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風向標,決定了囤房投資者 今後的日子好不好過!

對於剛需來說,買房不買房,從來不是一個難題。

有錢就買房,沒錢就準備著買房。

但是對於有一套房或以上的購房者來說,這道題卻不大好做。

眾所周知,樓市是存在著套利空間的,有套利空間就會有逐利之人。

即使大家都知道,收益太高風險看起來卻很低,以及全民瘋狂參與,這些從來都不是投資的好徵兆,因為完全不科學。

但是當面對繼續買房投資還是隻要一套自住房這個問題的時候,對任何人來說,都不好選擇。

畢竟,普通人也都是凡夫俗子,面對巨大的利潤很難無動於衷保持理性。

三個風向標,決定了囤房投資者 今後的日子好不好過!

可是,如果購房者理解了這三個風向標背後的含義,繼續囤房投資還是到此為止,就簡單的像一道送分題了。

因為這三個風向標,決定了囤房投資者今後的日子好不好過。

1.不動產登記全國聯網

首先就是在房產界引起了巨大反響的不動產登記全國聯網,隨之而來的會不會房產稅,這個不好說,但是多套房房主已經開始為此擔心起來了。

不動產登記全國聯網,也就意味著居民擁有房屋的情況變得透明起來,在限制購買限制出售這些調整措施下,鑽地域城市漏洞會變得越來越難。

多套房房主想要繼續買房套利,或者賣房變現,難度都增加了很多。

三個風向標,決定了囤房投資者 今後的日子好不好過!

2.住房方式規劃多體系化

最近北京市今年的建設用地供應計劃發佈了,從計劃中可以看到,今年北京計劃住宅用地1200公頃,與去年持平,而這1200公頃中,商品住宅用地計劃有650公頃(包含共有產權住房用地200公頃),其他的是保障性住宅用地350公頃,集體土地租賃住房用地200公頃。

也就是,今年北京拿地,商品房用地佔不到住房用地的一半。

集體土地租賃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共有產權房的興起,讓從前單一商品房的格局被打破。

而這些多性質的住房,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金融屬性被大大削弱,甚至被完全剝奪,居住屬性得到凸顯。這些以居住屬性為主的房子,不僅能滿足那些有住房需求的普通人,實際上也截了很大一部分囤房者的潛在“買家”,尤其是對那些高槓杆買房持房成本高的多套房主來說,這樣的狀況真的是騎虎難下。

三個風向標,決定了囤房投資者 今後的日子好不好過!

3.房貸利率連續17個月上調,銀行放貸越來越難,購房成本和精力消耗更大

這點是針對購房者來說的,房貸利率的提升直接影響的就是購房成本的增加,由於購房成本增加,銀行放貸時間越來越長,購房者成本和精力消耗也更大。

炒房者囤房的難度增加了,手裡房子的脫手難度更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