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測的血糖最准?測血糖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但不同時段測得的血糖並不一樣,這搞得大家很迷惑,到底哪個值才是準的?其實,只要儀器精準、測量方法規範,幾乎任何時候測的血糖都是準的。只不過血糖本就是波動的,因此測量的血糖值僅反映了那個時點的血糖水平。

什麼時候測的血糖最準?測血糖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血糖監測的6個黃金階段

1. 空腹血糖

一般是指8~10小時內無任何熱量攝入時的血糖水平。

注意:檢查前不要停止使用降糖藥。糖友無論是檢查空腹血糖還是餐後血糖,都不應該停藥。檢查空腹血糖時,頭一天晚上的降糖藥物(包括胰島素)應當照常應用。

2. 餐前血糖

適用人群:空腹血糖較高或有低血糖風險的人,例如老年人、血糖控制較好的人。

3. 餐後血糖(最重要)

餐後2小時血糖能夠反映患者胰島的功能以及當餐進食、用藥量是否合適,所以餐後2小時血糖的準確性十分重要。正常情況下,餐後0.5~1小時血糖升至最高,餐後血糖應基本回落至餐前空腹水平。

注意:餐後血糖是指餐後2小時血糖,指從吃第一口飯算起的2小時採血所測的血糖值,餐後2小時血糖正常值為4.4~7.8毫摩爾/升。

4. 睡前血糖

指21~22時的血糖值,反映胰島β細胞對進食晚餐後高血糖的控制能力,是指導夜間用藥或注射胰島素劑量的依據。

5. 夜間血糖

其意義在於如果早餐前血糖高,通過監測夜間血糖可以瞭解高血糖發生在夜間還是凌晨,早餐前血糖高的原因是黎明現象,還是夜間胰島素作用不足,又或者是因為反跳性高血糖(Somogyi效應)導致。

注意:多需要監測凌晨4點的血糖。

6. 隨機血糖

檢測意義在於及時捕捉低血糖的瞬間(約10分鐘之內)。低血糖後機體中升糖激素馬上釋放,10分鐘左右血糖就會升高,甚至高出平時的水平,因此應立即測量。若測晚了,就難以反映出準確的病情狀況。

什麼時候測的血糖最準?測血糖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需要頻繁測試血糖嗎?

不同病情的糖友,選擇的監測時間應有所側重。

  • 初發病及調整藥物者:每週測4次,每次選8個點中的不同時間點。

  • 病情穩定者:每月測2~4次,每次選不同的時間點。

  • 手術前後、感冒、旅遊等血糖不穩定時:每天至少測4次,每次選不同的時間點。

  • 血糖控制未達標者:每週至少監測4次。嘗試一種新的飲食方法,運動前後,旅行時都需要調整胰島素劑量或次數。

  • 有低血糖症狀,懷孕或打算懷孕時,都要增加監測次數。

什麼時候測的血糖最準?測血糖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在家監測血糖時要注意什麼?

1.應當經常監測血糖

有些患者怕花錢,圖省事,往往間隔很長時間才測一次血糖,而且只測空腹血糖,這種做法不可取。

2.不能靠自我感覺來評估血糖變化

血糖高低變化的確可以引起相應的臨床症狀。但是,由於個體差異,每個人對血糖變化的敏感性不同,血糖高低有時與自我感覺並不完全一致。因此,自覺症狀輕重並不能準確患者血糖的真實水平。

3.定期更換血糖儀

許多老糖友上了年紀後,都非常節儉,血糖儀用了還要好多年了還捨不得換,湊合著用,殊不知,這樣的後果非常嚴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