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人物」他24岁为国牺牲,定远一个乡曾以他的名字命名!

「定远人物」他24岁为国牺牲,定远一个乡曾以他的名字命名!

「定远人物」他24岁为国牺牲,定远一个乡曾以他的名字命名!

联系电话:0550--4030300 18019861355,来稿请注明“三色定远”定远人物专栏。

「定远人物」他24岁为国牺牲,定远一个乡曾以他的名字命名!「定远人物」他24岁为国牺牲,定远一个乡曾以他的名字命名!
「定远人物」他24岁为国牺牲,定远一个乡曾以他的名字命名!「定远人物」他24岁为国牺牲,定远一个乡曾以他的名字命名!

陈世鑫烈士,又名世新,化名刘福祯。1919年4月(衣历2月16日)出生在定远县定东乡滩塘陆村一个中农家庭,其父陈筱亭务农为业兼营酒坊生意,同胞兄弟6人,他是父亲最疼爱的长子。少年时勤奋好学,品德高尚;喜爱书法和篮球。1929年他十岁,从师周梅生、吕苏村读私塾。1932年他十三岁,转入定城曲阳小学,经耿凤光介绍加入共青团,得到组织上的关怀、培养,政治觉悟提高很快,曾拾到贵重物品交学校当局,并及时归还失主。失主酬谢银洋五元,被他婉言谢绝,得到“非份不取”的评语。常暗地书写革命标语,乘夜深人静,去城内大街小巷张贴,以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及土豪劣绅的丑恶行径。同年由于团组织领导人蔡鑫叛变,出卖了组织,多数团员被捕,在此关键时刻,他回到家中和牧童混在一起,幸免了深陷囹圄之灾。待风波平静又返校就读。这一机智行动,博得许多人的夸赞。

1935年6月,他曲小毕业,考入合肥正谊中学,临行时写五言绝句一首,书赠要好同学马鹏程,以表对国家存亡的关切。诗云:

同窗话朝夕,风雨手足情。

河山关切处,共赴国难心。

「定远人物」他24岁为国牺牲,定远一个乡曾以他的名字命名!

1937年,卢沟桥事变,由于国民党反动派采取不抵抗政策,日寇得以长驱直入,使大片国士沦入敌手。正谊中学停办了。在这国难当头之际,他于1938年农历正月廿八日毅然与穆道香一道,奔赴皖西六安参加了战地服务工作队。同年春经孙以谨同志介绍,转为中共党员。他深入农村,书写标语,开展政治宣传工作;召开群众会,宣传革命道理,号召群众团结起来,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为开辟皖西革命根据地,作出了贡献。

1938年8月,日寇攻占了六安城。战地服务工作队移驻独山镇。这时,省动委会令他出任直属三十八团副团长,兼党支部书记,罗平同志任团长。这个团按上级指示,绕道霍山南境,攀越崇山峻岭进军毛坦厂、张家店一带,深入宣传我党统一战线政策,阐述毛主席《论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和最后胜利一定属于我们的道理。他深知重任在肩,日夜操劳;白天走村赶集,写标语、出墙报、演唱救亡歌曲。晚间演出“放下你的鞭子”等戏,开导人民思想,并组织青年、妇女参加抗敌协会,发展党组织,扩大革命力量。使这块仅与敌人相隔三十华里的革命根据地得以巩固和发展。

1939年夏,三十八团奉命调往淮北,由于工作需要,陈世鑫同志被留在六安县动委会工作,魏文伯同志任指导员。这时,国民党反动派破坏了国共合作,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上级党指示,凡是身份暴露的党员,一律撤到皖东抗日根据地,魏文伯同志撤离后,由陈世鑫代理指导员,到40年春节后,反动派准备逮捕他时,才离开六安。他通过层层封锁线来到皖东区党委驻地——定远县藕塘太平集,被任命为定远县农民协会理事长。同年七、八月间任张桥区委书记,次年春任定远县委宣传部长。在此期间他积极参加并领导了减租、减息、反对地主高利盘剥的斗争;努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扩大抗日统一战线;积极动员青年参军、参政,扩大革命队伍,圆满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他还练就一手好枪法,路击飞鸟,百发百中,被人们誉为神枪手。

1941年农历9月间同民党反动派部队向我中心区——大桥进犯,企图切断我根据地津浦路东西的联系,从而达到逼走我军的目的。我军在梁从学旅长指挥下,以三个团的兵力进行反击。在农历9月28日夜间的战斗中,陈世鑫同志率领担架队,亲临战场,抢救伤员,鼓励战士们英勇杀敌。次日拂晓战斗结束,共消灭敌军80余名,活捉敌团长一名,缴获小炮两门,轻重机枪3挺,长短枪一千余支,子弹数万发。这就是威震皖东的大桥战斗。

「定远人物」他24岁为国牺牲,定远一个乡曾以他的名字命名!

1941年底,陈世鑫同志调任寿县县委书记,兼任独立团副政委(杨效椿任政委)当时那个地区四面受敌,环境恶劣。1942年6月1日,县委和区乡干部随独立团进驻涂拐集北胡小庄,同日下午,桂系反动部队约一千余人,从杜司娘岗,向我独立团尾追而来。形势危急,东有大坑日伪碉堡,西有扬庙日伪据点,前有扬湾河,后有追兵,陷于三面临敌一面背水的境地,他和杨效椿分析了敌情,当机立断,决定从扬湾河坂向南撤退,过河即可转危为安。这时桂系部队已向我军开火,他速命令部队边打边撤,当撤到扬湾河西冯坝子时,杨效棒率领部队过河,陈世鑫在岸上掩护,敌军居高临下,用机枪扫射,他不幸胸部中弹,在弥留之际还念着:“为人民而死,无上光荣!”

烈士长眠在淮西大陈集老虎岗上,牺牲时年仅二十四岁,他的一生是短暂的,而他的革命精神,却永远刻在人民心中。1942年秋,党和人民为纪念陈世鑫同志,把藕塘西大赵村,命名为“世鑫乡”,以资纪念!(高晓东 孟宪武)

「定远人物」他24岁为国牺牲,定远一个乡曾以他的名字命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