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清華北大錄取人數今年預計超過200人!

衡中清華北大錄取人數今年預計超過200人! 這些學霸都是這樣被“逼”出來的…震驚教育圈!

其間,張文茂發言透露了一個令人咂舌的數字:2018年高考,衡中升入清華北大的學生預計將超過200人!衡中不是攀登高峰的學校,而是創造高峰的學校。

衡中清華北大錄取人數今年預計超過200人!

每年高考結束,衡水中學都會毫不意外地成為輿論的中心話題。它不過是河北地級市衡水的一所普通高中,卻因為“高考工廠”“煉獄”等稱號而聞名全國。

其實,真正讓衡中聞名的是它的高考成績——

衡中清華北大錄取人數今年預計超過200人!

衡中清華北大錄取人數今年預計超過200人!

儘管有如此“輝煌”的高考成績,社會上對衡水中學的批評還是不絕於耳,比如“軍事化管理”“上廁所都需要限定時間”“高考工廠”“考試機器”等,那些高分考生似乎都是高考工廠流水線上固化呆板的產品,高分低能,沒有任何創造力。

對於衡水中學的學生們,人們只選擇性地記住了他們的高考成績,而刻意忽視了那些高分學生的其他成績:奧賽獎牌,文體競賽,發明創造專利。實際上,2017年,衡水中學有30多人因為其他特長和全面發展,獲得了清華、北大保送或者自主招生資格。

對分數的追求,是整個中國教育的問題,其本質是“尺子”的問題,是我們讓孩子們追求什麼的問題。幾乎所有985、211高校都去衡水中學搶生源就說明,如果有錯,也絕不是衡水中學的問題。

衡中清華北大錄取人數今年預計超過200人!

很多人,包括很多專家一講到西方先進的教育,就以為只有幸福快樂,沒有體罰懲戒,似乎先進的教育都是在無憂無慮、完全放羊、不用刻苦努力學習的情況下獲得的。

在英國著名的伊頓公學,正式場合中不同學生穿的衣服都是不一樣的,不同榮譽的學生穿不同的衣服以示區別。在很多學校,大規模長時間的體育鍛煉全部是強制性的,無一例外,嬌氣就不要來。還有很多稀奇古怪的“36項軍規”管制著學生,動輒就“殺無赦”——開除或勒令退學。如果論起嚴格來,我們很多學校恰恰是太鬆了,規矩太少了,而不是太多了。

但凡有所期望,就必然是辛苦的,只是你努力的方向與要求不同而已。即便到了美國,也同樣面臨考試成績的壓力,從來沒有自由快樂無負擔的精英教育。

沒有學習壓力的童年或許是快樂了,那麼青年、中年、老年呢?他/她的這一份快樂可以持續嗎?這裡又不得不說一個“階層固化”的沉重話題。

投胎是個技術活兒。對於有的人來說,確實是生下來就不需要去擠千軍萬馬擠破頭的那座獨木橋。

他可以生於豪商之門,子承父業學會經商運營之道便能把家業發揚光大一生衣食無憂;

他也可以生於普通之家,但他必須擁有遠超常人的悟性和能力,也必須有著“站在風口上的豬”那樣的敏銳或運氣,白手起家發家致富……

但對於這個世界上的絕大多數普通人呢?姑且不提出生在老少邊窮地區的孩子們,考上一個好大學對他的人生乃至於對他的家族的到底意味著什麼。只說對於像我們這樣生在尋常人家、並非天賦異稟的普通大眾,除了在高考以及人生旅程中的一個個考場上殺出一條血路,還能有多少其他的選項呢?

對於普通人家的孩子,找個好工作不是最現實、最迫切的需要嗎?而要找到這樣的工作,學歷就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標籤!

十年前看過一部日劇《女王的教室》,說的是日本社會的情況,且看這一段臺詞:

老師:愚蠢和懶惰的人將會苦於差別待遇和不公平,聰明努力的人將享有各種特權度過充實的人生,這就是社會。你們知道這個社會有多少人過著人們羨慕的生活,知道嗎?只有僅僅的 6%。在日本,100 人中只有6人能過上幸福生活。這個班上有 24 個學生,也就是說,將來能過上幸福生活的只有一兩個人,其他的 94% 每天只有發著牢騷生活著。如果你們想成為那 6% 的話,只有從現在開始努力,取得好成績,考個好大學。

學生:我覺得不是隻有進個好大學才是幸福的人生啊,還有運動、音樂什麼的。

老師:靠運動、藝術成功的可能性更小,那些一流的人才都是從小就接受一流老師們的英才教育,頭懸樑椎剌股地努力著。你們這些凡人可以嗎?

