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茂:我要騎在駿馬上,緊追時光

文/淡淡翠

黃小茂:我要騎在駿馬上,緊追時光

我要騎在駿馬上,緊追時光。

△黃小茂

他曾是崔健的“御用”作詞人,

是高曉松崇拜的師傅;

也是“校園民謠”概念的發起人,

一手捧紅了老狼、鬱冬;

可以說,沒有他,

就沒有校園民謠的興起,

就沒有那一首首牽動起我們青春回憶的歌。

他就是著名音樂人——黃小茂。

黃小茂:我要騎在駿馬上,緊追時光

1963年,黃小茂出生在北京的一個軍人家庭,從小接受的是半軍事化的教育。

如果按照父母的期待走下去,他的人生路估計就是上軍校、工作、結婚、生子......

但是看起來不善言辭的黃小茂,骨子裡卻是個叛逆、執拗的人。

他熱愛音樂,喜歡自由。不願意把自己的時間,浪費在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上。

黃小茂:我要騎在駿馬上,緊追時光

他曾先後退學兩次。第一次是從石家莊軍校,第二次是從人民大學新聞系。

當他留著長髮離開校園時,他也不知道自己以後的路會怎麼走。

但是他知道:

“生活就是一本日曆,過一天就撕掉了一張,撕掉了就再也回不來了。”“我是一個不喜歡做和別人一樣事的人,我喜歡挑戰。”

黃小茂:我要騎在駿馬上,緊追時光

1985年,東方歌舞團舉辦了一個大獎賽,黃小茂前去參加。遇到了當時已經北京地下音樂圈小有名氣的崔健。

可巧,崔健組建的“七合板樂隊”正缺個鼓手,而且當時的現場也不允許放鼓。黃小茂就去了崔健的樂隊,負責拿風鼓機。

他們一共表演了兩首歌,一首是《不是我不明白》,一首是《最後的抱怨》。

他們在臺上“撕心裂肺”地唱著,評委在臺下“目瞪口呆”地看著。

黃小茂:我要騎在駿馬上,緊追時光

△崔健

搖滾音樂在當時來說,還沒有被普遍認可和接受。所以,他們連複賽都沒進,在第一輪就被刷了下來。

但是從那之後,二十歲出頭的黃小茂,就“莫名其妙”地進了這一行。

他沒事就跟著崔健、劉元一起玩,還利用自己對音樂敏感的天分,給崔健填詞。

崔健的首張唱片《浪子歸》裡面的歌詞,幾乎全是黃小茂寫的。

黃小茂:我要騎在駿馬上,緊追時光

△崔健首張唱片《浪子歸》

後來,隨著崔健的名氣越來越響,黃小茂也有了更多和音樂人合作的機會。

1992年,黃小茂認識了香港著名詞人劉卓輝,二人相談甚歡。

過了沒多久,劉卓輝做製作人、黃小茂做企劃,在西單華威大廈的高級公寓辦公室裡,開辦了內地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唱片公司——“大地唱片”。

黃小茂:我要騎在駿馬上,緊追時光

△劉卓輝

黃小茂:我要騎在駿馬上,緊追時光

在父母的眼裡,做音樂就是“不務正業”。可黃小茂卻不這麼認為。

加入“大地唱片”後,黃小茂告訴自己:“我不一定要做最好的,但一定要和別人做得不一樣。”

他覺得,要想做出真正流行的音樂,不光要有品質,更要有屬於自己的個性。

所以,每做一張唱片之前,黃小茂都會反覆琢磨思考,到底怎麼樣才能把唱片做得有新意。

黃小茂:我要騎在駿馬上,緊追時光

△艾敬《我的1997》封面

在這樣的雕琢中,他們推出了第一張唱片——艾敬的《我的1997》。

這張唱片在內地一炮而紅,黃小茂把它定義為“城市民謠”。

考慮到資金、成本的壓力,他選擇了去大學校園,尋找心中純粹的音樂。

1993年,黃小茂在西單華威大廈的辦公室裡,度過了自己的三十歲生日。

歲月不待人,面對流逝的青春,30歲的黃小茂,心裡縈繞著一縷淡淡的傷感。

晚上,他在辦公室裡翻看白天蒐集來的小樣,發現了沈慶的《青春》。就是這首詞曲都比較簡單的歌,突然觸動了他的內心。

他覺得,這就是青春的感覺,這就是所有經歷過青春的人,共有的一種心情。

黃小茂:我要騎在駿馬上,緊追時光

△沈慶

黃小茂決心為所有人的青春留下一個紀念。

經過沈慶的牽線搭橋,黃小茂找到了當時已經做廣告導演的高曉松。

一開始,高曉松並沒有當回事,他對黃小茂說:“那你彈彈琴唱唱歌唄。”

黃小茂雖然寫過很多歌詞,但是幾乎沒有彈過琴唱過歌。為了打動高曉松,黃小茂陪著他喝酒、彈吉他、聊人生,讓高曉松覺得找到了知音。

黃小茂:我要騎在駿馬上,緊追時光

△高曉松

已經被多家唱片公司打擊過的高曉松,試著提出了一個要求:“我們弄一個自己的歌手行不行?”

