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堂|高血壓的流行與防治

健康科普堂|高血壓的流行與防治

健康科普堂|高血壓的流行與防治

一、什麼是高血壓?

高血壓是指以體循環動脈血壓(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為主要特徵(收縮壓≥140毫米汞柱,舒張壓≥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腦、腎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質性損害的臨床綜合徵。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也是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

健康科普堂|高血壓的流行與防治

二、我國的高血壓流行形勢

我國人群60年來高血壓患病率的明顯上升趨勢。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年),2012年全國18歲及以上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為25.2%,與2002年(18.8%)相比,患病率上升34%。據此估計,目前我國約有2億多高血壓患者,每4個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血壓。

健康科普堂|高血壓的流行與防治

三、我國人群高血壓發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1.高鈉、低鉀膳食是我國大多數高血壓患者發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我國大部分地區,人均每天鹽攝入量12-15克以上。

健康科普堂|高血壓的流行與防治

2.超重和肥胖。身體脂肪含量與血壓水平呈正相關;人群中體重指數(BMI)每增加3kg/m2,4年內發生高血壓的風險,男性增加50%,女性增加57%。身體脂肪的分佈與高血壓發生也有關;腹部脂肪聚集越多,血壓水平就越高。腰圍男性≥90cm或女性≥85cm,發生高血壓的風險是腰圍正常者的4倍以上。 注: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2(m2)。

<18.5

18.5 -23.9

24.0-27.9

≥28.0

消瘦

體重正常

超重

肥胖

3.過量飲酒。人群高血壓患病率隨飲酒量增加而升高。

4.長期精神過度緊張。

5.其它危險因素包括吸菸、缺乏體力活動等。

四、高血壓的危害

健康科普堂|高血壓的流行與防治

高血壓是心臟病、腦卒中、腎臟病發病和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險因素,我國70%的腦卒中死亡和50%心肌梗死死亡與高血壓密切相關。因心腦血管病導致的死亡佔國民總死亡的40%左右。

五、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和分級?

因汞會對環境造成汙染,故應積極推薦使用經國際標準認證合格的上臂式自動(電子)血壓計,但近期仍可使用臺式汞(水銀)柱血壓計。

目前,仍以診室血壓作為高血壓診斷的依據。有條件的應同時積極採用家庭血壓或動態血壓診斷高血壓。人群中診室血壓水平呈連續正態分佈,血壓升高的劃分並無明確界線,因此高血壓的臨床診斷標準是根據流行病學數據來確定的。目前我國使用的診斷標準是針對18歲及以上成人,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3次測量血壓,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收縮壓≥140mmHg和舒張壓<90mmHg為單純性收縮期高血壓。患者既往有高血壓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壓藥物,血壓雖然低於140/90mmHg,也診斷為高血壓。根據血壓升高水平,又進一步將高血壓分為1級、2級和3級。

血壓水平分類和定義

分類

收縮壓(mmHg

舒張壓(mmHg

正常血壓

<120

<80

正常高值

120-139 /

80-89

高血壓:

≥140 /

≥90

1級高血壓(輕度)

140-159 /

90-99

2級高血壓(中度)

160-179 /

100-109

3級高血壓(重度)

≥180 /

≥110

單純收縮期高血壓

≥140

<90

六、高血壓的易患人群

1.血壓高值(收縮壓130-139 mmHg 和/或舒張壓85-89 mmHg);

2.超重(BMI 24-27.9 kg/m2)或肥胖(BMI≥28 kg/ m2),和/或腹型肥胖[腰圍男≥90 cm(2.7尺),女≥85 cm(2.5尺)];

健康科普堂|高血壓的流行與防治

3.高血壓家族史(一、二級親屬);

4.長期膳食高鹽;

5.長期過量飲酒[每日飲白酒≥100 ml(2兩)];

6.年齡≥55歲。

七、如何預防高血壓?

1. 吃低鈉鹽:低鈉鹽不僅幫助人們防控高血壓,也使人體內的鈉鉀元素得到了平衡。

2. 減少鹽量:高鹽飲食顯著增加高血壓患病風險。成人每天食鹽攝入量應≤6克。

健康科普堂|高血壓的流行與防治

4. 適度運動:維持適度的健身體力活動,可預防和控制高血壓,如園藝勞動、走路、家務勞動、太極拳和游泳等。

5. 調整心態:憤怒、恐懼等情緒因素都是高血壓的重要致病因素,緊張情緒會導致人的交感神經興奮、升高血壓,有時甚至可以導致急性腦血管意外,所以高血壓患者調整心態尤為重要。.每天應該保持樂觀的情緒,同時一定要記住--戒菸限酒。

6. 合理膳食: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飲食情況,千萬不能夠吃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平時要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儘量在家中就餐,可利於控制脂肪、鹽和糖的攝入量。

健康科普堂|高血壓的流行與防治

健康科普堂|高血壓的流行與防治

【本期專家】

健康科普堂|高血壓的流行與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