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職業女性,演員馬伊琍爲什麼這麼能打?

馬伊琍最近著實有點讓人刮目相看。

其一,她拿下了白玉蘭視後,打開了自己的上升通道;其二,沒想到後面的上海電影節裡,她還有四部電影亮相,質量和口碑都還不錯。

馬伊琍今年初夏的戰績不俗,5提名4中獎,帶著5部作品霸屏了上海電視&電影節。

作為職業女性,演員馬伊琍為什麼這麼能打?

馬伊琍是演員,所以她也算是一個職業女性。放在這個角度來看,她真的很能打,從出道至今,活躍度很強,而且屬於那種愈戰愈勇的類型。她的每一個週期都有拿得出手的作品,演員的保值工作做得很好。

當她結婚生子之後,她依然沒有放棄演員的增值,要知道很多職業女性到了結婚生子之後,重心就不得不轉移。

所有職業女性都會遇到各種瓶頸,業務能力上的,年齡增長帶來的各種轉型的。如何讓自己不掉隊,如何讓自己不慌不忙地衝破瓶頸,我們也許可以從馬伊琍身上找找答案。

作為職業女性,演員馬伊琍為什麼這麼能打?

剛剛結束的上海電影節,馬伊琍戰果累累,以前真沒覺得她有這麼拼。

前面的白玉蘭獎,她憑《我的前半生》拿下了最佳女演員獎。

作為職業女性,演員馬伊琍為什麼這麼能打?

她的獲獎感言裡提到丈夫文章對她業務能力上的提點:你不能憑慣性、經驗去表演。

這讓馬伊琍意識到,一個女演員不能一直生活在舒適地帶。

她最後對著大家說了一句:女人不要為取悅別人而活,希望你們為自己而活。

作為職業女性,演員馬伊琍為什麼這麼能打?

就像她自己的事業軌跡,1996年憑《真空愛情故事》出道,2007年《奮鬥》大火,再到2017年《我的前半生》的霸屏,每隔10年,她就能穩穩地上升一個新臺階。

尤其當年追《奮鬥》的那批年輕觀眾,如今也是到了而立之年,從夏琳看到羅子君,大家會覺得馬伊琍確實有著一種“時光遷移”的作用。

這還是說明演員作品的影響力,好的演員要遵循自己的內心:知道自己要什麼,知道怎麼能爆發出什麼。

尤其這次,我們看到了馬伊琍在電影市場的突破。

作為本屆入圍金爵獎主競賽單元為數不多的華語電影,《找到你》在點映期間,口碑一路看漲,目前豆瓣打分8.1。不少觀眾都說:馬伊琍這次放大招了,又收穫了自己的一部代表作。

作為職業女性,演員馬伊琍為什麼這麼能打?

而上次聽到有觀眾對馬伊琍在電影大銀幕上的誇獎,還是很多年前的《江北好人》。

她主演的另一部電影《未擇之路》拿了上海電影節亞洲新人獎的最佳影片。馬伊琍片中飾演的是脾氣暴躁的女卡車司機小眉。

作為職業女性,演員馬伊琍為什麼這麼能打?

《那些女人》拿下了電影頻道傳媒關注單元的最佳女配角。

作為職業女性,演員馬伊琍為什麼這麼能打?

還有《進京城》,說的是清朝京劇班子的故事,也入圍了傳媒關注單元。

作為職業女性,演員馬伊琍為什麼這麼能打?

四部電影,大部分還都是文藝類型,這說明了演員的慾望。

馬伊琍一直被歸類為電視劇演員,大銀幕作品不多,但演員內心只要有這團火,她是可以不斷迸發的。從電視劇到電影,其實更看重的是演員自身對錶演的張力。

她五官秀麗,表演風格屬於“用情緒來帶表情”的,觀眾容易有代入感。加上她的臉確實看不出歲月痕跡,隨便放在哪個屏幕上都能立得住的。演員的自身條件好,加上業務能力不斷精益求精,她就能保住自己的基本盤:一直有戲拍。

作為職業女性,演員馬伊琍為什麼這麼能打?

