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主義的踐行|浦科特M8VC測試報告

實用主義的踐行|浦科特M8VC測試報告

類似浦科特M8SE/M8PE的NVME高性能SSD在風口浪尖,有很高的關注度,但從用戶需求上而言基於傳統2.5英寸的SATA SSD還是更受歡迎,是目前市場的真正主力。浦科特雖然一直致力於高性能NVME SSD的研發和生產,但也對傳統SSD保持很高的關注,於近期推出了SATA接口的2.5英寸新品M8VC。

浦科特M8VC首發提供了128GB、256GB和512GB三個型號,其具體規格如下:

實用主義的踐行|浦科特M8VC測試報告

浦科特M8VC 128GB由於受到通道數的限制,性能和256GB和512GB的有一定差距。主要注意的是這個性能是由CrystalDiskMark測試的近似理論峰值性能。目前M8V僅公佈了2.5英寸的SATA SSD型號,NGFF的M.2的M8V尚未公佈。

實用主義的踐行|浦科特M8VC測試報告

雖然2.5 SSD的外觀玩不出什麼花樣,很難在上面和M8SEY一樣再拿個IF設計大獎回來,但浦科特M8VC的外觀依然值得讚美,全鋁製的金屬外殼表面經過拉絲處理十分有質感,酒紅色的配色甚至讓人感覺有食慾,有想用舌頭舔下的衝動。相比其他大多塑料的廉價外殼,無疑更為有品質感。

實用主義的踐行|浦科特M8VC測試報告

再來看看拆解PCB中間的方形芯片是主控SM2258H,左側的海力士H5TC4G63CFR是低電壓版的DDR3L的緩存,容量為4Gb,512MB。而128GB和512GB的M8VC緩存容量為256MB和1GB。主控和外殼之間還有黑色的絕緣導熱貼,可以將主控熱量傳導到金屬外殼輔助散熱。當然,SM2258H本身發熱量就很低,這個必要似乎不大。

實用主義的踐行|浦科特M8VC測試報告

TH58TFG9T23TA2D是東芝生產的Toggle 2.0 TLC 64層BiCS3 3D NAND閃存,單顆64GB內部封裝是8個Die,每個Die容量為64Gbit = 8GB。256GB由4個TH58TFG9T23TA2D顆粒組成。新一代的BiCS3 3D NAND密度更高,功耗更低。

實用主義的踐行|浦科特M8VC測試報告

浦科特M8VC的主控是SMI的SM2258H,其為傳統的SATA 6Gb/s接口,支持4通道,工作溫度為0-70攝氏度,封裝為323針的TFBGA球形封裝。除了SM2258H,還有個SM2258XT,兩者的差別在於定位較高的SM2258H支持以DRAM作為物理緩存,而XT作為縮水版不支持。SM2258H除此之外還支持32的原生命令隊列。

SM2258H支持1x nm新工藝的MLC/TLC和3D TLC,同時也引入了新的技術優化壽命和性能表現,其中最為主要的改變是NANDXtend ECC技術,通過RAID數據恢復,軟件編碼,硬件編碼三層PE回收機制,可以增加20%的能效,40%的編碼效率,從而增加TLC的PE CYCLE回收,增加整體寫入壽命。而且這款控制芯片也加快了誤校正,數據恢復的效能,讓SSD即便在長時間使用之後,也就是髒碟的狀態下,仍有不錯的效能表現。

浦科特M8V的性能測試

實用主義的踐行|浦科特M8VC測試報告

本次的測試平臺採用的是8700K+Z370平臺,主板採用的是微星Z370 OC GAMING,微星的Z370可以直接在UEFI裡對AHCI和NVME的SSD進行安全擦除。系統採用Windows 10 PRO x64,電源模式設置成高性能模式,避免硬盤測試時候由於處理器節能策略頻率過低而影響測試性能。

實用主義的踐行|浦科特M8VC測試報告

具體測試首先是進行喜聞樂見的AS SSD Benchmark,由於其簡單易用,測試時間短,又有明確得分,一般用戶都習慣用此衡量SSD的性能。M8VC 256GB/512GB的性能都在1000分以上,屬於比較高高性能SATA SSD範疇。由於256GB的SM2258H就已經是滿通道,256GB就可以到達性能甜點,和512GB的性能差距很小。

實用主義的踐行|浦科特M8VC測試報告

CrystalDiskmark定位和ASSD Benchmark類似,也是個簡單的SSD測試工具,其剛剛更新了6.0版。6.0版其調整了測試項目,加入了4K Q8T8 及8隊列8線程的測試,這樣的設置設定更為接近用戶的實際使用環境。CrystalDiskmark的M8V測試情況和ASSD Benchmark類似,只不過CrystalDiskmark能夠更好的榨乾SSD的極限性能,數據相對較高。M8V整體性能和三星850 EVO十分接近,相比NVME的英特爾600P在4K讀上甚至都有明顯優勢,要知道4K讀是最為影響用戶體驗的測試指標。

