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一家幼兒園是否靠譜?聽聽園長怎麼說

作者 | 彭爽 嘉杉嘉華兒童之家園長

6月,又到一年擇校季,估計又有很多爸爸媽媽開始陷入了“該給孩子選擇怎樣的幼兒園”一類的糾結。80後、90後家長是對教育、特別是學前教育空前重視的一代,卻也是最有可能因為可供選擇的對象與自己的需求不匹配而焦慮的一代。大小星球請來了嘉杉嘉華兒童之家創始人、園長彭爽,下面聽聽幼兒園園長是怎麼說的。

這幾年來,我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

“要怎樣給孩子選擇幼兒園呢?”

“怎樣才算一家好的幼兒園呢?”

“公立園和私立園到底哪家好呢?”

如何判斷一家幼兒園是否靠譜?聽聽園長怎麼說

怎麼選?

就方法論而言,在做選擇或判斷之前,不妨列出所有你在意的因素。比如距離、學費、飲食、硬件、理念、師資、課程、接送時間等等,然後根據你在意的程度為所有因素進行排序,甚至可以進行權重劃分。

如下圖所示:

如何判斷一家幼兒園是否靠譜?聽聽園長怎麼說

在這些因素裡,有些是可以享有一票否決權的,也就是說,當該因素達到某種條件時,你會讓自己陷入一種無法克服或者即便勉強克服了也會因太用力而導致你的生活一團糟的境地。比如,如果你的家庭是雙職工家庭,希望在孩子上學後由父母親自接送,那麼一家接送時間為早9晚4的學校顯然就不適合你。這時,接送時間就是一個可以享有一票否決權的因素。

可能享有同樣待遇的還有距離和學費這兩個因素。

做權重劃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認真思考各因素對你的意義絕對是一個可以幫助你理清自己的價值觀或擇校觀的過程。

如何判斷一家幼兒園是否靠譜?聽聽園長怎麼說

看什麼?

具體到選擇幼兒園應該關注些什麼的問題,必須承認,在教育這個領域,軟件遠比硬件重要。不是說硬件不重要,而是說教育是一個對人的依賴太高的行業。再好的校園、再棒的設施如果沒有合適的人、合適的制度保證它們可以被合適地利用,也不過是塵歸塵土歸土。

那麼有哪些軟件值得家長們格外關注呢?

全美教育研究協會(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認為,優秀的課程和負責且受過良好教育的老師是最最重要的因素(AERA, 2005)。

NewYork State's Core Body of Knowledge在這個基礎上增加了幾條,將以下因素視為一個高質量的學前教育項目必備的要素:兒童發展適宜的課程、家校關係、對兒童的觀察與評估、學校管理、教師的職業素養及領導力、健康安全和飲食

而我認為,下面這些因素都是你在擇園時應當予以考慮的,它們中的每一項在你的權重表上都應該佔到10%以上。

1、理念

理念是一家園的靈魂。

說的通俗一點,就是這家園在兒童觀、師生關係、培養目標、以及家園關係等一系列問題上的基本看法。

再具體一點:

在兒童觀上,它是尊重並順應每個兒童與眾不同的個性和興趣,還是更強調用一個整齊劃一的標準去要求所有兒童?

在師生關係上,它是認為教師應當作為絕對的主導者、還是認為兒童應該成為絕對的主導者、還是認為教師和兒童應當分享控制權

在家園關係上,它是視家庭為學校的合作者還是對立方?

在培養目標上,它是以知識獲得為導向的應試型、還是以能力和技巧為導向的實用型、還是更注重幼兒的社會性與情感發展、良好的行為習慣、思維方式及人格養成

這些,都是你在和招生老師或園方管理者面談時需要了解的。

需要了解的是,很多園方在乍一接觸時好像都有還不錯的理念,但在實踐中卻可能千差萬別。因此,除了聽園方介紹外,你還應該關注以下細節。

2、管理者,更準確地說:園長

作為一家幼兒園的園長,我這樣寫好像太高調了,但這一條真的很重要。

因為它直接決定著這家園的理念能否被有效地落實、它會選擇或吸引怎樣的老師、它的課程設置以及接下來你將看到的所有安排。

業內有句話叫“一個好園長就相當於一個好學校”,不是沒有道理的。

那麼問題又來了——

在看園長的時候,應該看什麼?

