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暑臨,常做這5件事,消暑養胃還清火!

夏至暑臨,常做這5件事,消暑養胃還清火!

盛夏之際天熱而多雨,溼氣較重。特別是進入“陽極之至,陰氣始生”的夏至時節,高溫高溼天氣最易引發脾胃不適、心神不寧、心煩氣躁……

怎麼辦?不妨常做這5件事,消暑養胃還清火。

1

夏至暑臨,常做這5件事,消暑養胃還清火!

通汗腺:多運動、常泡腳

夏至暑臨,常做這5件事,消暑養胃還清火!

汗水中含有尿素、硫、乳酸等100多種人體代謝物質。常排汗有利於疏通血脈和微循環,清除毛孔垃圾。但由於人們在夏季長時間待在空調房,讓現代人的汗腺經常被“堵”住。

因此,大家要注意夏季不宜在空調房待過久,保持適量運動,使汗可以排出來,保持汗腺通暢。

另外,除了運動,出汗最便捷的方法就是泡腳。堅持溫水泡腳有助於祛除暑溼,促進血液循環。

泡腳以微微出汗為宜,泡20~30分鐘即可。泡腳後可塗抹潤膚霜,防止腳底乾裂。另外,飯後不要立即泡腳,以免影響消化。有燒傷、膿皰瘡、水痘、麻疹或足部外傷的人,不適合泡腳。

2

夏至暑臨,常做這5件事,消暑養胃還清火!

養心神: 正午不出門,遇事不焦躁

夏至暑臨,常做這5件事,消暑養胃還清火!

夏天為什麼人更容易煩躁、愛發脾氣?現代醫學發現,當氣溫超過35℃、日照超過12小時、溼度高於80%時,氣象條件對人體下丘腦的情緒調節中樞的影響就明顯增強,人容易情緒失控,頻繁發生摩擦或爭執。

天氣悶熱,情緒煩躁,不少人晚上也睡不好,甚至失眠,白天無精打采。首先是避免正午出門,待在陰涼、通風的地方。其次是要保持樂觀情緒,戒躁戒怒;遇到不順心的事,學會冷處理。

3

夏至暑臨,常做這5件事,消暑養胃還清火!

健脾祛溼:喝一杯陳皮普洱茶

夏至暑臨,常做這5件事,消暑養胃還清火!

夏季高溫,加上雨量的增加,又溼又熱的天氣很容易造成體內生溼,感覺就像穿上了一件溼衣服,人自然就會覺得四肢沉重、容易疲勞,還會影響脾胃。

這時候大家應該少喝冷飲,多吃些健脾祛溼的食物,比如山藥、茯苓、白扁豆、陳皮、砂仁等。此處推薦大家可以常喝陳皮普洱茶,以熱養生。

普洱茶可消脂,陳皮能健脾,兩者合二為一的陳皮普洱茶有健脾燥溼、順氣和胃、祛溼消脂的功效。

4

夏至暑臨,常做這5件事,消暑養胃還清火!

少肉多稀:調養胃氣

夏至暑臨,常做這5件事,消暑養胃還清火!

夏至後常因氣候燥熱而食慾不振,其實這是因為溼熱蘊積在內,腸胃缺乏運化動力的反映。調養胃氣,讓胃口這個吸收營養的“加油站”動力十足,才更有利於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胃喜潮溼,因此多吃稀食是順應胃氣的重要方法

,早晚喝些大米或薏米粥。體質弱的人還可以增加一些紅棗或者生薑。這樣既有助於生津止渴,還能幫助滋養胃陽。

肉類與油膩性食物則是阻礙腸胃消化的“絆腳石”,在保證每日所需的基本蛋白質以外,最好減少肉類的攝入。

5

夏至暑臨,常做這5件事,消暑養胃還清火!

多吃瓜:祛暑清熱

夏至暑臨,常做這5件事,消暑養胃還清火!

瓜類大多能清熱化溼,可以幫助排除毒素,清淡可口,是適合夏季降溫防暑的好食物,而且又是當令蔬菜。因此,民間自古便有“夏吃瓜”之說。像冬瓜、絲瓜、苦瓜等都不錯。

冬瓜能清熱化痰,除煩止渴,降火解毒、利尿消腫。由於不含脂肪且含糖量較低,對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等人群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絲瓜除了好吃之外,還含有非常高的營養價值——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植物黏液、木糖膠等物質,全身都可入藥。而且絲瓜可謂是夏日裡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好幫手”。

需要注意的是,苦瓜等苦味的食物雖然有祛暑清熱、健脾開胃的功效,在三伏天食用尤為適宜,但由於性寒涼,並非人人都適合,特別是脾胃虛寒的人群應該慎食。

夏至暑臨,常做這5件事,消暑養胃還清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