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你知」有種腿痛原來是髖骨關節炎惹的禍

「话你知」有种腿痛原来是髋骨关节炎惹的祸

「话你知」有种腿痛原来是髋骨关节炎惹的祸

髖關節包括髖臼、股骨頭兩部分 陳輝 製圖

有種腿痛原來是髖骨關節炎惹的禍

2018-5-29羊城晚報A20版

關節炎是老年人的常見病,一說到關節炎很多人只會想到膝關節炎、肩周炎等,其實在60歲以上的骨關節炎患者中髖關節炎佔了30%,且女性比男性更易得。髖骨關節炎由於少為人知,且在症狀上易與腰椎間盤突出、膝關節炎相混淆,在臨床上被誤診的案例並不鮮見,有的甚至做了腰椎手術後仍不見疼痛緩解,才發現“病根”原來是在髖骨關節上。醫生提醒老年讀者,其實一個簡單的髖部X光片就可以作出診斷。

A

肥胖+運動不當,他得了髖關節炎

B

易與膝關節、腰椎病混淆

陳鎮秋介紹,髖關節(也就是老百姓通常說的胯部或者大腿根部關節)包括髖臼、股骨頭兩部分,髖骨關節炎包括髖臼和股骨頭軟骨磨損。早期髖骨關節炎表現為髖關節、大腿甚至涉及膝關節的酸脹痛,勞累後加重,休息可改善,或會影響行走。發展到後期會出現疼痛加重,伴有跛行、髖骨關節屈曲和旋轉受限。有的甚至出現靜息痛(不活動也痛),夜間痛等。

由於腰椎間盤突出和膝關節炎都有下肢疼痛的表現,加之上了年紀的人一檢查,都會發現有不同程度的腰椎和膝關節問題,因此,如果醫生的經驗不足,有時就會將髖骨關節炎誤診為這兩種疾病。個別極端的案例中,病人甚至做完了腰椎手術,症狀仍不見好轉,才發現病根其實是在髖骨關節上。

那麼,髖骨關節炎引起的不適如何與腰椎間盤突出和膝關節炎引起的不適相鑑別?陳鎮秋介紹,腰椎間盤突出症表現多數有腰痛、下肢放射痛合併有小腿和足部麻木。而髖骨關節炎疼痛多數侷限於髖關節、大腿以及膝關節。膝骨關節炎表現多數侷限於膝關節疼痛、屈伸受限、膝關節內翻或者外翻畸形,甚至出現膝關節屈曲畸形(膝關節伸不直)。

臨床上,醫生對髖骨關節炎做出診斷主要根據病人症狀(髖關節疼痛、跛行)、體徵(屈曲以及旋轉受限、下蹲困難)、影像學檢查(多數X光檢查就已足夠,MR檢查對早期骨關節炎有意義)。

C

髖關節發育不良者是高發人群

陳鎮秋介紹,髖骨關節炎根據發病原因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髖骨關節炎與年齡、遺傳、肥胖、職業、營養等因素相關,因此肥胖人士、運動員以及長期機械性重複使用某一關節的人士都屬於高發人群。

繼發性髖骨關節炎引起的原因包括髖關節發育不良、創傷性關節炎、感染性關節炎後期等,其中髖關節發育不良的人約2/3發展為髖骨關節炎。陳鎮秋解釋,髖關節發育不良是指髖臼未能得到良好發育對股骨頭包容與覆蓋不足而形成的一種髖部發育性疾病。很多髖關節發育不良者早期並沒有症狀,但流行病學研究表明有40%—60%的髖臼發育不良在中年出現髖關節痛。

D

爬山、走樓梯、下蹲等運動少做

陳鎮秋建議,如果中老年人出現髖關節酸脹痛、容易勞累,建議到骨關節專科門診諮詢,可以拍X光片,多數可以明確診斷。

如果髖骨關節炎發展到了晚期,軟骨磨損嚴重,疼痛影響生活工作,結合病人意願,可以考慮關節置換。手術方式包括表面置換、全髖關節置換,目前多數是全髖關節置換。

「话你知」有种腿痛原来是髋骨关节炎惹的祸
「话你知」有种腿痛原来是髋骨关节炎惹的祸「话你知」有种腿痛原来是髋骨关节炎惹的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