實用主義的踐行|浦科特M8VC測試報告

ASSDBenchmark和CrystalDiskmark默認設置都只是測試1GB的數據,這個性能特別是寫性能會受到SLC Cache很大影響,我們使用HDtune分別測試了M8V 128/256和512GB的大數據寫入性能,三個盤都是大概4GB的SLC Cache,在4GB SLC為耗盡的情況下3個盤速度大概為350MB/S,而在耗盡之後速度會下降到150/270和290MB/S左右的速度。這個速度我有三點需要說明,一、這個速度是單隊列的速度,並非多隊列的極限性能,不過這樣的速度更為接近用戶使用情況;二、三個容量速度的差距是由通道影響的,容量越大速度越快;三、日常使用大多情況都是SLC的速度,一般的寫入場景都是小文件,如保存文件,而大容量的連續寫入如下載,安裝程序之類一般都會收到外部因素的制約,如網速和文件原盤HDD的速度,SLC之後寫性能並不怎麼影響體驗,不用過多在意。

PCMark 8是基於實際應用環境的模擬測試,其磁盤測試是模擬魔獸世界,戰地3、Office、AE、inDesign、Photoshop等常用應用的實際表現。

實用主義的踐行|浦科特M8VC測試報告

基予實際應用環境的PCMark 8磁盤測試,不同容量的M8VC性能差別很小,和三星850EVO 250GB也基本持平,甚至是相比NVME協議的的英特爾600P差距也就在毫釐之間,M8VC實際使用體驗已經很接近入門級的NVME SSD。

IOMeter測試

前面的ASSD benchmark測試,衝擊量僅僅是娛樂測試,其受cache影響較大,其更多的是反映峰值性能,而不能反饋長期的穩定持續性性能。因此我們採用IOmeter的自定義腳本進行系統測試,在測試之間我們使用預置腳本對全盤進行安全擦除再淨化,以保證測試數據的準確可靠。

實用主義的踐行|浦科特M8VC測試報告

我們使用32QD的隊列深度測試512B到1024KB的讀寫性能,850EVO 250GB在小數據塊有一定優勢,但在32KB以上的測試就被M8VC趕超。

實用主義的踐行|浦科特M8VC測試報告

在1-128QD的隊列深度測試,850EVO相比M8VC在8QD以上有明顯優勢,而在4QD和4QD以下,M8VC略微領先。日常實際應用都在4QD或者以下,高QD僅僅會在Benchmark出現,並無太大實際意義。

最後是32QD 0.5KB-1024KB 0-100% Read的混合測試,這個測試可以全面的衡量SSD在各種應用情況的性能表現。

實用主義的踐行|浦科特M8VC測試報告

實用主義的踐行|浦科特M8VC測試報告

實用主義的踐行|浦科特M8VC測試報告

實用主義的踐行|浦科特M8VC測試報告

850EVO 250GB在100%讀和100%寫 4K以下優勢明顯,但在日常用到更多的混合讀寫和中間數據塊測試中落後於M8VC。實際使用情況基本不會有全讀全寫4K的極致情況,而更多是讀寫混合中間數據塊的應用情況,而這樣的情況就是M8VC的優勢範圍。M8VC 128/256和512GB在這個測試項目中,256GB可以達到性能甜點,128GB由於收到通道數限制和大容量的還是有點差距。

浦科特作為一線大廠,除了提供優秀的硬件產品以外,還有包含軟件在內的完善的支援服務體系。M8VC可以支持浦科特的PLEXTOOL工具。

實用主義的踐行|浦科特M8VC測試報告

PLEXTOOL可以查看SSD的接口速率,溫度情況和TRIM。

實用主義的踐行|浦科特M8VC測試報告

也可以進行簡單的讀寫速度測試,幫助用戶判斷SSD的性能情況。

實用主義的踐行|浦科特M8VC測試報告

還可以在線檢查固件(由於M8VC是新品,暫時並無新固件)

安全擦除是重頭功能,PLEXTOOL可以讓用戶在Windows環境進行安全擦除,而無須使用麻煩的U盤啟動,只用命令行的Linux那麼麻煩。不過安全擦除需要目標SSD是從盤,而非系統盤。

實用主義的踐行|浦科特M8VC測試報告

從實用角度而言,浦科特M8VC的性能明顯優於入門級的SATA SSD,和入門級的NVMeM.2 SSD比較也相差不遠,但相比NVME之下又便宜不少。對於那些想把錢都花在刀刃上,而非什麼都追求極致的實用派用戶而言,M8VC是性價比最好的選擇沒有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