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家長們並不知道,孩子需要的是什麼

偶然看到山西小學生被打後自己千字記錄的內心獨白,其中一段話令人感觸頗深。小孩子在裡面寫到:有一次,我坐在座位不動,沒有做任何事,您卻過來在我背上狠狠的打了三下,那時我感到很委屈,在我幼小的心靈裡,承受能力是有限度的,於是我破例告訴了媽媽,而媽媽卻說“老師打孩子是應該的!”。拋開了那位變態老師的師德,這位媽媽,你聽得到你的孩子在向你求助嗎?

或許家長們並不知道,孩子需要的是什麼

或許家長們並不知道,孩子需要的是什麼

在孩子牙牙學語的時候,家長們總是能在那嗯嗯啊啊中清楚的瞭解到小孩子的意思,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能夠一字一板的說出自己的意思了,家長卻不能懂得孩子的意思了。拒絕聆聽,是親子關係最大的殺手。

或許家長們並不知道,孩子需要的是什麼

或許家長們並不知道,孩子需要的是什麼

聆聽不是隻聽孩子說了一半話就得出結論,自以為是的把自己的意思強加到孩子身上,對其進行的批評或教育。聆聽也不是自己在那裡高談闊論,或給孩子進行比較“你看某某家的孩子都不看電視,就看書學習”“你看某某家的孩子又考了滿分,而你怎麼才考了98分”“你看看某某家孩子字寫得多漂亮,你看你寫的字就像蒼蠅爪爪”······聆聽不是讓你高談闊論,也不是讓你誇別人家的孩子,甚至,都不需要你說話,而是需要你騰出繁忙工作中的時間,靜靜地,聽孩子所要講的事情及事情會發生的原因。用心聆聽,孩子比你想的要優秀。

或許家長們並不知道,孩子需要的是什麼

或許家長們並不知道,孩子需要的是什麼

當你用心去傾聽孩子聲音的時候,你不僅僅是在幫助孩子去正確的解決困難,而且能獲得孩子更多的愛與信任。雖然看起來你並沒有在說話,但在孩子的心中,此時此刻你與他是同感同情的。在《少有人走的路》中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愛最重要的體現形式是關注,而提現關注最常見、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聆聽。

或許家長們並不知道,孩子需要的是什麼

或許家長們並不知道,孩子需要的是什麼

希望各位父母能像《父母規》裡講得一樣:

從此刻起:

我要多聆聽孩子的心聲

而不是急於評斷孩子

因為我知道聆聽才是最好的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