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世界一流軍隊,我們靠什麼吸引和保留人才?

人才是事業開疆拓土的尖刀利器,發展壯大的動力源泉,沒有人才就談不上創新,沒有創新就不可能有發展,無論哪個領域,概莫能外。

我軍要實現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宏偉目標,更離不開人才的引領和支撐,而在人們價值觀念日趨多元、自我實現途徑日益多樣的今天,有一個問題不可迴避的擺在了我們面前:建設世界一流軍隊,我們靠什麼吸引和保留人才?

建設世界一流軍隊,我們靠什麼吸引和保留人才?

都在說“英雄不問出處”,而沒有出處的英雄為什麼往往悲情滿懷?

現實中有不少優秀的軍人,他們是領導口中的模範,是彙報材料上的典型,更是官兵心中的英雄,在他們頭上有很多奪人眼目而又虛無飄渺的光環,看上去風光無限,實際上很多所謂的榮譽轉業時連地方都不認可,可一到立功、晉升等能給個人帶來實實在在利益的時機,卻往往以“你還年輕”、“以後還有機會”等藉口被髮揚了風格。

有網友感慨:“寒門子弟負重爬坡,而那些各種‘二代’們卻可以輕輕鬆鬆跳到我們無法企及的高度。”如果一開始就知道你的終點高不過別人的起點,那還有誰會來參與這樣的競爭?

建設世界一流軍隊,我們靠什麼吸引和保留人才?

都在說“是金子在哪都會發光”,可為什麼不把金子留在部隊繼續發光?

建設一流軍隊要經過由大到強的轉變,減肥、增肌、壯骨是必須的過程,走與留都是強軍需要,作為軍人都有犧牲的準備和境界,而誰是“肥”、誰是“肌”、誰是“骨”卻不好界定。

我們並沒有一套科學合理客觀管用的人才衡量標準和任用制度,是不是人才往往取決於某些領導的主觀感受,“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的現象在幹部的提拔使用中時有發生。

很多領導在鼓勵幹部轉業時常常會說“不要怕,是金子到哪都會發光”,那既然是金子,為什麼不能繼續在部隊發光?難道部隊的人才已經多到了需要在金子與金子之間競爭與取捨?

建設世界一流軍隊,我們靠什麼吸引和保留人才?

都在說“書中自有黃金屋”,而孜孜求學為什麼卻往往成為影響個人成長進步的坎坷?

學習是提高能力的主要途徑,學歷也是我們衡量人才的重要標準。

我們不否認學歷低也可能是人才,但通常情況下人才往往有著較高的學歷,學歷代表著一個人在某方面的造詣和資格。

而現實中,學歷並不能為幹部的成長進步加分,因為在幹部的選拔任用中並沒有學歷方面的硬性要求,相反,在一些單位“讀研期間不調職調銜”卻有明文規定或約定成俗。

全力奔跑尚不趕趟,何況三年停滯不前?三年要錯過多少可遇不可求的職位空缺?所以不少研究生基本上畢業就面臨轉業或是熬滿三年保護期即轉業。雖如此,仍有不少人報考研究生,但其報考的初衷卻鮮與部隊建設有關。

日前與幾名研究生座談中,他們的直白讓我吃驚。一名同志直接說,我們之所以讀研,一是在單位晉升無望,二是為了增加轉業時的資本,三是可以有大塊時間學習考一些行業資格證。座談的9名2017級研究生中有6人在準備考行業資格證。如此,部隊花大量人力物力培養研究生對部隊建設而言有何意義?

建設世界一流軍隊,我們靠什麼吸引和保留人才?

都在說“駿馬能歷險,犁田不如牛”,可多少優秀人才在拔草種菜中熱血冷透?

吸引人才不僅要提供相應的待遇和地位,更重要的是提供適合人才幹事創業、實現自身價值的平臺。我們常說知人善任、人盡其才,可現實中卻有多少驥服鹽車、棲鳥於泉?

常聽有人對高學歷人才講“不管你是博士碩士首先當好戰士,不管你是什麼專業都要成為管理專業。”

話本沒錯,關鍵在於對這話的正確理解,當好戰士不是說把他們當作戰士使用,更不是拋棄自己的專業來學部隊管理,而是為了讓人才打好軍人底色、瞭解部隊實際,為發揮其才能打下基礎。

可有不少單位和領導卻用違其長,把部隊培養引進的高學歷人才放在排長崗位,特長與崗位格格不入,使人才成了犁田的駿馬,在瑣碎的事務中耗盡了青春熱血。

建設世界一流軍隊,我們靠什麼吸引和保留人才?

都在說“紮根基層建功立業”,為什麼當我在基層紮下根時卻又說“樹挪死,人挪活”?

當前我們人才隊伍建設存在很多政策性矛盾。

一邊要求“技指合一”的複合型人才,增加了培訓時長,拖大了幹部初次任職的年齡,同時還要在基層每個崗位都要幹滿幾年。

等幹滿了卻發現,自己的年齡到槓了,已經沒有了發展的空間,而最終勝出的,往往是那些沒有“幹滿”而獲得年齡優勢者。

院校到基層選調優秀幹部充實教員隊伍,可選來後不管年齡大小、職務高低,一律和剛畢業分配到教員隊伍中的毛頭小夥一樣從助教幹起,且同樣要幹滿四年方可評中職,很多人沒等熬過評中的職“期限”就達到了初職的最高“年限”而被領導請“喝茶”,幫你規劃人生去處。

那邊紮根基層的話還沒落地,這邊又以“樹挪死,人挪活”,鼓勵你把“根”拔掉重頭再來

,信乎?不信乎?

建設世界一流軍隊,我們靠什麼吸引和保留人才?

都在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為什麼絕大多數基層幹部的高光時刻卻定格在了高分考進軍校之時?

部隊幹部大都是以超出當地重點線的成績考入軍校的,畢業後在排長連長崗位上一干十年者比比皆是。

十年間,昔日的高中同學地方大學畢業後通過歷練積累,大多已是各行各業的業務骨幹或中層領導,月薪過萬年薪幾十萬者比比皆是,且職務地位待遇一直累積增長。

而很多部隊幹部卻在青春耗盡後被迫轉業,成為很多人眼中的loser,為了尋求個好的職位,不得不低三下四的求人、無可奈何的送禮,成為自己曾經最看不起的人。

年輕者尚好,那些年齡上去了職務卻沒上去者,同樣不得不頂著被風霜沾染而成的灰白頭髮、帶著被風砂磨礪的滿臉溝壑成為被人呼來喚去的基層民警或科員。

建設世界一流軍隊,我們靠什麼吸引和保留人才?

成就強軍事業要在得人。我們唯有努力創造“工作有前途、能力有提升、待遇有保障、生活有質量”的氛圍,才能夠在如今人才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吸引到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投身於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偉大征程中!

因此,要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我們需要:

用一流待遇吸引優秀青年應徵入伍!

用一流環境留住打仗人才奉獻軍營!

用最高榮譽激勵廣大官兵建功立業!

用科學規劃培育全軍將士成人成才!

建設世界一流軍隊,我們靠什麼吸引和保留人才?

以軍人的視角解讀世界

Powered by 81號碼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