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球or踢「金」

踢球or踢“金”

足球皇帝貝肯鮑爾說,世界盃草皮上滾動的不是足球,是金子。

對於世界盃與經濟的關係,財經作家吳曉波也有一段貼切的描述:“一切足球的狂歡,都將以足球的名義開始,以經濟的計算結束,這才是全部意義上的世界盃。”

舉辦至今,世界盃已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盈利模式,核心賽事機制建立後,從東道主到國際足聯,從贊助商到轉播公司,大到廣告贊助,小到與之相關的零售餐飲,各方摩拳擦掌,準備收割紅利,分享這個龐大的“經濟蛋糕”。

數據顯示:1998年法國GDP增長率是3.4%,其中世界盃貢獻了1%,世界盃6月份所處的第三季度,GDP更是猛增6%,貢獻這麼高,一部分是因為法國獲得世界冠軍;2002年韓日世界盃,韓國獲得直接收益40億美元,為GDP增長貢獻0.74%,2006年德國借世界盃狂賺47億美元,為GDP增長貢獻0.2%,啤酒+足球,絕配,而德國啤酒更是享譽盛名;2010年南非世界盃為南非帶來了約13萬個工作機會,49億美元的財政收入,並且,有數據顯示世界盃後,南非經濟有了明顯的復甦。

巴西世界盃期間,為世界足聯帶來了超過40億美元的收入,僅僅當時巴西就獲得了超過140億美金的收入,遠遠超過當年南非從世界盃中獲得了35億美金收入,當年,巴西的經濟上升了0.2個百分點。

福布斯發佈的全球最具價值體育品牌中,世界盃排名第三,2013年世界盃的品牌價值大約1.6億美金,每次世界盃的舉辦國都會賺得盆滿缽滿,而其他相關產業國家地區也會有巨大收益。

據海外媒體報道,俄羅斯副總理阿爾卡季·德沃科維奇曾表示,世界盃足球賽的準備工作在過去5年中給俄羅斯經濟帶來了140億美元的貢獻,約佔該國GDP的1%。從籌備世界盃以來,俄羅斯已創造大約22萬個就業崗位。未來5年,俄羅斯還可以再創造16萬至24萬個工作崗位。俄羅斯聯邦旅遊局局長奧列格·薩福諾夫指出,世界盃期間的遊客數量大幅增加將刺激俄羅斯旅遊業的發展,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俄經濟增長,球迷在俄消費額預計達1410億盧布。

有分析人士預計,世界盃期間各國球迷給俄羅斯經濟帶來的收入,在4月到9月給俄羅斯GDP帶來0.2%的增長。其中,酒店、餐館和紀念品商店將是最大受益方。

踢球or踢“金”

電視轉播權銷售收益

本次俄羅斯世界盃,國際足聯已經與700多家媒體播放機構簽署了轉播權協議,包括電視臺、電臺和網絡平臺,有望突破巴西世界盃超30億人次觀看記錄。

贊助商收益

對於有志於拓展市場、打響知名度的實力企業來說,世界盃是品牌進行贊助營銷的最好的舞臺。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Zenith發佈的最新數據,2018年世界盃期間各國企業投入的廣告費用總計達24億美元(約合154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國企業達到8.35億美元(約合53.5億元人民幣),是美國4億美元的兩倍,更遠高於東道主俄羅斯的6400萬美元。在世界盃上,我們能輕易看到萬達集團、蒙牛、VIVO、雅迪等中國品牌的身影。

踢球or踢“金”

門票收益

俄羅斯世界盃中,最便宜的門票也要105美元,約為人民幣673元,而位置較好的門票,標價為1100 美元,約7055元。除了普通門票,還有價格更高的官方款待門票,享受一系列貴賓級服務,專車接送。目前,世界盃門票已售出240萬張。世界盃門票的收入,由東道主與國際足聯共同分享。

吃喝玩樂

世界盃舉辦期間,會刺激大量的消費需求,餐飲、娛樂、交通、住宿、旅遊、紀念品、博彩等行業將顯著增長。

在開踢前,就有10萬隻湖北小龍蝦帶著麻辣、蒜香、十三香等多種風味抵達莫斯科。這10萬隻小龍蝦真的夠嗎?據國際足聯官方數據顯示,有超過4萬張俄羅斯世界盃門票被中國球迷購買,在所有的國家當中排名第9。除了購票人數,還有很多中國人趁熱去俄旅遊啊!用白巖松的話說就是,“這屆世界盃,中國除了國足沒去,其他都去了。”

踢球or踢“金”

世界盃自然少不了啤酒,無,受銷售旺季疊加世界盃的影響,不論是國內還是俄羅斯國內,啤酒市場已被引爆。據悉,天貓酒水為本次世界盃備貨10萬噸啤酒,是上屆世界盃備貨量的10倍。國內酒水品牌商也先後宣佈提價,瓶裝啤酒價格自去年底以來迅速拉昇。

網上還流傳一個段子,“這瓶啤酒為什麼要比其他的貴2歐元?”老闆娘笑笑:“因為巴拉克喜歡它。”旁貼著一張海報,上面德國前隊長巴拉克就拿著這種啤酒。

世界盃除了帶動吃喝等餐飲行業,也帶動了酒店等服務行業,據瞭解,世界盃比賽期間,熱門城市的酒店均價都超過了1000元,莫斯科酒店價格漲幅超7成,索契普遍上漲了90%以上,下諾夫哥羅德更是上漲近240%......比賽還未開始時,各場館周邊的酒店已基本被預定完,有些地方有錢也訂不到房。

對於主辦方來說,世界盃或許是一場高投入高回報投資,這也是這麼多國家,為了世界盃的主辦權,爭得頭破血流的原因吧。

世界盃已進入8強賽,你支持的球隊還在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