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觀望了,7月廢紙漲價無望

由於外廢限制,國內廢紙總量有限,加之國廢回收率較低,造成廢紙原料短缺,同時2018年上半年我國環保嚴查,使得2018年1-5月,我國機制紙及紙板累計產量4983.60萬噸,同比2017年1-5月下跌5.08%。

進入七月,看似外廢嚴控下,紙廠原料短缺會給國廢帶來機會,但事實卻不這樣,在政策上環保政策持續高壓,紙廠生產中夏季來臨用電限制,供需方面紙廠原料標準調整帶來產業鏈的波動等多個因素,導致國內紙廠在產能調整上關注外國市場,在國內原料端加大整改力度,7月國廢漲價無望。

前五月國內產能下滑,紙企佈局國外產能

2018年6月,國家統計局發佈2018年5月我國機制紙及紙板產量數據。5月份產量為1049.7萬噸,相比3月份下跌1.73%,同比2017年5月下跌4.25%。2018年1-5月,我國機制紙及紙板累計產量4983.60萬噸,同比2017年1-5月下跌5.08%。

自2018年以來,產量數據已經有了明顯的下滑,而且下滑速度還在不斷加快,短期來看,這與國內廢紙原料供應有關,因自2018年3月外廢受限以來,我國原料供應問題嚴重化,配合上半年的環保嚴管,國內機制紙及紙板產量大幅下滑。

同時因原料問題,玖龍紙業、太陽紙業、山鷹紙業、恆安國際、APP、亞太森博、中國紙業等紙廠紛紛在國外佈局產能,重點加碼木漿原料產能,具體情況如下圖所示:

據分析,我國紙企佈局海外產能,主要涉及木漿產能,這與我國造紙原料需求有關。我國造紙以廢紙和木漿為主,2018年我國造紙原料面臨巨大挑戰,由於外廢限制,國內廢紙總量有限,加之國廢回收率較低,造成廢紙原料短缺。通過提高廢紙回收率來提高國內廢紙回收量,需要長期的產業鏈優化,時間過長不符合當下市場需求。因此紙廠轉移目標至木漿原料端,在國內木漿產能有限的情況下,跟隨木漿原料建廠或許是紙廠近期的一種戰略調整。

我國龍頭紙企向國外新建產能,一方面解決國內原料不足造成產能下降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是規避因國內環保壓力帶來的生產限制。這一調整對國內造紙業來說,是從“自給自足”向“進口”方向的調整,也是產業迎合市場生存的自我摸索。

原料不足難帶動7月國廢價格增長

對於長期市場來看,這利於我國紙品產業鏈的完善,但是對於近期紙價影響不大。不論產量下降,還是產能外移,都是長期性的,對近期紙價的衝擊不大,7月國廢紙價與環保政策及市場需求具有強相關性。

據長期數據顯,2018年5月份以來,我國廢紙價格整體上調了一個水平,如上圖所示,我國國廢價格一直在高位波動,6月份雖然有小幅下滑,但從全年來看,依然處在較高水平。進入7月份後,近期或許還將持續下調,但預計不會太久跌至某個點就會立馬反彈,繼續這種振盪漲跌的狀態。

紙價漲跌影響企業(打包站)利潤,但是國家環保政策直接關係到生存。面對環保問題,打包站一定要提前準備,跟上腳步,符合政策整改,配合行業發展。關注環保政策,積極推進廢紙回收產業鏈升級,不僅僅是為打包站近期生存考慮,也是為成長為企業的長遠佈局。路漫漫其修遠兮,廢紙行業人還需“上”“下”而求索,“上”需關注國家政策,“下”需立足自身發展,優化提升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