這是一個不太好回答的問題。

我想了又想,還是決定硬著頭皮給出這樣的回答:看臉、看才華、看用心程度

臉,指的其實是一個人有沒有親和力、為人是否真誠。才華,則是某種包含了一個人的背景、專業素養、情懷、領導力、品位等東西的神秘屬性。

如何判斷一家幼兒園是否靠譜?聽聽園長怎麼說

而用心程度,則指的是一個園長是否真的相信他/她所倡導的理念或價值觀,並願意身體力行地為這種理念或價值觀提供落地的土壤。這土壤裡的養分可能包括:

☆ 溫暖、踏實、樂觀向上的園所文化

☆ 嚴謹的人才選拔以及師資培訓體系

☆ 專業、系統的管理體系及教學體系

☆ 與園所倡導的理念相匹配的課程

☆ 不斷學習的姿態與面向未來的視野

☆ 專業、有效的家長溝通和服務

總之,園長是一家園價值觀最核心的體現,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一家園的天花板。所以在擇校的時候,如果感覺園長不對,一定要多想一想。

3、老師

老師對一家園的重要意義,再怎樣強調也不過分。

我對很多家長都苦口婆心地說過:“選幼兒園,與其說是選名氣或者選理念,不如說是選老師。”

當然,下面我一般會接:“而在嘉杉嘉華,我最驕傲的就是我的老師。”

鑑於這是一篇嚴肅(或試圖嚴肅)的文字,我決定今天認真一點,就這個問題再多說幾句。

首先,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當我們說一個幼兒園老師好,我們在說什麼?

很多人會說:“她要愛孩子。”

絕對正確,但是不夠專業。

有句話叫“不好的教育比不教育還壞”,同理,不夠專業的愛有時可能比不愛還壞。

在我看來,幼兒教師區別於父母、家中的長輩、阿姨、保姆等的最首要的特徵當然是接受過專業訓練、擁有專業技能。

敲黑板啦家長們,必須強調:幼兒教師是專業人士,不是保姆

判斷一個幼兒園老師是否專業的標準有很多,比如她是否有足夠的觀察能力,能夠通過觀察瞭解班裡每一個孩子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以及發展水平;她是否可以將自己放到孩子的高度,以合作者或追隨者的身份參與孩子的遊戲;她是否對孩子在不同階段的發展水平足夠了解,並可以在孩子遇到挑戰時給出相應的支持;在孩子發生衝突時,她是否可以保持冷靜,同時關注到衝突雙方的情緒或問題……等等。

對於大多數在參觀時只能走馬觀花看一眼教室的家長而言,您可能很難在很短的時間內對以上做出判斷,那麼下面是您在有限的時間內也許可以關注的細節:

看教室裡孩子的狀態。一般來說,如果這個教室裡的孩子整體看起來是放鬆的、快樂的,說明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被足夠尊重或呵護了;

看老師的面部表情。如果一家園所大部分老師的面部表情是緊繃的或是無表情,很可能表明他們生存在一個高壓、高控、高強度、高度緊張的環境中,這種環境既然不利於成人,也不會利於兒童。

看老師的學歷。這一點不解釋了。

看老師的流動性。幼教行業整體而言是一個人員流動性很高的行業。有 一組統計數據說這個行業的年平均流失率甚至高達30%以上。在這種情況下,一個人員流動性相對小的園所至少表明它的大多數教師是認可園所文化或理念、並對自己的現狀滿意的,這也保證了它可以持續地輸出高品質的教學服務。

看老師與孩子的溝通方式,也看老師之間、甚至是管理者和老師之間的溝通方式,是否是平等、友善、彼此尊重的。

除了班裡的主班老師,也要關注班裡的配班老師和生活老師的背景和狀態

一家園或一間教室的文化和氣場是由身處其中的每一個人構成的,因此在有限的時間內,去感受你所見到的每一個人是否是“對”的,這一點非常重要。

4、師生比

師生比,是保證一個高品質的教學項目的金線。

當我們強調師生比的重要意義時,不僅僅是在說,有更多的老師可以給孩子更多的照顧。這仍然是一種將老師視為保姆的狹隘主義教師觀。

我們其實是在說:當師生比更理想的時候,教師才有可能賦予孩子更多自由探索和自由表達的空間;每一個教師也都將有更多機會去觀察兒童、瞭解兒童、和他們一起遊戲;他們也才不必因為擔心人手不夠而不得不不停地集結或打斷孩子,從而以“便於管理”的名義剝奪孩子的很多自由。

5、課程

要再敲一次黑板的是:幼兒園的課程不僅僅指的是音樂、美術、語文、數學、武術、輪滑……這些名稱,絕不是。

課程其實是包括了環境、材料、師生關係、一日活動安排、兒童的學習進程、兒童觀察與評估等在內的一個有機整體。

因此,在參觀或考察幼兒園時,您可以關注的地方包括:

教室內的傢俱如何擺放?牆上展示的是孩子的作品還是買來的作品?展示的作品的意義?

