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话:栿棚

栿棚:是北方瓦房的一项配置工艺,有钱的人家是讲究,可以使用木板,中等人家可用芦席,洛阳老城家境稍差者会使用白纸糊顶。

栿fu:代表房梁,栿棚既梁下的棚子。我们当今看客厅顶棚,不管你的装修怎么花哨,都是从古代“栿棚”工艺借鉴而来。

栿棚的工艺是:梁下30公分左右,墙四周划线打方钉,捆绑竹竿或麻杆,中间部分有竹竿与大梁或檩条连接,棚面形成方格,留一个口子,将芦席放入....放芦席时很有意思,我们感觉很麻烦,但师傅们说这个最简单,轻松送入、使用竹竿挑起移动,很快就会到位,一般栿棚的芦席不再捆绑。也有捆扎的,但使用的都是棕细绳,颜色与竹竿芦席一致---这是芦席栿棚。结实的惊人,吊一个人都没有问题。

麻杆栿棚:是穷人家的穷讲究,捆扎基本与上面说的一样,最后是糊上两层纸,第一层的方法是把浆糊刷在麻杆上,轻轻附上纸张,也有使用报纸的;第二层的粘贴方法是:使用棕刷把浆糊刷在白纸上,一般都是四边有浆糊,中间打×,这个粘贴需要过硬技能,有轻微皱褶,但几个小时后会光滑平整的惊人,这就是技术。

我说的两项栿棚工艺,我们在孟津魏坡儿村的老房子里能看到,“洛邑古城”开工前,我在文峰塔东边的“蛮子院”里还看到使用芦席搭的栿棚。一般老城人使用麻杆糊纸居多,在美观、干净的基础上也有防掉土的功效,比较讨厌的是:麻杆糊纸栿棚容易遭老鼠,就那一丁点浆糊,老鼠也不放过....对付它的办法是:整一只猫,猫的叫声或气味会很快驱赶走老鼠。

大户人家的栿棚制作工艺我未见过,但基本和芦席、麻杆工艺差不多,特讲究的还会有涂抹寓意福寿安康的彩画。随着现代建筑的不断更新,瓦房栿棚工艺逐渐退去,但我们还是能在居家钢筋水泥的客厅看到现代化的--栿棚,那些加啥“龙骨架”“龙骨吊顶”啥的,实际还是古老的栿棚工艺,无非是把木板、竹竿、麻杆改用了三合板儿、木条或铝合金,花哨的有了彩灯的点缀吧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