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國中之國,面積足有3萬平方公里,相當於2個成都市

每每我們提到國中之國,第一印象往往都是富的流油,且國土面積“嬌小玲瓏”。

譬如被意大利團團包圍的梵蒂岡,它面積僅為0.44平方公里,卻是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每年“旅遊”收入就足夠它的人民活在美滋滋之中。

全球最大的國中之國,面積足有3萬平方公里,相當於2個成都市

而今天小袁要說個反差鮮明的特例,它是國中國沒錯,整個國土被鄰國南非團團圍住,然而它的面積並不小,足夠3萬平方公里,相當於2個成都市(包括下轄的縣)。

但經濟水平別說富足了,連溫飽可能都要聯合國幫助,根據2016年的統計人均GDP僅為998美元 ,只有中國8123美元的8分之一,因而被聯合國宣佈為全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

至於它的名字,叫萊索托王國,位於非洲東南部,但別看該國當下如此的“頹廢”,其在19世紀南非洲地區接入歐洲主導的近代世界時,相對於周圍的同胞要優勢很多。

全球最大的國中之國,面積足有3萬平方公里,相當於2個成都市

19世紀的南非洲大陸,基本處於一個蠻荒部落時代,在廣袤的草原叢林之中,各種部落犬牙交錯,過著刀耕火種以及叢林狩獵的簡陋生活,各大部落之間除了“戰爭”顯有交集。

而萊索托王國是其中典型的“異類”,當地土著巴蘇陀族的酋長莫舒舒一世,在歐洲人全面進入南非洲之前,就對今萊索托王國地區發起了“統一”之戰。

在經過血雨腥風之後,數十或者上百個部落完成了結構重組,完全歸入巴蘇陀族治理之下的巴蘇陀蘭王國。因而當歐洲人在南非洲探索時,巴蘇陀族是顯有從原始進入到“文明”的主體。

全球最大的國中之國,面積足有3萬平方公里,相當於2個成都市

這也是為什麼在二戰後殖民地的獨立浪潮中,明明已經被納入南非的巴蘇陀蘭王國能夠獨立成今天的萊索托王國的重要原因,別人在被英國人吃下時,已經是個歐洲定義中的主權體。

至於它是如何被英國人吃下,1868年為了防止荷蘭人對自己領土的侵擾,出於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考慮,巴蘇陀蘭王國向盤踞在今開普敦的英國人求救,並順利得到“英國保護地”的牌子。

然而不幸的是巴蘇陀蘭王國羊入虎口了,1871年出於進一步佔領今南非,對盤踞在南非北部的荷蘭殘餘勢力進行更有效的進攻,英國宣佈那時的巴蘇陀蘭王國管轄區域直接併入今開普敦地區。

再後來英國人通過“布爾戰爭”取得的優勢地位,完成了對今南非地區的大一統,巴蘇陀蘭王國至此成為了南非的一部分。

直到1966年10月4日莫舒舒二世重新登基並宣佈獨立,可能是出於不想重蹈覆轍的“避諱”,這個新獨立國家的名字由前身的巴蘇陀蘭王國改為了今天我們熟悉的萊索托王國。

參看資料:萊索托國家概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布爾戰爭:一場導致大英帝國走向衰落的殖民地戰爭 中華網

中國、美國曆年人均GDP數據比較 快易理財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