在環境佈置上,它是否是以孩子為中心?材料是否足夠豐富?是否便於孩子自由取放?

在師生關係上,它是以兒童為中心還是教師為中心?

在一日流程上,它是以教師主導的活動為主還是以孩子自由探索為主?還是二者兼而有之?

在具體活動安排上,它是否兼顧了孩子的興趣、發展水平與教師的培養目標?它是否以探究/主動式的學習方式為出發點?它的課程設置是否兼顧了兒童發展的各個領域?

在教學目標設定上,它是否注重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好奇心與探索精神、與人合作、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兒童觀察與評估上,它是否有自己比較完整、客觀、專業的觀察與評估體系?

它是否為老師提供了不斷成長以及接受專業培訓的機會,以使老師可以實踐以上這些?

學前教育發展到今天,國際上對於好的課程體系的標準是有共識的,即便名稱不同,實踐中操作的細節不同,優秀的教育本質上一定都是以兒童為中心、以主動或探究式學習為主要學習方式、建立在兒童發展適宜理論基礎上的教育。從這個意義上講,與其盲目地追隨某一個課程名稱(比如我接待過非蒙式園不上的家長),我認為更值得關注的其實是管理者和教學團隊對於某一個課程體系的理解及執行。

6、家園關係

一家負責任的教育機構瞭解並尊重家庭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意義,因此它一定會希望和家庭成為合作者而不是對抗者。

為此,它會認真地和家長交流自己的理念和教育觀點,也會真誠地傾聽來自家長們的聲音;它會悉心接受許多來自家長的建議,也會在很多專業問題上有自己獨立的專業判斷;它會非常重視和家長的溝通,也會通過多種渠道和家長溝通;面對問題與指責,它的態度應該是不逃避、也不迴避,能夠坦誠地說明真相與背後的原因,並願意承擔責任…….

總之,一家負責任的教育機構,一定可以讓家長們感受到它的用心與擔當。

以上六條,在你的擇校比重中,至少應該佔到60%以上,如果再加上距離、學費、接送時間這三項硬指標,現在您的圖表中應該已經有80%的部分被填滿了。

相較而言,一家園所的名氣、規模、歷史……我想都沒那麼重要。

當然,對於怎樣才算一家好的學校或幼兒園,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標準。選擇學校的過程無非是一個將你的理念或訴求與學校進行匹配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講,沒有最好,只有是否適合。

而在我看來,如果一家園可以做到以下這些,它無疑是一家優秀的幼兒園——

  • 就創始人的初心而言,他/她認真地專注於教育本身,不以商業化為首要目的;
  • 有面向未來的視野,重視高階思維能力(比如創造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批判性思維等)的培養;
  • 有專業、有熱情、專注的管理團隊;
  • 有嚴謹的教師選拔制度以及專業、穩定、有愛的教師團隊;
  • 有嚴謹的教學體系及教師培訓體系;
  • 教師的自我定位是孩子的觀察者、引導者、協調者、合作者,致力於與幼兒一起成長;
  • 尊重孩子,倡導個性化教育,鼓勵每一個孩子的自我驅動、自我約束及自我管理;
  • 每一個孩子都與眾不同、生機勃勃、具有主動學習的熱情;
  • 重視與家長的溝通,強調家園合力的意義;
  • 有一個彼此尊重、富有凝聚力的學校社區。

嚴格來講,一所優秀的學校同樣應當具備以上特徵。

你覺得能夠全面滿足以上標準的幼兒園好難找?是的,優秀走心的幼兒園在這個市場上的確是稀缺資源。

如何判斷一家幼兒園是否靠譜?聽聽園長怎麼說

大小星球以主動式學習為核心教育理念,專注0-8歲兒童啟蒙教育,旨在用專業度和創造力為兒童設計高水準、有審美、有趣的互動教育產品,為教育從業者和家長打造優質的線上線下教育課程和分享社區;為中國親子家庭提供創新美好的文教生活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