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儀拳點穴:張震領與武術,一生相伴

兩儀拳點穴:張震領與武術,一生相伴

那是1957年,我19歲。我和父親去申段莊(在現在沈丘縣)“採花轎”,就是給將要辦喜事的人家扎花轎。我們住在師父家,當時他還不是我師父。他叫段勤功,是兩儀拳第十三代傳人。有一天晚上,我半夜起來,聽到院子裡有動靜,推門一看,真有一個人站在那裡。那天晚上月亮又大又明,我清楚地看到是段勤功。他舞動雙拳,嗖嗖生風,我甚至聽到他深沉的呼吸聲。雖然我不知道是什麼,但是有一種有力的東西打動了我,我看呆了。

兩儀拳點穴:張震領與武術,一生相伴

第二天我提出跟他學打拳,他爽快地答應了。他教了我兩個月,有一天突然不教了。別人告訴我,兩儀拳傳男不傳女,他原本有兩個兒子,都不幸夭折,6個女兒出嫁了5個,還有一個小女兒待字閨中。兩儀拳傳男不傳女,所以段勤功還沒有傳人。我是外人,他教我兩個月武功已經沒啥說的了。

就像一個神奇的世界,剛對我掀起一角,就要拉上。我對自己說,不管怎樣,我一定要學下去。段勤功看我倔強,向我提了三個條件,若我同意,就正式招我為徒。

第一,和他的小女兒結婚,做上門女婿。第二,一輩子在申段莊,不能走。第三,磕頭正式拜師。我沒有和家人商量,自己一思量,答應了這三個條件。在一個月之內,結婚、拜師,兩件人生大事我都辦了。從此,我成了申段莊的女婿,而段勤功,兩儀拳第十三代傳人,我生命中極其重要的一個人,成了我的師父、岳父,我始終把他當父親看待。

兩儀拳點穴:張震領與武術,一生相伴

後來我才知道師父在當地是一個響噹噹的傳奇人物。抗日那會兒,日軍在安徽界首駐軍,離沈丘很近。有一次師父去界首賣面,正在街上走,迎面看見一隊日本鬼子押著4箇中國人過去。周圍的人悄悄說這4個人是剛剛抓到的地下黨。師父一聽,把面往地下一撂就尾隨過去。

到了一個僻靜的衚衕,師父見左右沒人,摸出兩顆“流星子”(兩儀拳獨門暗器),一手一個擲了出去。兩個鬼子吭都沒吭就趴下不動了。剩下的人正在發呆,師父衝了過去。離得太近,鬼子沒辦法開槍。師父使出點穴功,在幾秒鐘之內接連放倒四五個鬼子,剩下的鬼子見師父不費一槍一彈如此神勇,以為神人,都嚇跑了,被救的人對師父千恩萬謝,師父並不覺得自己做了多大的好事,原路返回,找到扔下的面,繼續賣面。

兩儀拳點穴:張震領與武術,一生相伴

後來魯山鬧土匪,“黑子團”、“白子團”很猖獗,師父和他的叔叔段升堂(兩儀拳第十二代掌門)團結了一幫群眾,不畏土匪,較量了幾回,土匪撈不著便宜,以後輕易不再敢去沈丘搶東西。

師父中等個兒,精瘦,性格急躁,但是為人仗義。寧肯自己受累受罪,也不讓別人吃虧。他用“兩儀神針”(就是中醫的針灸結合兩儀的穴道)給老百姓看病,分文不取,遇到沒有飯吃的鄉親,他還會接濟些糧食。

即使他年事已高,仍然勤練不輟,與《納卦經》、《內功經》、《五禽戲》相結合,取不同流派的技法之長,總結出了一套系統的內功練法,尤其是兩儀拳“陰陽手”中的身法:進高打低,輕、靈、穩、固,抬腿踢腳輕如鴻毛,重如山嶽,以智勝蠻,剛柔相濟,乘勢如飛。

兩儀拳點穴:張震領與武術,一生相伴

兩儀拳點穴:張震領與武術,一生相伴

兩儀拳屬內家拳術,需有高尚武德,歷代宗師授徒甚慎,從不輕易外傳,所以此拳在世間流傳甚少,精通此拳的更是為數不多。僅侷限於皇宮及大內高手之間。昌盛於宋,已有千餘年曆史,後為滿清王朝皇族近身侍衛所擁有的武功,用來保護皇帝。清朝武狀元當中有一位是河南固始人,因為羨慕大內高手的高超武功,他放棄了做官的機會,而做了一位大內侍衛,後來看到清王朝的日益腐敗,他心灰意冷,便告老還鄉,隨後,巧遇賣武為生的魏洪申,在機緣下,魏氏隨武狀元回府併成為其關門弟子,至此兩儀功夫就開始流落民間,隱蔽地薪火相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