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過度的壞處

骑行过度的坏处

[之家 單車百科] 騎行運動可以強身健體,已成為一種健康生活的風尚。騎行同時鍛鍊了下肢肌肉、關節和韌帶,能使中樞神經系統的協調及平衡能力得到提高,從而有效地延緩衰老,使心臟和血管的能力增強,使肺部通氣量增加,肺功能加強。除此之外,騎行還陶冶情操,考驗了人的體力和意志,又可以領略沿途風光,有時還會得到許多的人生啟示。

骑行过度的坏处

但是,騎車運動過量的危害很大,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有的騎友還錯誤的認為,“騎得越快越好,騎得越多越好”。殊不知,騎行並不是越多越好,騎行過度,反而得不償失,容易導致身體受傷。

骑行过度的坏处

中老年騎友可能有冠狀動脈硬化,更應該要注意騎行過度的問題。還有新騎友,騎起車來,就怕落到後面,急趕猛追,這種方式有潛在的隱患,可能還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提出跑步健身口號的美國養生學家費克斯,他本人猝死於一次長跑之中,猝死的原因是“盲目超心臟負荷運動”;美國著名排球運動員海曼,中國籃球運動員韓明山,排球運動員朱剛等等,都因超強的運動突然死於運動場上。因為運動過量後,心臟得到過度的鍛鍊而變得肥大,心腔則變得相對較小,血液往往供應不暢,容易引起惡性心律失常導致猝死。人的一生,心臟總共能跳多少下,是有定數的,這個心跳總數決定了人的預期壽命;如果過量運動,會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使運動中心腦血管疾病發作的危險性大大增加,人的心跳會提前透支,壽命縮短。

骑行过度的坏处

所以在這裡有必要提醒騎友注意,不要把有氧運動變成無氧運動,累得喘不過氣來,更不要急趕猛追。切忌:運動不要以縮短生命為代價。

骑行过度的坏处
骑行过度的坏处

運動醫學專家的研究表明,激烈的、長時間的運動,如跑馬拉松,長途騎車,身體會分泌一種類似鴉片、有麻醉作用的物質,稱為因多芬,它可使人在運動中感覺不到痛苦,尤其會失去心臟病發作的前兆症狀感知——胸部劇痛。另外,免疫系統的淋巴細胞也會因為因多芬產生過多而失去抵制外來病毒的作用,引起免疫功能失調,易發癌症等病。此外,激烈過分的運動會產生許多對身體組織和細胞破壞性很大的氧自由基,也是引起細胞衰老和致畸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常常參加運動鍛鍊的人,務必注意。

骑行过度的坏处

長途騎行中,騎友們往往起得早,起來就騎,而且是快速騎行,從醫學角度來看,並不可取。因為早晨是心肌梗塞、缺血以及心律紊亂等病變的高發期。在運動前後應做5分鐘到10分鐘的準備活動,騎速由慢逐漸變快,避免不良反應。再就是不注意水分的補充,更沒有認識到“騎車前喝水不易疲勞”的好處,水對於平衡體溫、維持血液循環至關重要,騎車出汗失去佔體重2%的水,體能削弱導致疲勞。在騎車前1~2個小時,最好分次喝500ml的水,還避免了途中水源不足影響了水的補充。

骑行过度的坏处

文章導航條

騎行起得早,早飯吃不好,血糖過低與酒後駕車一樣危險,午飯不宜吃得過晚。飯後不休息就開騎是不科學的,因為飯後人體的大量血液流向了消化系統,如果此時騎車,大量的血液就會流向運動器官,這樣就造成消化系統血量的供應不足,騎起車來也感到力不從心。該休息的器官得不到休息,該工作的器官供血不足,對身體健康又是一種傷害。思考一下,飯後休息半小時,對你會有什麼損失呢?

骑行过度的坏处

在長途騎行中,增加騎行長度,加快騎行速度、縮短住宿天數,會造成過度疲勞,疲勞後繼續騎車,判斷能力下降、反應遲鈍,會感到睏倦,四肢無力,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等不安全因素,極易發生交通事故。尤其中午是車輛駕駛一天當中的危險時段,騎行也儘量避開,中午休息有利於體能的恢復。在縮短住宿天數的同時也縮短了壽命,就意味著金錢的減少,一個月的工資可以住多少天?長途一天下來,換來的是疲勞,與健身快樂背道而馳,是大處不算小處算,疲勞後不應該繼續騎車行駛。

骑行过度的坏处

故適量運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運動多少才算不過量,就要看目前自己的身體狀況和適應能力,運動時身體不感覺難受的運動量就是適量,以鍛鍊後精神飽滿,不感到疲勞為標準。建議騎得快的車友放慢速度也不吃虧,騎慢的人不追不趕有益無害,遠途乘車也不浪費。為了不影響騎快的人興趣,騎慢的人可以自由組合慢騎,晚點到達目的地又有何妨?為了自己和家人、為了騎友的健康,明確騎遊目的,勸大家還是科學騎行好。

騎行雖好,可不要貪多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