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腦袋對包子的回憶

串子喜歡吃包子,打小人送外號“包子腦袋”。什麼葷的素的,豬的、牛的、羊的,只要做成成餡兒包成包子,我一律高興的笑納。

包子腦袋對包子的回憶

除了我媽包的大包子以外,我最愛吃仨地兒的包子,下面我就一一給您道來。

包子腦袋對包子的回憶

首先就要說的是過去東安市場北門的五芳齋大肉包子,那熱騰騰剛蒸得的大包子,捧在手裡燙得要命,來回倒手,嘴卻直接上去就是一口,連油帶肉,那叫一個個香啊!那時買什麼都要憑票證的年代,人們缺油水,這大包子瓷瓷實實一個大肉團,咬開一口,油就流出來,您要不小心,沒準這油能順著袖口流到胳膊肘,您想想這麼大油水香香的大肉包子對於那個年代半大小子的我,是不是誘惑力太大了?

包子腦袋對包子的回憶

還有就是當年在西四十字路口西南角的“二友居包子鋪”我也很難忘記。包子鋪鋪面不大,經常有人排隊。包子的特點是皮薄餡嫩、汁多味兒鮮,一口咬下去滿口汁水,那鮮香味兒一下兒就竄滿了口腔,真可謂是回味無窮!但是2002年修地鐵4號線西四站時,西四“二友居包子鋪”就消失了。這些年京城和我一樣的吃主兒們一直尋覓“二友居”包子鋪的蹤影。曾經有位老街坊看到門口貼了張通知,說搬到西四“延吉冷麵館”馬路對面了,他去找了,那裡也貼了通知說了什麼時候開業,可過幾天再去就沒了。這位老街坊問看車的保安,保安說是房價租金太貴,不開了,從此以後這“二友居包子鋪”就杳無音信了。 後來有商家打出西四包子鋪的旗號,但是做出的包子可沒有了當年“二友居”的味道了,恐怕二友居的味道只能留在我的記憶裡了。

包子腦袋對包子的回憶

要說留下我童年許多美好記憶的那就是“來今雨軒”包的冬菜包子了,鹹鮮中又帶著一絲絲的甜,非常好吃。當年爺爺奶奶只要帶我去中山公園玩,就必定帶我去“來金雨軒”吃這美味的冬菜包子。後來不知什麼原因“來今雨軒”不對外開放了,自然那麼好吃的冬菜包子也就沒有了。冬菜包子讓我難忘,讓我更懷念的是當年和爺爺奶奶共同生活的那段美好時光。

包子腦袋對包子的回憶

除這三家必聊的包子以外,當年遍佈京城的天津包子是不能不提的。記得當年北京很多飯館都打著天津包子的名頭,那包子皮兒薄、餡兒鬆軟、入口醇香,比現在天津老字號“狗不理”要強百倍。

包子腦袋對包子的回憶

包子是我的鐘愛,直到今天串子包子腦袋的雅號還一直屹然不動,尤其想起我向美味包子張開我“包子腦袋“”的血盆大口時~~~~知道馬上一汪美味的油汁流到我的口腔中,啊~香~香的~~~~!哈哈,醒醒吧~發麵蒸包子去嘍~!

包子腦袋對包子的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