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沒義務帶孫,兒媳也沒義務管老人,老人真需要照顧時,咋辦?

在法律上,老人的確沒有幫兒女帶孩子的義務,但是中國的老人絕大多數還是在“保姆”的崗位上,而且樂此不疲。原因如下:

老人沒義務帶孫,兒媳也沒義務管老人,老人真需要照顧時,咋辦?

1.中國的傳統思想:傳宗接代,兒孫繞膝,子孫滿堂,光宗耀祖。子孫越多越好,吃苦耐勞帶孫子從不喊苦,從不喊累,整天笑眯眯。

2.農村老人體力喪失,開始吃兒子的飯,能力所能及幫兒子帶帶孩子,體現他們還不是多餘的,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3.城鎮退休老人離開工作崗位,一下閒下來,不適應。兒女在城裡工作、買房壓力很大,幫他們挑點擔子,讓年輕人安心工作。

4.中國特有的“隔代親”,爺爺奶奶愛孫子,孫子孫女親爺奶。姥爺姥姥親外孫,外孫搖到外婆橋。

老人沒義務帶孫,兒媳也沒義務管老人,老人真需要照顧時,咋辦?

農村老人只要身體健康,只要還有一塊錢都會剩下給孫子買吃、讀書。城鎮老人也是一樣,他們樂意把自己的養老金拿出來補貼家用,或者給兒子買房買車。他們都是這樣想的:自己一輩子差不多了,只要兒孫好,付出一切都是應該的。也有一些失去老伴的老人是自己照顧自己,也沒有多餘的能力帶孫子、孫女,這些老人是情有可原的。極少數的老人,思想開放,尋求自由,他們不帶孫子,自己生活,暫時不依賴兒子、兒媳。這些老人在生命即將走完的時候,要看他們的子女的想法和孝心了。關係好的,管!感情差的會說,也有這一天!

老人沒義務帶孫,兒媳也沒義務管老人,老人真需要照顧時,咋辦?

在法律上兒媳婦的確沒有照顧丈夫家的老人的義務,但是現實中,有許多兒媳婦長年累月地照顧著公婆,她們毫無怨言,總覺得是應該的。原因如下:

1.自從跟丈夫在法律上結合之後,二人已融為一體。本來是兒子的贍養義務,兒媳婦一起挑了起來。不但是物質上的給予,更多的是日常生活的照顧。減輕丈夫的家庭負擔,讓其安心工作、賺錢。

2.中國的傳統美德就是兒媳婦必須要孝順公婆。這條標準,已成為許多人家擇媳的一條重要的考察指標。如果女方的父母是不孝順老人的,那麼,他們家的這個女兒,好的人家是不會要的。

3.公婆把丈夫養大成人,在有生之年還利用餘力帶孫子、孫女,兒媳婦從心底裡感激公婆,在他們失去勞力時、生病臥床時,兒媳婦都會無微不至地照顧著。

4.絕大多數公婆自從兒媳婦進入家門後,都把她當成自家閨女。掏心掏肝,把自己一生的財產給予兒子兒媳,還給他們帶孩子,他們為的是家庭的延續,為的是家庭的興旺。兒媳婦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不忘公婆情,反哺來報恩。

老人沒義務帶孫,兒媳也沒義務管老人,老人真需要照顧時,咋辦?

真到老人需要照顧時,決大多數兒媳婦還是會挺身而出照顧老人的。但是現在城鎮的兒媳婦也是要在外面工作的,精力有限啊!鄉村的兒媳婦大多在外面工作,也是難以長期照顧老人。真是針沒有兩頭快,難以兩全其美啊!

接下來要出場的就是閨女了。當然了,這閨女又是別人家的兒媳婦,兩邊的老人都要照顧,也真夠難為她們的。特別是兩邊的老人一起病了的話,那真是夠嗆。

老人真正到了端飯倒屎的時候還得要看自己的兒子。沒有兒子的,看自己的閨女。血緣關係擺在那裡,你是老人生的,就得管老人。

社會上有兒有女的得病老人大多數都會有子孫後代去管他們的,極少數沒有良心的子女對老人不管不顧,任其自生自滅,這些不肖子孫是要引起公憤的。

老人沒義務帶孫,兒媳也沒義務管老人,老人真需要照顧時,咋辦?

但是,這又是正常的。

世上有好人就有壞人,只要好人多壞人少,好人帶著壞人跑,社會就能慢慢進步。你想要一個不肖子孫都沒有,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