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收藏的經典文學奇葩㈠

值得收藏的經典文學奇葩㈠​ 什麼是楚辭?

在古典詩歌的百花園中,有一枝奇葩,這就是《楚辭》。《楚辭》是戰國時代以屈原為代表的楚國人創作的詩歌,是繼《詩經》之後出現的一種新詩體,因屈原所作《離騷》是《楚辭》的代表作,所以楚辭又稱騷體詩。楚辭這種詩體的地方色彩異常突出,詩中多描寫楚國山水和楚國的物產。由於《楚辭》是用楚地方言的音調來吟誦的,而隋唐以後楚辭音調讀法失傳,所以後世就只能講解它的意義了。楚辭與《詩經》是中國詩歌的兩大源頭。兩者比較,藝術上有很多區別:體制上《詩經》多四言句,楚辭多長短句;章法上,《詩經》多同一章節的反覆,楚辭章法多變,很少反覆;數字上,《詩經》篇幅較短,楚辭字數多、篇章長,如最長的《離騷》有373句;風格上,《詩經》質樸無華,楚辭絢麗多彩;創作方法上,《詩經》多現實主義篇章,楚辭多想象誇張,常將神話、傳說、山水、神鬼納入詩中,構成浪漫主義畫卷。總之,楚辭這種詩體擴大了詩歌的表現力,開創了新的藝術形式。

什麼是賦?

兩漢時期的文學十分繁榮,主要文體有賦、樂府詩和散文。賦是一種散文韻文並用、詠物言志的文體,流傳至今的漢賦有1000多篇。西漢前期的賦借物抒懷,文詞樸實,代表作是賈誼的《吊屈原賦》。西漢中期的賦作家很多,有代表性的是司馬相如,他的《子虛賦》《上林賦》氣魄宏偉,極盡鋪排描繪之能事;西漢後期賦家的代表作是楊雄的《甘泉賦》;東漢時期以班固、張衡的賦最為有名,漢賦對結構、用詞、音韻都非常講究,用詞力求新穎、華麗,對後代文學產生了一定影響。

什麼叫格律詩?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一首邊塞詩。詩歌發展到唐代,出現了與以往詩歌在句式、韻律方面都有明顯不同的一類詩歌體,這就是格律詩,為了與古體詩相區別,又稱為今體詩或近體詩。格律詩分律師與絕句,律詩有五言律詩、七言律詩、排律;絕句有五言絕句、七言絕句。格律詩的變化是有規律的,格律詩對數字,對仗、押韻、平仄都有一定的要求。在字數方面,如五絕,每首四句,每句五字,七律,每首8句,每句七字,10句以上的稱排律。在押韻方面,要求押韻在尾字為平聲的字上,均押平聲韻,用韻書中同一個韻部的韻,全篇不換其他韻。例如王昌齡的《從軍行》;“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詩中的關、還、山必須押韻。在對仗方面,要求律詩的四聯中,中間兩聯必須對仗,首尾兩聯不要求對仗。如杜甫的《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對仗中最常見的是寬對,也就是詞性相對,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虛詞對虛詞等。如家書對烽火,抵

對連,萬金對三月。除此之外,還有工對、流水對、借對等。在平仄要求方面,格律詩要做到平仄相間。平聲包括陰平、陽平,仄聲包括上聲、去聲、入聲。格律詩共有四種句式:仄起仄收式,平起平收式,平起仄收式,仄起平收式。

什麼叫詞?

