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渝先生:最美的空间在茶汤里

周渝先生:最美的空间在茶汤里

茶人在山间行走,树影婆娑,与茶的情缘娓娓道来。第一次喝到美味的茶是一碗朴素的茶,误入山间农家,一个大铁壶,茶汤入喉,人的身体被滋润了,活了。自此一发不可收拾,从土地到人再到茶,从茶到茶馆再到茶道,一碗朴素的茶引发的骨牌效应或许连茶人也未曾料及,他只是遵循自己的道路走,走着走着,就成了茶家周渝。

周渝先生缓缓上台,不急着说话,先喝一泡从家乡带来的武夷种大叶水仙。一个茶碗,一片树叶,注水,捧碗,茶汤入口,略过舌头,入喉。或垂帘或闭目或凝远。这是周渝先生喝茶的方法论,一句话的高度概括背后却藏着道与禅的深思哲理。一叶一宇宙,从一片树叶得以窥见宇宙之浩瀚,如同禅寺的行事准则,职位越高的僧人负责的活计越加繁重辛苦,职位越低的僧人则负责轻松简单的活计,也许许多禅宗上的大事件都是在除草、做饭等繁重活计中讨论出来的,从小事中窥见伟大之处的魅力。

周渝先生:最美的空间在茶汤里
周渝先生:最美的空间在茶汤里

喝茶也是如此,人心浮躁的社会如何找到自处的方法,一片树叶背后承载的自唐宋沿袭的茶道文化,可以作为己用。茶道有其包容性,上至贵族下至百姓,茶叶未必要完美无瑕,茶器未必要精美无痕,“巧者为下,拙者为上”,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

周渝先生双手捧碗,喝了一口茶,道出其本质:世界已产生太多的罪恶和苦难,何不进入一片树叶的世界,最美的空间在茶汤里,空间无限,任由精神在宇宙遨游,以到达天人合一的极致境界。

周渝先生:最美的空间在茶汤里

1981年周渝先生开了一家茶馆,因庭院种植三棵紫藤树得名紫藤庐。开了茶馆,周渝先生开始更认真地收集老茶,走山访水,对质朴的茶农和老茶背后的人文历史感受颇深。第二泡老茶名为昊天后土,来自云南的普洱黄片。周渝先生喝普洱,收乌龙茶,好茶得来不易,自然珍而重之,老茶是药,滋养人,心自然开阔舒畅。

周渝先生:最美的空间在茶汤里

茶汤里空间无限,周渝先生提出“正、静、清、圆”的茶道思想。堂堂正正做人,是为儒家入世准则;静心专注,却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清洁身心,干净清亮,有为却似无为;身心喜悦,自然圆满、圆融。

周渝先生领悟出的中华茶道有别于日本茶道,最终指向“圆”。“圆”更符合中华民族达观的人生态度,绕了一圈,却还是能回到终点,取得人生的圆满。

周渝先生:最美的空间在茶汤里

周渝先生总使我想起另一位台湾文学大家——白先勇。同样出身名门,个人命运与近现代历史紧紧相连,息息相关。近几十年来,周渝与茶结缘开始推广茶道,白先勇与昆曲结缘开始推广昆曲曲艺,殊途同归。他们以一人之力,从个体出发,逐步生根萌芽,从细微之处得见伟大之人的魅力与坚守。如同周渝先生对自己的评价:我是又苦又涩的茶。苦能让人安定,去火气,苦后有回润,人生也大抵如此。

周渝先生:最美的空间在茶汤里

来和茶道君约茶吧

周渝先生:最美的空间在茶汤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