末五省總督陳奇瑜卸官歸鄉後所修,鑿建於清朝順治二年。

黄河在此拐了个弯——河曲

鑿於峭壁,構體懸空。這是一項宏大艱鉅的工程。石壁下面是滔滔黃河,搭不成腳手架,人只能像開鑿紅旗渠那樣,從山頂懸索而下,先鑿石窩,安木楔,架棧道,然後再逐步展開工地。砂岩如磐,石質堅硬,沒有先進的工具,全靠人一錘一鏨敲打。

據說當時工匠用鑿下的碎石渣計算工錢,一升石渣換一升米,工程艱鉅,可見一斑。而今雖歷經三百多年,但石屋牆壁和頂上,鏨子的鑿痕依然清晰如初,整整齊齊,如同梳子梳出來一般。

叮叮噹噹的錘鏨聲在黃河上響了兩年多,釣魚臺工程宣告結束。石屋一共十幾處,有書房、臥室、僕人居住處、會客廳、儲藏室,甚至還開鑿了一個呂洞仙祠,供奉著呂洞賓塑像。最下面的石階上,還鑿了一眼水井。倘若二三十個人住進來,與外界隔絕,三月兩月可保無恙,確實是一個避亂的好場所。

黄河在此拐了个弯——河曲

釣魚臺工程結束這一年,南明也已敗亡,陳奇瑜再無可顧眷,能守護的,惟有家鄉的山水而已。他在釣魚臺上題詞:“黃河以為池,勿用鑿也;青山以為城,勿用築也。”家務之餘,他也常到這些石屋裡居住幾天。站在釣魚臺的石窟上,憑窗而立,但見黃河浩浩,秦山迤邐,令人心境遼闊。

黃河鯉魚的極品——石花鯉魚

黃河經過內蒙古托克托縣的河口鎮後,急轉直下,流經忻州地區偏關、河曲、保德。這一河段時寬時窄,既有天選地設的安靜環境,又有上游衝段河水彎彎曲曲,衝擊沉澱的營養物質,所產的黃河鯉魚尤以保德縣天橋峽及河曲縣唐家會一帶最負盛名,其特點是嘴大、鱗少,脊樑上有一道紅線,肉肥味美,獨具風味。捕魚盛期在清明時節,謂之“開河魚”。

天橋峽所產的石花鯉魚是黃河鯉魚中的極品。天橋峽位於保德縣城上游二十里處,兩岸絕壁,落差大,水流急,是黃河上一個險要去處。峽內石窟石縫眾多,生長一種石花草,是鯉魚覓食生長的好地方。石花鯉魚只限於天橋峽才有,產量很少。

黄河在此拐了个弯——河曲

天橋石花鯉魚是保德黃河中的一大寶。史料載,當年康熙於三十六年二月二十八日經由大同來到保德境內,知州唐文德率眾到郭家灘迎接,住生員陳士宣家。第二天,唐文德為討好皇帝進了鮮活的石花鯉魚,康熙品嚐後大覺好,提出要每年進貢。哪知,這石花鯉魚是黃河鯉魚中的極品,獨產天橋峽,上下里許味道絕不相同,所以產量不大,且難捕得。皇帝的恩寵雖然給這魚罩上更多的光環,但卻苦了當地百姓。此後,保德設有官船12只,專為皇帝打撈石花鯉魚。按例每年進貢140尾,但文武將吏,率多謀求,遂副貢饋送各名目加至4000尾。後歷史上也有幾位較為開明的官吏適當減輕貢魚數量,但並沒從根本上解決因魚貢而帶來的民困。直至清王朝結束,石花鯉魚才最終恢復了自由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