1900年,人們在甘肅敦煌莫高窟的一個洞窟中發現了上百首詞作,這些作品以後被稱為“敦煌曲子詞”,是現存最早的詞。詞是隋唐時期配合燕樂歌唱而形成的一種詩體,又名曲子詞、長短句等,詞最早產生於民間,風格質樸,內容多反映城市經濟生活的各個側面,唐代文人向民間學習,創作新詞,詞人輩出。到了宋代,詞發展到了頂峰,出現了蘇軾、李清照、辛棄疾等傑出詞人,元代以後,詞走向衰落,曲譜失傳,詞漸漸脫離了燕樂,成為一種單純的文學形式。詞與詩不同,詞譜與音樂密切相關,每一首詞都有一個詞牌,它是表示音樂性的調名,填詞時可依據不同詞牌的詞譜來寫,每個詞調都是“調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聲”。例如“採桑子”這一詞牌,要求雙調44字,用平聲韻,“十六字令”這一詞牌,要求單調16字,押平聲韻。每首詞除了詞牌外還有詞名,詞名是詞的題目,與內容有關。如《卜算子·詠梅》,“卜算子”是詞牌,“詠梅”是詞名。詞在結構上多分片,片,又稱闕,是段落的意思,上下片之間的關係,在音樂上對應暫時休止,一首詞一般分為兩片,也有分三片、四片或不分片,如白居易的《憶江南》:“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就是不分片的單調詞。詩的押韻基本在偶句,而詞的押韻要依據詞譜,韻位大都在音樂停頓的地方。每個詞調的音樂節奏不同,停頓之處不同,韻位自然也不同,詞按字數分為小令,中調,長調。58字以內為小令,59~90字為中調,91字及以上為長調,亦稱慢詞。在句式上,格律詩各句字數一樣,而詞句是樂句,為了切合音調的曲度,多是長短句。

什麼叫話本?

宋代時,江南城鎮有一些娛樂場所集中的地方,稱為瓦肆或瓦舍,很多藝人在瓦舍獻藝,其中有一些是講故事的,在宋代,“話”的意思就是故事,講故事就是“說話”。說話藝人所用的故事底本,就叫做“話本”。所以說。話本是隨著民間“說話”技藝發展起來的一種文學形式。話本的內容有4種,一種是講歷史上的事,一種是用通俗話講佛經,還有一種是用詩的形式諷喻世人,其中講歷史上的事和講短小的故事兩種,與後來的小說有密切的關係,短小故事類話本多以愛情故事、公案故事為主,故事中的市民,都可以成為小說的主人公,歷史類話本大都是根據史書演繹而成的,因此內容與藝術成就不如故事類,但已初具長篇規模。由於故事類多用白話,這就開創了文學語言的新階段,明清文人模擬話本而寫的白話小說,被後人稱為擬話本,它主要是供人案頭閱讀,所以篇幅較長,在藝術上也更臻完美。今天人們常提到“三言”“二拍”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都是擬話本。

什麼叫雜劇?

在我國傳統的文學觀念中,戲劇和小說一樣,是不能登大雅之堂,因而中國的戲劇一直在民間流傳,發展較為緩慢,直到元代,戲劇才迅速發展起來,雜劇是元代戲劇的主要品種,又稱劇曲,是在前代戲曲藝術、說唱藝術,尤其是宋宮本雜劇和金院本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表演藝術形式。雜劇的形式一般是每本4折,相當於現在的4場,有的還加有“楔子”,其篇幅較小,作序幕或過場用,雜劇有賓白、唱詞、科介三個構成部分,賓白起串聯唱詞、交代內心活動、人物間交流的作用。科介指人物的動作、表情、武打和舞蹈,以及音響效果。唱詞是雜劇中主要部分,劇中每折的曲子由同一宮調的一套曲子組成,幾支曲子前後銜接,唱詞要符合曲牌的要求,平仄和諧,韻以北方話為標準,雜劇角色分旦、末、淨3種,表演時採取一人主唱,其他人一般不唱的形式,如劇情需要,主唱演員可以在不同的折裡扮演其他角色,一直擔任主唱,由於主唱的常常是旦角和末角,所以劇本分旦本與末本,元代雜劇最初流行於北方,後來很快在全國流行開來,到了明中葉以後,雜劇的演唱逐漸失傳。

什麼是散曲?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首元代馬致遠的詠景名篇,以秋天蕭瑟的景色烘托出了天涯遊子的淒涼心情,它既不是詩,也不是詞,而是一首散曲。散曲是繼詩詞之後興起的又一種文體,是元代文學中的主要形式,它是在民間長短句歌詞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因主要流傳在北方,用北方音韻,所以又稱北曲,散曲與詞一樣能演唱,演唱時用絃樂、笙笛、鼓板伴奏,其曲牌多來自唐宋大麴、詞牌和宋金諸宮調舊曲等,同時還吸收了不少民間小曲和兄弟民族的樂曲,散曲主要分小令、套數。小令又名葉兒,是單獨的一隻曲子;套數又稱散套,是兩首以上同一宮調的曲子相連組成的組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