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特色 發揮優勢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農業銀行“因農而生、因農而立”。服務三農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農行的歷史使命,是農行的戰略定位。農行駐馬店分行從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切實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深入貫徹上級行工作會議、三農和金融扶貧工作會議精神,以“縣域突圍”為目標,以金融扶貧和“一號工程”為抓手,堅持產業帶動,堅持一縣一策,堅持量質並重,突出重點,積極創新,服務三農和金融扶貧工作取得了新突破、新進展、新成效。

至5月底,重點貧困縣貸款增長成效顯著,我行向貧困縣發放各類貸款當年新增6.13億元。精準扶貧工作持續推進,全行金融精準扶貧貸款餘額7.25億元,累計發放2.97億元,較年初新增557萬元。去年以來新發放扶貧小額信貸5184萬元,共計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961戶。

以縣域支行發展為抓手,提升服務三農能力

農行駐馬店分行黨委認真思考三農業務發展的有效模式,極探索適合駐馬店實際的發展路徑,確定了縣域資產業務的方向和重點,即選定一個優勢特色產業,重點支持該特色產業鏈上下游法人客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產業鏈農戶。各縣支行嚴格按照“一縣一產業”、“一行一政策”的發展策略,按照突出“特色、規模、品牌”的指導思想,重點支持特色產業的產業鏈上下游客戶。

建立信貸客戶“白名單”制度。牽頭建立各縣實力強、信譽好的家庭農場、專業大戶和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白名單”,以及各縣本地小額農戶“白名單”。市分行按照相關行業、產業的客戶准入標準,優中選優,進行支持。

落實信貸發展總要求。縣域三農業務發展的總體要求是“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理性發展、穩健推進”。量力而行,就是對農戶貸款實施分類管理。盡力而為,各行要圍繞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對接轄內主導產業和特色行業,穩步做好產業鏈上下游客戶信貸投放。理性發展,就是態度要積極,步伐要穩妥,確保放得出、收得回、可持續。穩健推進,就是組建新增農戶貸款團隊,實行新增客戶經理准入審批、培訓上崗。

探索服務三農新模式。結合駐馬店農業發展特點和優勢,按照區域性、差異化的農戶貸款發展策略,農行駐馬店分行將惠農便捷貸模式、政府增信模式和特色產業模式作為我行服務三農的主要模式。在特色產業模式上,對農戶貸款深耕細作,做實做好特色產業農貸方案,總結經驗、優化流程、完善方案,向全行推廣。

以總行“七大行動”為主導,服務鄉村振興戰略

在農村產業融合領域,大力支持有優勢、有特色、有基礎、有前景、農戶帶動力強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積極支持種植、養殖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農村產權制度改革領域,跟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主動與政府結合,推動完善配套政策機制,積極探索推進“兩權抵押貸款”業務。在國家糧食安全領域,以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工程為重點,主動對接糧食核心區建設配套信貸服務,大力支持全市糧食穩產增產,加強對糧食生產各相關環節的金融服務。在金融脫貧攻堅領域,圍繞當地政府脫貧攻堅部署,聚焦精準扶貧,堅持產業帶貧和精準到戶扶貧雙輪驅動。在美麗宜居鄉村建設領域,探索支持特色小鎮,支持打造休閒旅遊、商貿物流、智能製造、科技教育、民俗文化傳承專業特色鎮。在縣域幸福產業領域,以遂平嵖岈山、確山老樂山和泌陽銅山等縣域優質

以互聯網金融服務為切入,全力推動“一號工程”見成效

2018年是農行互聯網金融服務三農“一號工程”全面提升年,駐馬店分行以“惠農e貸”、“惠農e付”和“惠農e商”為重點,將惠農便捷貸模式、政府增信模式和特色產業模式作為服務三農的主要模式,推進農戶貸款創新發展;力爭實現貼碼商戶對所有鄉鎮和商超類“惠農通”服務點的全覆蓋,將“惠農e付”打造成為縣域商戶的主流支付方式;通過“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連接城鄉產業鏈客戶,擴大平臺商戶規模,同時大力做好“惠農通”服務點建設和“惠農通”服務點的互聯網化升級,在擴大平臺商戶數量的同時,為平臺商戶擴大銷售範圍,形成銀企雙贏的良好局面。

農行駐馬店分行服務三農和金融扶貧工作已經邁入新階段,未來工作任務將更加繁重和艱鉅。我們必須牢記責任和使命,拿出更大的決心、更大的信心、更大的勇氣,以改革創新的精神狀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敢於擔當的工作熱情、更加優異的工作成績,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服務三農和金融扶貧工作,堅決當好金融助推脫貧攻堅的“主力軍”、“國家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