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竹入门丨竹子构图法

竹子构图—长幅与扇面构图

“荒寒一点香,足以酬天地。”在构图虚实关系的处理上,虚实相生的画面,尽可能地给人留下联想的余地。我认为,在画面的虚实处理上,万万不可平均对待,“疏可走马,密不容针”的深奥之处,应是每一个画家需要认真体悟的。

画竹入门丨竹子构图法

圆扇的构图要在变化中求和谐

画竹入门丨竹子构图法

中国绘画如同中国的诗词一般,讲究“言简意赅”、“以少胜多”等,要求每一笔、每一个线条、每一个点都要表现出丰富的内涵。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尽量做到虽简单,又不失严谨。构成画面的成分中,点中有面、面中有点;线中有点、点又融于线。

竹子构图—横幅构图

横幅构图要讲究画面布局的开与合、争与“让”的关系,不能平均对待。画面的主题位置要实,次要位置就要虚。扇面的构图注意画面的留白,留白既要得体,又要自然。

中国绘画讲究“大胆落笔,细心收拾”,这就是说,落笔一定要磊落,收拾时一定要尊重理性,不要“轻举妄动”,局部不要破坏整体。画时不仅仅要注意画面物象之间顾盼照应,还需注意题款和印章的位置,因为这也是画面整个布局的一部分。有些画适合长题,有些画适合短题,题款的字体选择等,都应该契合画面的动静、浓淡关系。例如:画面动一些,题款相对静一些,画面碎一些,题款相对就得整一些,反之亦然。此外,盖图章也是丰富画面的一个重要手段,印的多少,应根据画面的需要来安排,从全局来考虑。

画竹入门丨竹子构图法

画竹入门丨竹子构图法

竹子构图—方幅构图

构图常讲“无法而法”。“无法而法”的境界是画面传达出来的一种气息,使画面的构图气脉贯通,融为一体。大与小、前与后、浓与淡的关系,恰到好处地衬托出画面的主体,同时也起到了均衡的作用。

中国传统绘画构图中的“平中见奇”,是一个“看似寻常却奇崛”的“漫不经心”之举,要求画家有着全面的修养。在我看来“平与奇”离不开松快和洒脱,而松快则是在运笔时要“顺气”、“顺势”。唯有这样,才能做到松而不散,气韵生动。

画竹入门丨竹子构图法


画竹入门丨竹子构图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