但如果要增強演員自身的話語權,她得把控好每一個新角色,用更多好角色來說服觀眾,說服市場。

白玉蘭獎是馬伊琍第一個權威電視劇個人獎項,而這次電影作品又收穫滿滿。這無疑增強了大家的信心:這個行業還是需要更多好演員。

近幾年影視行業亂象叢生,備受折磨的人很多,尤其像我們這種從小追劇的人,已經很長時間陷入了一種“劇荒期”:小時候追劇,基本上每一部劇都是精品,長大以後,追劇很多時候變成了踩雷。

我們很怕資本過度控制市場,讓很多好演員失業。

馬伊琍這次拿出來的角色和作品,還是讓我們看到了市場的閃光點。

作為職業女性,演員馬伊琍為什麼這麼能打?

這才是職場女性本色:先打磨自己的業務能力,拼下一個又一個項目,這樣才能增強自己的話語權,讓自己有能力有資格去接觸更多好的資源,實現自己的不斷晉級。

有人調侃,今年的上海電影節是馬伊琍的電影節。

這是對演員的鼓勵,能不斷呈現出驚喜的演員,才是觀眾之福。

從職場女性角度來看,馬伊琍這一波熱度和讚譽其實是靠她“發力的準確率”:會挑角色,會挑項目,自己的表演不斷被激活,最後拿獎。

這不是光靠運氣的問題,這說明馬伊琍非常懂得“有的放矢”,尤其當自己成名之後,有更多選擇面的時候,如何排除干擾項,選中那個最適合自己的角色,這依仗演員的智慧。清楚自己要什麼,也清楚自己能努力到哪個層次,然後把前期規劃和後期高效執行連貫起來,這樣總能開花結果的。

作為職業女性,演員馬伊琍為什麼這麼能打?

很多職業女性都會陷入一個困局:我如何去選適合自己的平臺或者項目,我又如何能從容應對新的挑戰。

這需要激活自己的“準確率”:選擇要準,眼光要毒;業務能力要準,只針對有效目標。

馬伊琍去年的爆款劇《我的前半生》,這部劇熱度很高,爭議聲也很大,劇中人物深入人心,引發追劇和刷屏的熱潮。

作為職業女性,演員馬伊琍為什麼這麼能打?

這說明了一點:找準適合自己的角色最重要。

我們看馬伊琍選擇羅子君這個角色時的發展週期,前面她都是詮釋的職場幹練角色,像《北上廣不相信眼淚》和《中國式關係》。而下一個角色就不能再重複這種幹練了,得扭轉觀眾對馬伊琍固有的印象。

羅子君對於馬伊琍來說是有點顛覆的,以往馬伊琍詮釋了很多北方人形象,一度讓人忘記她本身是上海女演員。

羅子君前半段人生是滬上全職太太,我們第一次看到了馬伊琍原來也會發嗲,也會各種作妖,也會有南方小女人的那種嬌柔。

作為職業女性,演員馬伊琍為什麼這麼能打?

再到後半段人生的轉折,這樣的人物是有層次感的,人物故事的波折也能戳中當下很多女性的痛點。

這個角色有爭議,但賦予演員的收穫還是很大的,大家看到的不一樣的馬伊琍。

好演員要懂得挑適合自己的角色,這裡有幾個維度:

1,角色的新鮮感要高,尤其能刺激演員展現新的辨識度;

2,角色能融入到當下觀眾的情緒剛需,人物需要激活觀眾的共鳴;

3,需要有一點冒險精神,敢打破自己的戲路。

馬伊琍把演員的敏銳度打磨得很好,很清楚自己要什麼,能憑業務能力爭取到怎樣的角色,同時她對時代和市場有自己的判斷和理解。看她接地氣的微博,就知道她是婦女之友,她知道女性受眾有哪些訴求點。

這其實也是一道很重要的職場題:知道自己的定位,知道市場的需求,同時也敢於不斷顛覆自己。

選擇精準和後續演技發揮也是緊密相連的,項目選對了,自己的投入感和爆發力才會提到最高點,潛能才能不斷爆發。

馬伊琍在《我的前半生》中,她把人物每個階段的情緒都把控住了,從依靠男人,到獨立自主,我們看到了她表演上的層次和遞進。

我想,羅子君這個角色應該融入了很多馬伊琍對生活的思考。

再看這次電影節期間的四部作品,最受人關注的是《找到你》。

作為職業女性,演員馬伊琍為什麼這麼能打?

