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凍,你會」捂「嗎?

“春捂秋凍”是古人總結的養生諺語,意思是勸人們春天不要著急脫掉棉衣,秋天不要剛見冷就穿太多,適當地捂一點或凍一點,對身體是有好處的。

冬季轉入初春,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又大,過早的脫掉棉衣,一旦氣溫下降,就難以適應,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這時,病邪乘虛而入襲擊機體,容易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導致感冒、氣管炎、關節炎等疾病。

媽媽在這個季節要為寶寶做好“春捂”,不應過早的減少衣物,以提高寶寶自身免疫力,減少其患病幾率。

春捂秋凍,你會”捂“嗎?

1寶寶為什麼要“春捂”?

春季氣溫雖然處於上升階段,但是溫差卻仍然很大。房屋熱惰性導致室內氣溫跟不上室外,會產生室內外溫差;另外,氣溫受光照等原因影響,也會產生早晚溫差。寶寶由於體溫調節能力較弱,所以在春季時要有意地捂著一點,慢慢的減少衣服。

2“春捂”要把握時機

春捂要把握“8,15”原則。一般來講,在冷空氣到來前24-48小時,晝夜溫差大於8℃時,是“春捂”的最佳時機,寶寶此時要注意添加衣服。同時,氣溫回升後最好再捂7天左右。當氣溫持續在15℃以上且相對穩定時,就可以不捂了,以免寶寶上火。

春捂秋凍,你會”捂“嗎?

3著重捂重點部位

在進行“春捂”時,要堅持“上薄下厚”、“捂腳不捂頭”的原則。保持背部溫暖可以預防疾病,減少感冒機會;寶寶脾胃功能發育並不完善,冷空氣刺激腹部時,會引起寶寶肚子疼等不適,所以保持腹部溫暖同樣重要;另外,足底是對外部刺激最敏感的地方,只有寶寶的腳暖和了,身體才能更好的適應外界氣候變化。

4在家怎麼捂?

春季家裡開窗通風,一般以氣溫比較高的午後為宜。早晚室內溫度較低時,要給寶寶增加衣物,並可以適當開空調增溫。寶寶睡覺時候容易感冒,所以要根據室內溫度為寶寶選擇合適厚度的被子。此外,對於愛踢被子的寶寶,睡覺時最好穿上舒適的襪子以及長衣長褲。

春捂秋凍,你會”捂“嗎?

5出門怎麼捂?

寶寶剛睡醒時,要先在室內活動,不要馬上到戶外去。寶寶在戶外玩得滿頭大汗時,不要立即脫衣服,應該先擦乾汗,等進入溫暖的室內再脫衣服。出遠門前,家長要關注一下目的地的天氣情況,給寶寶帶上合適的衣服,如果汽車或火車車廂裡有暖氣的話,上下車應及時增減衣物。

6“三暖二涼”穿衣法

背暖——保持背部適當溫暖可以預防疾病,減少感冒的機會。“適當溫暖”就是不可“過暖”,過暖則背部出汗多,寶寶反而會因背部溼涼而患病。

肚暖——肚子是脾胃之所,保持肚暖即是保護脾胃。冷空氣刺激寶寶腹部,會使其脾胃功能受損,影響消化吸收。睡覺時圍上肚兜,是保持寶寶肚暖的好方法。

春捂秋凍,你會”捂“嗎?

足暖——腳部陰陽經穴交會,皮膚神經末梢豐富,是對外界最為敏感的地方。寶寶的腳部保持溫暖,身體才能更好地適應外界氣候變化。

頭涼——寶寶體表散發的熱量,有1/3經頭部發散,頭熱容易導致心煩、頭暈、神昏。中醫認為,頭部最容易“上火”,寶寶患病更是頭先熱。保持頭涼、足暖,寶寶必定神清氣爽,血液循環順暢。

心胸涼——寶寶穿著過於厚重臃腫,會壓迫到胸部,影響正常的呼吸與心臟功能。另外,寶寶穿著過厚的上衣,還容易造成心煩與內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