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態石上生

人间百态石上生

壽山石的圓雕創作,要求雕刻者從前、後、左、右、上、中、下全方位進行思考,無論是對俏色、石形、格裂、蟲洞、糕點等情況,從藝者都需要做出適當應對。在造型上,既要對石材的優點“提亮”,又要對石材的缺陷“遮瑕”,既是“創意活兒”,也是“水磨功夫”,關鍵,就是需要面面俱到。

人间百态石上生

/

/

所謂“遠山眉黛長,細柳腰肢嫋。妝罷立春風,一笑千金少。”美人、仕女的雕刻,是壽山石雕中的一個大宗。婉約靚麗的少女,無論是傳統定義上“十指微露,春筍纖長”的綽約佳麗,還是嬌憨動人、奔放大膽的西化美人,都是以清新悅目,麗而不俗為塑造、欣賞之核心。

人间百态石上生
人间百态石上生人间百态石上生
人间百态石上生

壽山石的色彩濃麗,質地溫和,形象亦千變萬化,這與世間女子曼妙的情態,自然不謀而合。豐潤凝結的石質恰似其柔美嬌細的肌膚,變幻的色調則正可扮演少女們斑斕的綵衣。

甚至有時粗糲的圍巖,也可以其力量感、滄桑感,襯托出“石刻美人”們的秀麗、動人,為人們帶來衝擊性的視覺享受。

人间百态石上生
人间百态石上生人间百态石上生
人间百态石上生

/

/

對於人物圓雕而言,“佛系”題材,也是一種重要的組成元素。壽山在古時的福建,曾經是高僧藏經之所。

最早使用壽山石造佛像的僧侶,亦為人們所銘記。壽山石天然清幽雅緻的美感,雕之以觀音、彌勒、羅漢,使人不禁以一種超拔沉溺、 避開世俗的清靜心觀之、對之。

人间百态石上生人间百态石上生
人间百态石上生人间百态石上生

毫無疑問,壽山石的天然之色,柔順之感,都具有某種淨化心靈的作用。與之靜謐相對,所產生的心境是絕無浮躁跳脫之意的,以之所造之佛像,其氣質亦屬滌汙去濁,息煩靜慮一路。

即便色彩上是輝煌而明麗,甚至充滿幻想一般的情調,但最終以壽山石所造佛像之氣質,依然每每使人忘卻塵世紛擾,產生沖淡存真的佛心。

人间百态石上生人间百态石上生
人间百态石上生人间百态石上生

/

/

當然,最難於塑造的,可能還是最親近於你我身旁的凡塵情態。須知歷來繪製美人終有常態,雕鑿神佛亦有儀軌,唯獨俗世人情錯綜複雜,且不拘一格。他們當然有共性,但更多的還是個性:需要在統一中求得變化,必須把握微妙的、浮動不定的“動態”“神態”“情態”,而這亦是雕刻者最難修行的所在。

人间百态石上生
人间百态石上生人间百态石上生
人间百态石上生

在這一門類裡,看似簡拙的雕刻往往並不單薄,以為容易摹學的範本,實際上往往又佔據著驚人的成就。倘或沒有俗世人物的雕刻,則壽山石藝術,就喪失了一半的意義,傳統的涵養與厚積亦無從談起。

每一件描繪世間百態的壽山石雕中,構圖的精準,俏色的善用,色層的呼應,都是對古老卓越的壽山石雕刻藝術的傳承。

人间百态石上生
人间百态石上生人间百态石上生
人间百态石上生

這些融進大自然神奇造化的人物圓雕,

以一種奇妙的三度空間藝術,

飄逸著一種令人神怡的氣息,

使人觀之靜心,玩之生趣。

/ 以上作品均來自2018年東南春拍

人间百态石上生

今日薦讀

↑長按二維碼關注

壽山石文化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