馬伊琍飾演的是保姆孫芳,這是一次素顏式的表演,演員最幸福的時刻莫過於這種洗盡鉛華的銀幕感。

作為職業女性,演員馬伊琍為什麼這麼能打?

其實演小人物是最難的,就怕有落差感,演員需要粉碎原來的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小人物中去。

馬伊琍在片中的眼神特別卑微,透著不穩定的堅硬。

情緒爆發的時候,眼神又瞬間帶有張力。

作為職業女性,演員馬伊琍為什麼這麼能打?

馬伊琍已為人母,她會調動自己的母性力量,這是角色和演員有匹配度的地方。

保姆的那份樸實感如何刻畫呢?這一次馬伊琍在大銀幕上展現了淳樸內斂的表演,孫芳不善於言辭,她心事很重,於是得藉助眼神來給角色提純。很多觀眾也是被馬伊琍在大銀幕上的眼神感染了。

馬伊琍選電影角色更大膽,孫芳是一個保姆,但角色很討巧,小人物讓人很親近,顛覆以往形象,這種角色本身就散發著迷人的色彩。

好的電影角色更磨鍊演員的本質,於是她接受了這次全新的挑戰。

從電影點映反饋來看,口碑出乎意料的好,這讓大家打破了對馬伊琍的一些偏見:電視劇演員也是能把電影演好的。

因為有的演員,電視劇演多了,如果再去拍電影,就不那麼出彩,這屬於表演套路化的束縛。尤其像電影,銀幕放大了,表情和肢體語言都會無限放大,這時候就要靠“無痕”的演技來體現,稍微用力一點點,演技就浮出來了,觀眾就覺得“用力過猛”了。

馬伊琍這次在電影節期間展現的幾個角色都有差異化,有各自的辨識度。

電影《進京城》裡,她的表現讓人眼前一亮。

作為職業女性,演員馬伊琍為什麼這麼能打?

犀利的眼神,狠中帶柔,折射出有新的爆發力。

作為職業女性,演員馬伊琍為什麼這麼能打?

她選角色的準確率是高的。首先,她願意多挑真實的人物,尤其和自己,和過去表演反差很大的角色。這樣能磨演技,能探索更多表演的可能性。其次,她也願意接小成本電影和文藝片,現在很多人都不願耗精力在這種影片上,他們可能覺得性價比不高。但對好演員而言,角色才是你的立身之本。

馬伊琍讓我們看到了女演員的更多可能性,這也是職業女性的最大魅力:對事業充滿敬畏。

她不想一直重複自己,她有自己的危機感。在拍《前半生》之前,她已經是一線女演員,只要自己願意,每年都能拍上星劇,過著穩定拍戲,穩定維持在一線位置的生活。但她也在試著把眼光放長遠,讓自己的表演之路更長,於是她開始接不一樣的角色,從電視劇到電影,完成更多有難度的挑戰。

好的演員會不停給自己增值,這樣才能保值。所謂增值,就是要擺脫舒適區,不斷去迎接新挑戰。

馬伊琍在這一個發展週期裡很能“打”,目光如炬,挑項目的眼光準,小宇宙燃燒得很旺,業務能力發揮精準。

她懂得把精力放在合適的項目上,愛惜自己的羽毛,不透支,不揮霍自己的能量。這才是一個演員需要培養的“準確率”:知道在什麼地方發力,不扎堆接戲,絕不盲從。馬伊琍的“準確率”恰巧說明一點,她抓住了演員的自主權,主動融入到各種新角色裡,然後打開了一個又一個的上升通道。

眼光放長遠,不斷磨練自己的戰鬥力,這才是職業女性的立身之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