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6點投資心經,讓他成爲中國的「巴菲特」

段永平是一位企業家和投資人,他16歲上浙大,成為學霸,曾創立「小霸王」和「步步高」兩個知名品牌而聞名全國,此外,步步高集團還孵化了當今中國手機市場最賺錢的兩個品牌:OPPO和VIVO,2001年以後,段永平退居幕後,移民美國,併成為華人世界最頂尖的價值投資者之一。

加上巨資拍下和巴菲特的午餐權,使得他蜚聲投資界。2003年,段永平以10億元財富位居胡潤中國百富榜第83名,段永平是史上最會悶聲發大財的頂級富豪。

當然,段永平身價暴增,能成功躋身於胡潤中國百富榜,最主要的也是因為他炒股時候的一次超神的操作。

這6點投資心經,讓他成為中國的“巴菲特”

2002年4月,段永平先買進152萬股,佔網易股權5.05%,接著觀察一陣子後,再買進205萬股,股權增至6.8%,平均成本不到1美元。後來全球景氣逐漸恢復,假賬官司也告一段落,網易股價起死回生,短短兩年時間,股價漲到70美元,段永平獲利百倍以上,入賬超過10億美元,“中國股神”名聲不脛而走。

他投資的成功並不只是靠運氣,他的投資理念和巴菲特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

據說,在段永平的一次演講上,曾有人問他對在座者有何忠告,他說:“如果一定要說,那就是‘享受生活’,那是人來到這個世界的目的。”場下一片欷歔聲,不過熟悉段永平的人明白,這絕非造作之辭。

在美國,大部分時候,段永平一日三餐都會在家裡吃,他開了一個菜園子,也自己種菜,想吃什麼種什麼。頗有點海子詩中“餵馬劈柴”的意境,過得非常居家。

你很容易將段永平的閒適和他的價值投資理念相關聯起來。和那些中午時分和你聊天時還要隨時去處理一筆客戶贖回的私募基金老總相比,段永平顯得尤其從容。更何況,段永平把自己定位為一個業餘投資者,並不是專業投資者,投資是為了好玩——和他的其他愛好比如打高爾夫一樣。隨意的投資心態並不意味著收益的“隨意”。

這6點投資心經,讓他成為中國的“巴菲特”

投資最重要的是投在你真正懂的東西上。比如能在網易上賺到100多倍是因為他在做小霸王時就有了很多對遊戲的理解,這種理解學校是不會教的,書上也沒有,財報裡也看不出來。他說他也曾試圖告訴別人他的理解,結果發現好難。又比如他當時敢重手買GE,是因為作為企業經營者,我們跟蹤GE的企業文化很多年,他從心底認為GE是家偉大的公司。

段永平認為,當你在買一隻股票時,你就是在買這家公司!他們都有一些“簡單”的“投資”原則。

下面這6條是總結關於段永平的投資經驗,希望對大家的投資有幫助。

1.堅持做對的事情,並努力把事情做對

段永平認為我們要搞清楚「做對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對」的區別。

做對的事情,指做事的原則。原則性錯誤的事不要做。

而「把事情做對」是指在正確的原則下,找到正確的做事方法。他提到:無論是誰,在把事情做對的過程當中都是有可能犯錯的,好像也沒聽說哪個所謂成功人士沒犯過錯。把事情做對的過程往往是一個學習的過程,犯錯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巴菲特之所以是“巴菲特”,最重要的就是他能堅持做正確的事,也就是原則性錯誤的事不做。比如:他認為他“不懂的事就堅決不做”。但這並不意為著巴菲特在「把事情做對」的過程中不會犯錯。所以巴菲特也會虧錢,但最重要的就是他很少犯“原則性錯誤”,也就是說,他認為他能力以外的事他堅決不碰。

「做對的事情」是道,而「把事情做對」是術,“道”應該先於“術”,因為只要方向正確,即使採用的方法笨一點也只是走的慢一點,並不會走錯路。(學習投資的時候,趙老師經常強調投資的三大天條,格局信念10條,為什麼?就是讓大家不要在岔路口選錯方向,方向對了,走慢一點都無所謂,但是方向錯了,誰也救不了你

這6點投資心經,讓他成為中國的“巴菲特”

2.投資的基本原則:不懂不投

段永平提到巴菲特在和他吃飯時,和他說價值投資的根本準則就是don’t do what you don’t understand。

總結起來價值投資只有四個字:不懂不投。

理解和搞懂一個企業確實是很難的。他說他做企業這麼多年,開始投資以來覺得自己大致搞得蠻懂的企業不超過10家(排除的不算),下重手的不超過5家,大概平均兩年一家而已。

3. 看懂公司的現金流最重要的是「生意模式」

所謂好的生意模式就是能持續賺錢的模式。

巴菲特說的the right kind of business, with right people, at right price,好的生意,好的管理人員,好的價格,拿著能睡好覺的公司。

the right kind of business指的就是好的生意模式,好的生意模式建立在強大的企業文化上。

有的公司營銷也是做到極致了,連廣告費都比同行低很多,賣的價錢高,這就需要好的生意模式支撐。

這6點投資心經,讓他成為中國的“巴菲特”

4.企業文化是企業在利潤之上的追求

段永平認為,產品可以模仿但企業文化是不可以模仿的。一個企業,若想要基業長青,長期保持競爭力,就一定要有自己的企業文化。

用一句話描述一下企業文化:能夠管到制度管不到的東西的東西。

所謂好的企業文化大概指的就是“利潤之上的追求”,但“利潤至上”絕不可能成為好的企業文化。

好的企業文化未必能形成好的生意模式。但是好的生意模式是一定要有好的企業文化做支撐的,所以是“必要條件”。但好的企業文化不是擁有好的“生意模式”的充分條件。

5. 沒有品牌溢價,更高效率地打廣告

我覺得段永平對於品牌的闡述挺中肯的,值得好好思考。

所謂的品牌其實就是人們對品牌產品留下的印象(好的壞的)。

我個人觀點認為品牌是沒有溢價的,一般人看到的溢價其實是假象。貴的品牌往往有貴的道理,不然他就不會(或叫不能)持續。“溢價”感覺像是同樣的東西在賣不同的價錢他們確實是不同的東西,但可能是同一類別。

大多數人買有品牌的東西時肯定不是衝著“溢價”去的。所謂品牌其實就是某種(些)差異化的濃縮。

這6點投資心經,讓他成為中國的“巴菲特”

6. 差異化

差異化指的就是用戶需求滿意度上的差異,絕對不僅僅指的是外觀。產品的差異化不是指的所謂的“與眾不同”,而是指“與眾不同”的東西正好是用戶需要而其他人沒能夠滿足的東西。

當一個產品找到的“差異化”正好是很多很多用戶需要的東西時,那這個產品大概就很成功了。

簡單來說,不做空,不借錢,不做不懂的東西,或許這就是他成功的秘訣吧。我們看著那些投資大家好像做起投資都很簡單,比如說平常心,每個人好像都可以做到,但好像在今天這樣的股市,對於大家來說又很難,其實也是很簡單的,這就要看誰能堅持到最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