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壁画只能画佛吗?还有很多你想不到的内容

隋唐时代,社会愈加发展了,自从汉朝时候的张骞打通了丝绸之路之后,中国和世界各地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了,在隋唐时代,各种异域的文化也开始逐渐地传入了中国。佛教,便是在那个时候传入中国的,佛教思想的传入,不仅使得中国人见识到了来自古印度的哲学思想,同时,也使得中国的壁画内容题材,变得更加广泛了。

要知道,寺庙里头有壁画,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为,佛教本身就是“以像设教”的。根据《释氏要览》、《毗奈耶》等典籍记载,在古印度的佛寺中,几乎每处殿堂、每道门墙处,都画有彩绘。佛教绘画的主要内容,那自然也是和佛教有关的,画得最多的,便是佛和菩萨的圣像,以及一些能够起到教化引导广大民众的佛教故事,要不就是一些生死轮回图,地狱相等。

而中国古老的壁画传统,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利用壁画这种恢弘的绘画形式,在视觉上刺激到广大老百姓,以此来达到教化作用。中国人向来就习惯将圣君贤相,忠臣孝子,先贤英烈的形象画在墙壁上,以为典范,图之于屋壁以垂训将来,麒麟阁上的功臣像,便是其典范。

中国传统的壁画内容,和印度佛教本身的壁画传统相互结合,便使得佛教随着各种佛教壁画一起,迅速地传遍了大江南北,同时,壁画也因为佛教的盛行而扩展了内容。要知道,佛教的经典,大多晦涩难懂,而且,在鸠摩罗什、唐玄奘等译经大师还没有出现之前,这些用梵文书写的经卷,能够看得懂的人,真是凤毛麟角。

佛教壁画只能画佛吗?还有很多你想不到的内容

为了让普通的老百姓都能够理解佛教的微言大义,自然要采取更加直观、具体的图画形象,只有那样,才更浅显易懂,平民百姓才能够更容易接受,佛教才能够达到广为传播的效果。中国古代曾经把佛教称为像教,从某种程度上便是说明了佛教的这种特有的传播方式。当然,佛教之像,并不仅仅只是壁画,也有绘画在图卷上的,甚至还包括各种雕塑,不过,不管怎样,壁画,依然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佛教壁画内容繁多,并不光光只是画上一些佛像而已,如果是那样的话,又怎能吸引中国的老百姓呢,而且,佛教的思想,也不可能因此而传播开来。佛教壁画的内容,一般来说,分成五种,主要是经变、本生故事、尊像图、供养人像和图案装饰。

所谓的经变,其实就是依照佛教经典而画成的图像,也就是说,用图画来将佛经中的故事展现出来,让看到的人,如同看图说话一般,自然领悟佛教的真谛。各种经变内容多样,可以说,有一本经书,就有一种经变,西方净土变、法华经变、维摩经变、金刚经变、华严经变、弥勒经变……各种各样的经变内容,可以看得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至于本生故事类壁画,故事性就更强了,它是专门用来描述释迦牟尼前世的种种善行、苦行等。可以说,是释迦牟尼个人的传记图。

佛教壁画只能画佛吗?还有很多你想不到的内容

尊像图就比较容易理解了,那便是佛、菩萨、阿罗汉等佛教人物的画像。据说,唐朝以前的佛像画,主要是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的画像,旁边一般还要再配上菩萨的像。但是,到了唐代以后,单个的佛像、菩萨像开始盛行起来,而且,画像的内容也更加广泛了,药师佛、观音等佛教人物,也开始出现在画像中。不仅如此,画像也变得更加优美了,更多吸收了中原人物画的特色,不再强直、木硬,而是追求体现生动优美。

当然,佛教画像为了吸引人的注意,当然要在内容上更为丰富,画得也要美轮美奂,所以,自然也少不了那些供养人像和图案装饰。在佛教的石窟壁画上,天空中常画有祥云缭绕,还有那些优雅轻盈的飞天,裙带飘飘、凌空飞舞,飞天们有的播撒花瓣,有的撞钟击鼓,有的手捧花果,形态万千。地上也很画有美丽的山水花木,总而言之,一切都衬托出了佛和菩萨的庄严与安详,体现出了他们的慈悲与智慧,不仅能够使人产生敬畏感,让人感受到佛法无边,更能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让人们的心灵得到抚慰与寄托。

就拿佛教壁画中经常出现的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来举例子吧,在这种壁画中,就着重体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至善和至美。一般来说,在壁画中能够看到妙相圆满的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这西方三圣,而围绕着他们的,则是众多的菩萨,他们都在听受经法。

不光如此,还有十方世界的诸菩萨,他们一个个全都携带着幢幡等各种法器,正前往阿弥陀佛的所在之地,恭敬地供养,并且聆听经法。壁画中不仅有人物,还有各种屋宇建筑,无论是讲堂精舍,还是楼观栏杆,全部都是七宝自然化成,或在虚空,或在平地,一个个都尽极华丽。那又高又大的菩提树,华果敷荣,光明遍照,池饰七宝,地布金沙,无数吉祥果树,果实恒芳,种种五彩的光芒遍满佛土。当人们看到这样的场景的时候,又如何能不为之所动呢,佛教世界如此美好,自然会吸引凡俗大众,都去追寻佛教的哲理,聆听佛教的思想。

佛教壁画只能画佛吗?还有很多你想不到的内容

由此可见,即使是在中国古代佛教最兴盛的时期,佛像以及各类题材的佛画,尤其是壁画,仍然是传播佛法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在佛教传入中国汉地后,有数不尽的名士奇匠,他们全都竭尽全力,绘制佛画,并且将自己对于佛教的理解,也融入到了佛教绘画之中,起到了启迪世人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