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讓藍天幸福感越來越強

讓藍天幸福感越來越強

——七大關鍵詞看河南環境保護系列報道之藍天保衛戰

黨的生活網(秦一 王愛民)

近年來,我省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和方法手段,努力通過嚴密的制度、嚴格的執法、嚴厲的問責,打好藍天保衛戰。全省上下,眾志成城,攻堅克難,逐步改善大氣質量,還人民群眾藍天白雲。

源頭抓起實施“六控”

治霾,須從源頭抓起。我省堅持精準治理,從源頭上遏制大氣汙染問題,自2016年開始重點實施控塵、控煤、控排、控車、控油、控燒“六控”。

控塵——各類工地全面實行揚塵汙染管控,實施精細化管理,安裝在線監控監測設備。城市主要道路和高架道路全部實現機械化灑水清掃。對渣土車實行自動化密閉改造。

控煤——全面淘汰城市小燃煤鍋爐;採取清潔煤替代等方式,減少燃煤散燒汙染;全面加強高汙染燃料禁燃區管理。通過開展清潔取暖,僅2017年全省新增受益群眾就有205萬戶830萬人,每年可減少煤炭消耗290萬噸。

控排——全省運行的燃煤機組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加快完善水泥、碳素等行業環保設施,加強石油煉製等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實施鋼鐵、焦化等行業清潔生產改造,有效減少工業企業汙染排放。

控車——截至2017年,我省累計淘汰黃標車124萬輛,佔2013年年底黃標車總量125萬輛的99.2%。

控油——僅2016年,我省就查封取締黑加油站點11690家。鄭州、安陽等7市4縣按國家要求如期全面供應國Ⅵ標準汽柴油。

控燒——堅持疏堵結合,建立嚴格管制焚燒汙染工作機制並開展日常巡查。全省2017年夏季火點減少到35個,秋季首次實現“零火點”。

標本兼治綜合治理

徹底驅散霧霾,實現藍天白雲常在,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更要有堅定不移的信心和行之有效的辦法。我省在不同階段,開展了不同領域的專項整治,同時又堅持綜合治理,推動大氣汙染防治向縱深發展。

2017年,我省實施“三治本三治標”,大力推進集中供熱供暖工程建設,依法整治“散亂汙”企業,實施燃煤“雙替代”,嚴格落實揚塵汙染治理、工業企業汙染管控、監測監控體系建設。今年以來,緊盯突出問題,我省集中開展了揚塵治理月專項行動、機動車治理百日攻堅行動,工業治理項目、集中供熱工程、老舊車淘汰等重點項目穩步推進。

我省還加快產業轉型步伐、調整優化產業佈局,綜合運用多種手段促使企業加快生產工藝改造,實施清潔生產,通過發展方式轉變築牢防治之本。

在堅持科學治汙、依法治汙的基礎上,我省還大膽創新,制定月度生態補償、綠色環保調度、有獎舉報等一系列新制度,構築起長效的制度屏障。

一系列“組合拳”打下來,我省大氣質量持續好轉。

2015年開始,鄭州市的環保志願者王鵬與其他志願者一起,圍繞二七紀念塔、中原福塔等地標拍攝、展示每天空氣狀況。2018年元旦,他們展示了2017年全年組圖,一張張照片直觀表明,藍天確實比往年多了,特別是12月份與往年同期對比尤為明顯。

顆粒物濃度指標持續下降,也表明了我省大氣質量改善的趨勢。

全省PM10平均濃度由2015年的135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17年的106微克/立方米,降幅為21.5%;PM2.5平均濃度從2015年的80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17年的62微克/立方米,降幅為22.5%,完成國家“大氣十條”規定的目標任務。

今年前5個月,大氣質量繼續保持改善態勢,全省PM10、PM2.5平均濃度同比分別下降6.9%和9.8%,優良天數同比增加7天。

擁有藍天也是一種幸福。隨著我省大氣汙染治理不斷深入,人民群眾藍天幸福感將越來越強。

河南省委《黨的生活網》官方頭條

來源丨黨的生活網

新聞熱線:0371--5566717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