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豫东小城的摄影师和他镜头里的上世纪九十年代

  •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有了自己的相机。严格的说,我的摄影历程应该从1993年底的那场大雪算起。九十年代末期,换上了佳能眼控对焦相机,摄影激情高涨,稿费也没少挣。下图为我本人:
一个豫东小城的摄影师和他镜头里的上世纪九十年代

  • 下图:治理急三道河的工地。
一个豫东小城的摄影师和他镜头里的上世纪九十年代

  • 下图:吹笙的叫刺挠,穆店人,在县城的浴池理发,刮脸手艺没说的,我跟他在浴池里认识的。他家里有自己的唢呐班子,接到红白事儿,他就带着徒弟上阵。现在他的唢呐班儿已经发展成大型演艺团了,在西部乡镇很有名气。
一个豫东小城的摄影师和他镜头里的上世纪九十年代

  • 下图:那时候,杨东志在写作上已经很有名气了。有个前罗楼的青年给他写信,称对文学和人生都感到迷茫,希望跟杨老师当面探讨。没有想到杨老师恁没架子,在周末,我们俩骑自行车去了他家,交流了一上午。多年后,才知道,我没有拍这个文学青年的照片,倒是拍了几幅他同村人在河沟里电鱼的照片。不知道当年是咋迷类!
一个豫东小城的摄影师和他镜头里的上世纪九十年代

  • 下图:涡河,鹿邑摄影人拍不够的主题。那时候我也一样,一掂起相机就往涡河跑。
一个豫东小城的摄影师和他镜头里的上世纪九十年代

  • 下图:涡河从鹿邑县城到亳州十八里中间都没有桥,南来北往都靠铁船输送。当年,这个老人在涡河黄桥村后的渡口上摆渡。现在好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一个豫东小城的摄影师和他镜头里的上世纪九十年代

  • 下图:这个就是老人拉的铁船。
一个豫东小城的摄影师和他镜头里的上世纪九十年代

  • 下图:观堂集往生铁冢去的路口,那时候计划生育的标语随处可见。
一个豫东小城的摄影师和他镜头里的上世纪九十年代

  • 下图:拍摄这组图片,源自时任观堂乡纪委书记田振良的建议。从这个时候开始,观堂的街道和楼房就拆迁改造了。
一个豫东小城的摄影师和他镜头里的上世纪九十年代

  • 下图:观堂集,不少泥。现在的集市已经今非昔比!
一个豫东小城的摄影师和他镜头里的上世纪九十年代

  • 下图:在玄武镇计划生育调研,随机走进一个家庭,拍了一个老人。
一个豫东小城的摄影师和他镜头里的上世纪九十年代

  • 下图:涡河上的渔民。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涡河里的船上,他们有个让一百多万鹿邑农村人羡慕的名头:吃商品粮类。
一个豫东小城的摄影师和他镜头里的上世纪九十年代

  • 下图:观堂乡养牛大户和他的吨子牛。
一个豫东小城的摄影师和他镜头里的上世纪九十年代

  • 下图:发个领导的,杂交棉推广现场会,毕竟这些的场景没少拍。
一个豫东小城的摄影师和他镜头里的上世纪九十年代

  • 下图:去太清宫春游的路上拍下的。拍了就拍了,也不知道这四个孩子是谁!如果他们能看到当年的自己,是不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一个豫东小城的摄影师和他镜头里的上世纪九十年代

  • 下图:有不少人对这个片子提出质疑,觉得从服装和书包上看,不可能拍摄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这个真的没有问题,当年的孩子已经这样新潮了。
一个豫东小城的摄影师和他镜头里的上世纪九十年代

  • 下图:涡河南岸,栽葱的人。
一个豫东小城的摄影师和他镜头里的上世纪九十年代

  • 报刊亭,在邮电大楼下面,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
一个豫东小城的摄影师和他镜头里的上世纪九十年代

  • 下图:普九达标验收前的辛集中心小学的学生们。
一个豫东小城的摄影师和他镜头里的上世纪九十年代

  • 下图:陈抟庵烧香的孩子,看起来没有老人虔诚。
一个豫东小城的摄影师和他镜头里的上世纪九十年代

  • 下图:我儿子和他的小伙伴。
一个豫东小城的摄影师和他镜头里的上世纪九十年代

  • 下图:四通食品厂车间,后来更名为志元食品厂。
一个豫东小城的摄影师和他镜头里的上世纪九十年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