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路上你會遇到的10種人

旅行路上你會遇到的10種人

旅行途中,你能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其中一小部分跟你成了朋友,在以後的生活中可能還有交集。

大部分人是“hi-bye”朋友,你們短暫相交於地球的某一點,之後各奔東西。不過,在這短暫的時空交匯裡,你也能夠聽到足夠多南來北往的故事,瞭解他們的性情和喜好。

有人說,人是路上最美的風景。

那麼,旅行路上你會遇到怎樣的風景呢?

在我看來,大概有10種。

1,從眾者

從眾的旅行者去某地,並不是出於真正的意願,而僅僅是因為身邊的同學、同事或朋友去過,所以自己也應該走一趟。這就好比看到別人買了一個包,無論如何自己也要買一個一樣,否則就感到與周圍的社交圈格格不入。

對於從眾者來說,去哪裡不重要,別人對自己要去的地方的看法才重要。旅行目的地是談資,也是一種社交貨幣。

從眾者的一種變形是攀比者。還是拿買包舉例,看到別人買了古馳,我就不買古馳了,買LV。表現在旅行上,你去了泰國,我要去個馬來西亞;你去了也門,我得去阿富汗;你去肯尼亞拍了幾隻花豹,我得到坦桑尼亞追追獅子。

2,逃避者

旅行路上你會遇到的10種人

逃避者可能是因為工作的不如意,沒有人賞識自己,積壓的委屈太多,從而選擇到外面流浪。也可能是因為生活中遇到了挫折,需要通過行走來緩一緩,試圖在這個過程中釐清某些事情。還有可能是遭受戀愛、婚姻的打擊,一蹶不振,在家裡會就地爆炸,於是到外面晃悠晃悠。

逃避者逃避的時間或長或短,有的出去旅行兩天就遇到高人,靈光一閃,領悟到“燒不死的鳥是鳳凰”,回去馬上就振作起來,血槽值比以前還滿。

也有人一輩子都在外面浪蕩,永遠沒有走出來。

3,冒險者

冒險者在現代社會可能會少一些。在交通和信息都不發達的年代,旅行就是一場華麗的冒險,冷不防晚上睡覺的時候就被老虎吃掉,或者第二天遭遇強盜打劫而丟了性命,或者不小心走進一個原始部落被抓來獻祭,或者染上傷寒、瘧疾,自顧自嗚呼哀哉……

他們都是倖存者偏差裡的失語者。

而那些倖存的人,比如玄奘、洪堡、哥倫布們,帶回了經卷、做出了科學發現,甚至找到了新大陸,推動著人類歷史滾滾向前……

現在的冒險者更多的是尋求刺激者:要登上最高的山峰、潛入最深的大海、在最高的地方蹦極、在敘利亞的槍林彈雨中體驗真實的心跳……

這是一群勇於挑戰自己的人。

4,學習者

學習者把世界視為一本大書,一邊旅行,一邊學習。學習者相信實地的觀察比書本來得真切,可以獲得第一手的經驗,可以驗證書籍所述的真偽,可以學到書本里沒有的知識,並樂意把親身習得的知識分享給其他的學習者。

學習者旅行前會閱讀目的地的文章或書籍,並帶著問題旅行。他們對民俗館、美術館、博物館、歷史遺蹟的興趣遠遠超過海灘、雪山、森林和烤肉。他們走進森林也是為了實地觀察一下大猩猩或者狐猴真實的樣貌和生活習性。

旅行路上你會遇到的10種人

他們通常不會帶當地特產或伴手禮回家,而是帶回了一堆問題。於是繼續上網學習、查閱資料,連續多日挑燈夜戰。

5,朝聖者

朝聖者是有信仰的人,他們是準備去麥加的穆斯林、去耶路撒冷的基督徒、去菩提伽耶的佛教僧侶……

對於其中有些人來說,朝聖目的地就是他們這輩子旅行清單上的唯一選項,省吃儉用也要去、砸鍋賣鐵也要去、爬也要爬過去。

旅行路上你會遇到的10種人

我從不敢說自己的旅行是一場修行。

6,工作者

這裡的工作者特指遠程工作者。他們一邊旅行,一邊工作,逐wifi而居。他們有一個特別的稱呼:數字遊民。

旅行路上你會遇到的10種人

我在旅行路上遇到的數字遊民基本都是西方人。中國人也有,但實在非常少。

是不是很羨慕這群一邊環遊世界,一邊還順便把錢掙了的人呢?

7,生活者

這樣的旅行者已經把旅行當成了一種生活方式。他們很長時間都過著旅居的生活,在一個城市少則居住一個月,多則一年半載。他們絕對不會兩三天就轉玩一個城市,內心更不會有任何打卡刷景點的動機。

這是一群真正生活在別處的人。

8,收集者

收集者以集郵、集門票、集冰箱貼、集明信片、集各國貨幣為樂。至於究竟集哪一種,全憑個人愛好而定。

收集是一種紀念方式。紀念一起旅行的友誼、紀念遙遠的親人、紀念自己說走就走的勇氣。當紀念變成懷念,就是收藏品漲價的時刻。

旅行路上你會遇到的10種人

還有一種收集者是以收集國家為樂。護照上印章的多少、打卡國家的多少是他們旅行的最大樂事,並且這也是一種可以炫耀的資本。

9,好奇者

好奇心濃郁的旅行者腳踩四方、心懷五湖、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他們這也想摸摸,那也想聞聞,啥都想嚐嚐、什麼東西都敢試試。他們永不知足,就像新生兒第一天面對這個世界。

10,佛系者

佛系旅行者去也行、不去也罷;去這裡也行、去那裡也好;去住五星酒店也行、去睡多人間青旅也不錯。

他們與世無爭,有也好,沒也好,不爭,不搶,不哭,不鬧。當然也不做攻略,喜歡跟著感覺走就是。

他們喜歡安慰你:

來都來了,那就進去吧;

來都來了,那就買下吧;

來都來了,喝碗湯再走唄……

他們的旅行信條裡有兩個字:隨便。

他們也相信一切皆有定數。

如果你問他:今晚睡哪裡?

“隨便。”

“青旅還是海景房?”

“隨便。”

“¥&*#¥@!二選一你都隨便!隨你個頭啊!”

有時候,你帶著佛系旅行者到了某處,他們都懶得抬頭看一下。

這就是旅行路上的10種人,你遇到過哪一種呢?你是哪一種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