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大觀園:重慶大觀鎮——中國第二批特色小鎮

大觀鎮具有一定規模的、達到一定先進水平的現代農業,將構建“現代農業、中醫藥產業、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特色產業體系,建成田園新都市·生態健康城。

生態大觀園:重慶大觀鎮——中國第二批特色小鎮

生態大觀園:重慶大觀鎮——中國第二批特色小鎮

01

概況

大觀鎮地處重慶市南川區,距南川15分鐘(16公里)、重慶主城30分鐘車程(40公里),鎮域面積87.00平方公里,建成區2.3平方公里,建設用地9.2平方公里,公共財政收入4900萬元,鎮域常住人口36500人。2016年,鎮GDP為13.3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5萬元。

大觀鎮地勢平坦,氣候溫潤,森林覆蓋率高,被評為重慶市最美生態旅遊地標,是全國休閒農業及鄉村旅遊示範區核心區、國家優質糧油保供基地、國家現代農業水稻全程機械化示範區的核心區等。

生態大觀園:重慶大觀鎮——中國第二批特色小鎮

02

特點

特色鮮明的產業形態

特色農業產業:大力打造 “十二金釵大觀園”,進行現代農業產業建設,建立“現代農業” 產業支撐體系,提供良好觀賞價值;有中鐵·生態健康城、重慶現代林業園等在建農業產業項目10個;

 農業產業化建設: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

 產業帶動作用強:強力推動南川區北部片區“現代農業產業”深度發展;吸納人財物向此集聚,形成特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協調發展的現代農業體系;提檔升級綠色蔬菜、花卉苗木、優質茶葉、精品水果等10個千畝產業園;隨著“十二金釵大觀園”的建設,成功舉辦生態年豬節、櫻花節、藍莓節等主題活動6次,打造大觀農業產業品牌;探索“互聯網+”模式,以金龍電商精品示範體驗館為龍頭,包裝貢米、藍莓、茶葉、三不加等特色產品,開展線上線下多渠道推廣、營銷“大觀園”品牌。

生態大觀園:重慶大觀鎮——中國第二批特色小鎮

和諧宜居的美麗環境

  產城融合:建立地方品牌,壯大地方中醫藥產業,逐步實現產城融合的發展目標。

  美麗鄉村建設:堅持“政府規劃、政策扶持、市場運作、群眾自治” 原則,建成金龍村美麗鄉村,總用地面積68畝, 榮獲“市級美麗宜居村莊”稱號。

 人居環境建設:全面啟動鐵橋村、金龍村、中江村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示範片;

 危房整治:改造老院子8個、C級危房804戶、D級危房52戶。

  城鎮風貌優、鎮區環境好、美麗鄉村靚:形成“一心一帶兩區”的城鎮功能佈局, “城在林中,林在城中”;集鎮路網、電網、水網等城鎮功能網絡已基本完善,正在創建市級衛生城鎮;建成重慶市美麗鄉村6個,民居改造4000餘戶。

生態大觀園:重慶大觀鎮——中國第二批特色小鎮

生態大觀園:重慶大觀鎮——中國第二批特色小鎮

彰顯特色的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保護:1.民俗文化保護:通過不定期舉辦民俗文化藝術節,以弘揚本土文化,保護民俗文化遺產。2.文物古蹟保護:劃定文物保護區,保護、修繕、加固名人故居,整治周邊環境。3.非物質文化保護:培養“三不加”醬·醋工藝接班人,傳承製作工藝。

  文化傳承:1.農耕文化:秉承傳統農業文化,結合現代化技術,提升規模,提高效益,使農耕文化融入農業現代化產業發展中。開展鄉村文化活動,進行鄉風文明建設。

生態大觀園:重慶大觀鎮——中國第二批特色小鎮

生態大觀園:重慶大觀鎮——中國第二批特色小鎮

便捷完善的服務設施

  基礎設施建設:道路交通便捷,交通四通八達,完善繞鎮路網、瀝青次幹路建設7公里 ,改造提升上南路、前進路、櫻花大道12公里。2016年,建成汙水處理廠1個、垃圾收運站1個、村莊汙水處理設施6個;2016年5月,啟動集鎮4公里汙水主管網建設。整治背街小巷道路、汙水溝1.6公里。開展房前屋後綠化行動。

生態大觀園:重慶大觀鎮——中國第二批特色小鎮

03

體制機制探索

規劃建設管理創新:突出體現 “田園新都市,生態健康城”發展定位;加強“空心村”治理、舊村改造和較分散的、生活條件差的自然村的遷村並點;加強對鎮區內建築風貌的管控,合理劃分風貌區,形成整潔有序的小鎮風貌,禁止亂搭亂建;堅持政府引領,市場主導,企業參與的多元化建設模式;對鎮村企業、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項目工程的服務,貫穿立項到驗收全過程,並嚴格進行質量監督;建立完善的村鎮管理機構,落實村鎮相關管理工作。通過有序管理規劃建設,實現了村容整潔、管控有序目標。

社會管理服務創新:強化基層社會服務管理組織;完善社會服務管理工作各項機制;完成鎮村兩級社會服務管理創新工作;落實目標責任制;強化意識營造氛圍;全力做好農旅融合工作。狠抓社會管理服務,社會穩定、村民素質得到提升明顯。

經濟發展模式創新:簡化和改革原有行政管理體制和組織機制;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吸引社會資本投入;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吸引社會資本投入。

生態大觀園:重慶大觀鎮——中國第二批特色小鎮

04

發展目標

到2020年基本構建起“現代農業、中醫藥產業、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特色產業體系,建成田園新都市·生態健康城。

 堅持多規合一,完善特色小鎮建設規劃,堅持農業產業發展為主導,做優現代農業。

 加快重慶市中醫藥科技產業園開發,推進天聖、廣州康美藥業等中醫藥項目建設,形成區域經濟增長極。

 加快中鐵生態健康城建設,完善道路、醫療、教育、文化等基礎設施,體現“三特色”,凸顯“三集聚”。

 加大投入,進一步培育特色產業、打造特色風貌、完善特色功能,在現代農業、人居環境等方面形成示範,實現“田園新都市·生態健康城”建設目標。

生態大觀園:重慶大觀鎮——中國第二批特色小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