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報志願有必要找專業人士嗎?如何自主填報?

填報志願這種事,找專業人士來代勞,有必要不必須。當然我除了分析是否必要,還要教你自主填報!

填報志願有必要找專業人士嗎?如何自主填報?

專家來填報,必要不必須!

如果你作為家長,對於填報的知識相對比較瞭解,又對於孩子未來大學和專業的選擇沒有過高的要求,那麼自己填報完全可以。

如果你需要定製化的服務,不僅需要填報,還需要結合未來深造就業等其他方面得到整體幫助的話,找個專業人士幫你,還是必要的。

作為家長,要在報考的事情上做到跟專業人士水平相當,真的是比較難的,不信我說幾個詞兒你聽聽,看看能不能跟的上節奏,並且明白所有詞的涵義:

省排名、平行志願規則、批次線、投檔線(初級階段)、專業錄取規則、招生計劃變化、高考分數集中段(中級階段)、國家重點學科、雙一流學科、國家特色專業、實驗班、轉專業條件、保研率(高級階段)。

如果高級階段你都搞得很清楚,那還是自己來吧,何必花那個錢呢,結合學校所在的城市資源,和上面的這些維度,自主填報,成就感滿滿的,做好了更是有一種俾睨天下、捨我其誰的氣勢,出去跟別人吃個飯也可以吹一吹嘛。(對了,偷偷告訴你,其實這個階段的你,已經比很多水平一般的諮詢師牛了)

當然即便你已經是這個水平,還是需要一些靠譜的填報系統的幫助,為了避免廣告,這個地方我不能提名字哈哈,但是還是有很多的系統不太靠譜,數據的準確程度和計算方式有待加強,相對於動輒幾千上萬的一對一諮詢費用,花幾百買張填報卡,甚至多買幾家不同的對比一下,花費還是不多的對嗎?

如果對於填報的知識掌握的還不夠,尤其是選擇困難症患者,建議你選擇性價比比較高的諮詢師來幫助你。

當然我還要教你幾招,拿來辨別諮詢師水平:

首先是看他對於你所在省往年錄取情況的瞭解程度,每年批次線、招生計劃的變化是不是足夠清晰。

其次是對於大學和專業的瞭解,對於目標院校和專業,他得告訴你他為啥這麼選,並且在你不滿意的情況下有其他的方案給你。

最後還得看看他對於院校和專業的建議,有沒有邏輯,如果他給你推了一大堆學校,這堆學校沒什麼相似的地方,只不過是按照分數排排開,那恐怕他只比你多了個數據系統哈哈,同理如果給你推薦的專業之間也沒啥邏輯,就是按照往年的數據排排開,那你要的個性化何在?一對一的價值又在哪裡呢?

自主填報有套路!如果你要自己填報,我有一句話分享給你:數據來輔導、比較出真知,逆向去思考、孩子做決斷。

數據來輔導

我剛才說過了,你找到靠譜的數據就可以了,至於比較出真知,就是教你要做好數據整理的工作。數據是死的,人是活的,很多人之所以拿到數據不會報,那是因為數據在他眼裡是一團亂麻。如果你同時看好幾所大學,把他們兩兩的拿出來進行比較,從專業優勢、地域差異、歷史沿革、師資力量等等方面,比較完之後記得記錄下來,然後再拿一個學校進來比,幾十所大學,比較起來並不費勁兒。

逆向去思考

你不知道你有啥優勢?你不知道你有啥特長?你不知道你適合學啥?你不知道你願意去哪?這些問題都是我經常都家長那兒得到的反饋,所以你就先別正向去思考,你反過來想,你總知道你幹啥不行吧?你總知道你最不喜歡啥吧?你總知道哪些地方你不去吧?OK,這不就搞定一半兒了?把大厚本上面對應你分數區間的幾十上百所大學和幾百個專業,用這種方法就能去掉一大半了!如果到這時候你還選不了,那還是找個人幫幫忙吧哈哈。

孩子做決斷

大學是孩子上的,不是家長上的。你要是連這個都要包辦代替,我給你講,他畢業回來啃老我覺得再正常不過。要讓孩子有責任感,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必須借這個機會讓他自己做選擇。中國的孩子太需要選擇權了,適當的放手吧,還孩子一片天空,給自己一點自由。

這篇文章寫得太長了,再寫就收不住了, 如果你有啥好建議,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