是的,用數據說話,冷靜而理性,現實得可怕。

有媒體曾經對考上名校的衡水中學學生進行回訪,結果幾乎100%的學生都表示,如果讓他們再做選擇,還是會去這所學校,因為他們覺得,對於他們這些偏遠鄉村的孩子來說,想要離開鄉土走得更好,只有走這一條路,沒有別的更好選擇。

首先要活下去,然後努力活得好,最後才是活得有尊嚴。

衡中清華北大錄取人數今年預計超過200人!

“高分低能”這個詞幾乎是伴隨著“素質教育”一起出現的。

人們總是覺得獲得高分的人往往都是隻懂得傻讀書的書呆子,人們總是願意相信學霸們在人際交往、生活自理、創新創造等方面存在著先天不足。

個別媒體迎合著這種“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的阿Q心理,時不時地爆出17歲考上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碩博連讀的魏永康、14歲考入瀋陽工業大學的王思涵等學霸,因為生活能力實在太差而被迫退學的新聞。

有一個事實被大家忽略了:在“史上最難就業年”說法出現的2013年,中科大少年班理科實驗二班的畢業生,其中一半的人已經獲得了全額獎學金即將留學深造,另外一半人已經確定在國內名校或科研院所繼續深造,追蹤統計顯示,他們的前輩學長們,九成以上獲得名校的博士、碩士學位,七成以上活躍在海內外經濟、IT、金融等高大上的領域,多人已成為國際頂尖科學家。

有人會不服了——現在是“雙創”時代,學霸們的“錢途”又如何呢?

衡中清華北大錄取人數今年預計超過200人!

1980年至2016年,全國高校累計接收校友捐贈總額達171億,約佔中國大學接收社會捐贈總額的31%,全國共有30所高校突破1億,躋身校友捐贈“億元俱樂部”。其中,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和復旦大學校友捐款超10億,躋身中國大學校友捐贈“十億俱樂部”。

手裡沒錢,何來這種飲水思源的慷慨捐贈?

衡中清華北大錄取人數今年預計超過200人!

上表的數據雖然稍有陳舊,但反映出的趨勢和規律大抵是科學的——越是頂尖的大學,所產生的富豪越多。

誠然,曾經出現過一種現象,或者這種現象現在依然存在著——“成績一等的替人打工,成績二等的當上老闆”,還流傳著“造原子彈的,比不過賣茶葉蛋的”。

這只是特殊歷史階段的產物,成為成功人士的概率,是100個碩士高還是100個小學生高?為什麼現實生活中考公務員、進央企等所謂“好工作”,學歷條件都是“硬一杯”?

別被忽悠了,不要低估這個社會遊戲規則的制定者們,他們對現實情況的掌控以及未來趨勢的預測,怎麼可能在你我之下?不承認這種差別,實際上是一種變種的“反智主義”,是一種新時代的“讀書無用論”。

當老闆也有很多種類型,有的確實是志存高遠不甘平庸,有的卻實是找不到心儀的工作。對前者,我們稱之為“創業”;對後者,我們稱之為“謀生”。

對於學霸們來說,諳熟歷史、瞭解人性,反應快、想得深,讀懂各種明裡暗裡的信息只在須臾之間,有必要為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而擔憂嗎?

對於學霸們來說,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不需要通過會洗衣服、會做飯來體現,霍金的身體除了腦子能動其他哪裡都不能動,但也阻止不了他成為當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一切的創新和創造都是在“巨人的肩上”稍稍墊了一下腳尖而已,連最基本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都有問題的人能作出劃時代的創新?現在可不是拍腦袋搞發明的時代了。

學霸們,始於高分,但並非止於高分。高分只是一個起點,讓他們能夠傲立於人生之巔,可以在更高的人生維度上,輕而易舉地碾壓我等學渣。

衡中清華北大錄取人數今年預計超過200人!

這世間的事情,可以想一下。大凡快樂的,多半是有害的;大凡痛苦的,多半是有益的。

睡覺天天睡到自然醒快樂不?想吃什麼就敞開肚子胡吃海塞快樂不?熬夜喝酒泡吧上網打遊戲快樂不?

可為什麼我們不敢放縱自己追求這種快樂呢?

因為這是有害的,這種一時的所謂“快樂”必然導致更多更大更長時間的不快樂。快樂學習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一個炒作過度的偽命題。

學習是一項非常艱苦的腦力勞動,既講究量的積累,又需要質的突破,既要思路開闊,又要強迫症一般的仔細認真。

學習的結果獲得了正向的反饋,無疑是快樂的,但追求正向成果的過程,則多半是不那麼快樂的。如果過程是快樂的,那麼我便有理由懷疑它的效率。

“在今天這個社會,只有高考是最公平的東西。”

“每日三思:我來學校做什麼?我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我今天做得怎樣?”

“閉上眼睛就睡,睜開眼睛就學。”

“找到差距是一種水平,承認差距是一種氣度,縮小差距是一種能力。”

“如果能在這個煉獄裡生活下去,以後走到社會,走到哪裡都可以適應。”

在該奮鬥的年紀奮鬥,衡水中學沒毛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