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老濟南的舊日風雅——蓮心茶

飲食|老濟南的舊日風雅——蓮心茶

戴永夏

春節到朋友家做客,欣喜地喝到他自制的蓮心茶。那茶清香悅口,餘韻繚繞於胸,至今揮之不去。

朋友住在大明湖畔。盛夏之際,湖中萬荷競放,花豔似錦。陣陣荷香飄向小院,院中處處香氣撲鼻。得此天賜佳境,朋友喜不自勝,遂將小院命名為“荷香居”,並將唐代詩人劉長卿的詩句“荷香隨坐臥,湖色映晨昏”書作楹聯,掛於壁上。每到荷開時節,他常邀朋友三五,來此香居小聚,邊飲碧筒美酒(一種獨特的飲酒方式,即將酒包在荷葉中啜吸),邊聞醉人荷香,實在愜意非常。

飲食|老濟南的舊日風雅——蓮心茶

可如今,處處地凍天寒,湖裡蓮荷凋枯,哪裡聞得到荷香?於是我調侃說:“湖中不見荷,坐臥無荷香,你這荷香居也名不副實了。”朋友聽了,笑而不答,轉身回到裡屋,不多時便端出了剛剛烹好的香茶。

香茶盛在一把古色古香的大茶壺中。朋友略燜片刻,捧起壺來,將幾個細瓷茶碗一一斟滿。就在這一刻,隨著嫋嫋升騰的水煙,小屋裡立即飄起淡淡的荷香。端杯淺酌,細細品味,更覺舌尖蓮花,齒頰溢香,沁人心脾。我不禁驚呼:“這是什麼茶啊,把荷花的香魂也給牽來了?”

朋友聽了非常得意:“沒喝過吧?這叫蓮心茶,是用大明湖的荷花燻出來的。這方法,還是古人教的呢!”接著,他便講起了蓮心茶的製作典故。

飲食|老濟南的舊日風雅——蓮心茶

清代乾隆年間,著名學者阮元任山東學政時,就住在濟南大明湖附近。夏天湖中荷花盛開時,他常常借花製茶。因為荷花有朝開夜合習性,阮元便將茶葉用紗囊包好,趁日暮荷花合瓣時置於花心,讓她在荷花的香懷中美美地睡上一夜。待翌晨荷花乍醒、荷瓣初展時,取出紗囊,茶葉便染上了濃濃的荷香,故名蓮心茶。有了這樣的好茶,還要配以好水。阮元自謂“教收荷葉三宵露,供我瓷甌午後茶。”他是收集荷葉上的露水,來烹蓮心茶的。這樣烹出的茶,清醇潤潔,馨香飄逸,荷香與茶味同冉冉於齒頰間,滋味妙不可言。阮元的這種製茶方法,很快傳至民間,眾皆效法。只是到了近代,才逐漸式微,當代更是鮮有人知。朋友也是在讀了阮元的《小滄浪筆談》後,才如法炮製的。

飲食|老濟南的舊日風雅——蓮心茶

聽著朋友的介紹,我真有“茶不醉人人自醉”之感。想想,那滿湖荷花,鋪錦疊翠,朝開夜合,香遠益清,這已經夠醉人的了。又有一葉扁舟,盪漾湖上,清水揚波,蓮動花搖。高士乘舟往還,出沒荷叢,邊吟詩撫琴,邊拈花弄茶。真是花解人意,人如花痴;花也風流,人也風流。這是一幅多美的水墨丹青啊!想到這景象,你就是沒有喝茶,也會荷香滿胸,久久回味無窮的。

辭別了朋友,我挾著蓮心茶的餘香,回到家中。在翻看舊書時,意外地發現,清人沈復在其生活美文《浮生六記》中,也有關於蓮心茶的描述。該書卷二《閒情記趣》中,這樣寫道:“夏月荷花初開時,晚含而曉放。芸(即沈復妻陳芸)用小紗囊撮茶葉少許,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韻尤絕。”這情景,這妙思,跟阮元的“傑作”何其相似!

飲食|老濟南的舊日風雅——蓮心茶

沈復跟阮元是同時代人,都是把生活打理成藝術的文壇高手。他當時居住在江南名城蘇州,跟泉城濟南相隔萬水千山。二人雖不相識,卻同有此好,同有此情,而且如出一轍。他們對蓮花茶如此雅愛,如此推崇,更使這香茶高雅超群,身價倍增,人見人愛。

當然,蓮心茶的高雅,也不獨是質潔味香,還在她的美好形象。古人常把名茶具象化,將其比作美女。如宋代大詩人蘇軾就有“從來佳茗似佳人”的名句;明人田藝蘅也在《煮茗小品》中說:“如必以茶比佳人,唯麻姑仙子矣。”他認為只有仙子能比得上佳茗。而蓮心茶呢?更非一般仙子可比。她來自萬荷叢中,出自豔荷懷抱,沐荷之香,承荷之韻,吸荷之精,得荷之魂。她,不就是一位風姿綽約、超凡脫俗的荷花仙子嗎?

飲食|老濟南的舊日風雅——蓮心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