沒想到黃小茂說:“一切都聽你們的,你們覺得怎麼做好,就多提提意見。這是你們的音樂,我們尊重你們。”

這句話打動了高曉松,他後來談到這段經歷時說:

“黃小茂這個人我是很服的,當時他一來,我們對他那個唱片公司其實沒什麼太大興趣,但對這個人挺有意思。”

於是,高曉松答應了把自己的作品交給大地出版。

黃小茂:我要騎在駿馬上,緊追時光

黃小茂:我要騎在駿馬上,緊追時光

朋友們對黃小茂說:“你一定要用專業歌手,不然會毀了這張唱片。”

但黃小茂是誰?他可不是一個隨波逐流、人云亦云的人。他不想讓這樣純淨的歌,有任何技巧的痕跡。

他拉著高曉松、老狼等一眾校園歌手,在錄影棚裡折騰了好幾天,進行了試錄。

黃小茂:我要騎在駿馬上,緊追時光

△老狼

錄音師覺得老狼的聲音很“髒”,在調音時刻意往歌星的聲音上靠。

黃小茂說:“這個聲音不對,你一定要把他的喉音調出來,校園的歌曲就應該是這樣。”

就這樣,1994年,大地唱片延續了“城市民謠”的品牌形象,推出了《校園民謠1》。

黃小茂:我要騎在駿馬上,緊追時光

黃小茂在文案中寫道:

“每一首歌的後面,都有一個平凡美麗的小故事發生過,每一首歌都是他們自己的青春紀念。

我有一種衝動,想告訴年輕的和已經不年輕的人們,生命無償,而年輕美麗,它生於年輕的生命以及那些年輕的心靈中,它是我的,希望它也是你的。”

這張以淡黃色牛皮紙做封面的唱片,迅速火遍了大江南北,捧紅了高曉松和老狼,也在內地歌壇掀起了一股“民謠風”。

黃小茂:我要騎在駿馬上,緊追時光

△老狼、高曉松

那時候,大街小巷都能聽到《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鋪的兄弟》《青春》......

不久,黃小茂離開了大地唱片,在1995年底自組成立了“風行唱片工作室”。

他投入所有精力,推出了老狼的首張個人專輯《戀戀風塵》。這張唱片當年在內地的銷量超過了50萬張。

黃小茂:我要騎在駿馬上,緊追時光

但輝煌只是暫時的。越來越多的出版社打著“校園民謠”旗號進入這個市場。

粗製濫造、盜版等等,讓校園民謠走上了一條不可挽回的下坡路。

後來,黃小茂又先後去了香港做《音樂無極限》的節目總監、做神州電視的音樂總監、做華納音樂的總經理......

不管到了哪裡,他內心深處始終念念不忘的,還是這張《戀戀風塵》。

黃小茂:我要騎在駿馬上,緊追時光

多年後,當有人問他:

“上世紀90年代初,是校園民謠最輝煌的時候,為什麼現在那種輝煌不在了?”

黃小茂回答道:

“曾經的輝煌對於我們當時起動和操作這件事情的人來說是一個肯定。任何一個歌手,都不可能將生命或者時間凝聚在那個時代.......”

青春終究要散場,往事只能回味,那抱著吉他、低吟淺唱的時光早已遠去。

就像黃小茂說的:

“我覺得校園民謠,我們可以不用太多的從音樂的角度去講這件事,這件事對我們來說是對青春的一個紀念。”

黃小茂:我要騎在駿馬上,緊追時光

黃小茂:我要騎在駿馬上,緊追時光

經常有同行們問他:“你做什麼音樂啊?一天到晚苦哈哈的,賺到了什麼錢?”

而黃小茂卻說:“我們選擇了不同的道路,怎麼可以放在一起比呢?”

從踏入音樂領域開始,黃小茂就幾乎沒有休過年假。

他說:

“我從興趣出發,從來沒有認為自己是在上班,所以我不會把年假當成一項福利,當成我必須爭取的事情。

在這樣的心態下做事,才能做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感覺,才能面對很多對別人來說過不去的關口。”

他覺得,人得有自己的定位,要時刻問問自己是誰。

成功不是給別人評價的,而是給自己享受的。每個人的角度不同,只要自己內心能夠感受到幸福和滿足,就是成功。

黃小茂:我要騎在駿馬上,緊追時光

如今,離1994年“校園民謠”的誕生,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

當年紅透半邊天的校園民謠歌手,除了高曉松仍然活躍在人們的視線內外,其他人已經鮮有消息傳出。

2016年老狼參加了《我是歌手4》,並沒有激起太大的反響;

黃小茂:我要騎在駿馬上,緊追時光

曾以一曲《青春》打動了黃小茂的沈慶,早已轉行經商;

多才多藝的鬱冬,從2001年的一場車禍後,便停止了創作,消失在茫茫人海.......

隨著歲月的流逝,那個老狼口中“商業與民謠結合得最好的年代”,終究是一去不返了。

但黃小茂兜兜轉轉數十年,一直堅定地走在音樂的道路上。

黃小茂:我要騎在駿馬上,緊追時光

他說:“我做過很多行業,也做過很多事,但讓我選擇一種我想過的生活,我會首選做音樂。”

就像曾有人問他:“除了音樂,你還有哪些愛好?”

他喝了口茶,慢悠悠說道:“也許就是靜靜坐在那裡聽音樂吧。”

或許,在回聽那些校園民謠時,他也會通過時光隧道,與當年那個“白衣飄飄”的自己對望,心中充滿著像《浪子歸》的歌詞一樣淡淡惆悵:

光陰匆匆似流水,

它一去不再回,

不再有那痛苦的夢,

和無用的懺悔,

我要洗漱身上的塵灰,

和臉上的淚水,

我要騎在那駿馬上,

把時光緊緊追。

但不管外界如何喧囂,他都不會放棄自己心中所愛。

因為他知道,一個人,只有做自己,才是最真實幸福的一生。

黃小茂:我要騎在駿馬上,緊追時光

淡淡翠,感性的理科女,執著的追夢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