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土地提質增效?成都青白江探索「大園區+小業主」新思路

2015年,成都青白江區壁峰社區搞稻田綜合種養,開啟了一水兩用、一田多收的種養模式,併成立了社區水產養殖合作社,走在了致富增收的前列;然而兩年過去了,隨著合作社入股土地的增加,管理難、成本高、增收少的弊端接連而至……熱鬧的外表下,合作社在困境裡艱難前行。

如何實現土地提質增效最大化?壁峰社區大膽創新,探索出了“大園區+小業主”的發展新思路。

嘗甜頭:合作社統一管理,稻魚種養喜獲豐收

說起曾經的老玉虹鄉壁峰社區,最為大家知曉的便是水產養殖。淺丘低窪的地形,成為了壁峰社區天然的優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樸實勤勞的村民,早在上世紀90年代便開始了水產養殖。李家大堰塘、燕兒窩大堰塘、黃埔大堰塘……都是當時小有名氣的養殖大戶人家的養魚池。

後來,單純的養殖越來越掙不到錢,年輕力壯的村民紛紛外出打工,村莊開始變得冷清,土地開始撂荒,堰塘也不再稀罕了。

劉勝光,一個有著10多年養殖經驗的養殖戶,作為壁峰社區主任,村裡的情況讓他很是著急。“這樣好的魚塘荒了多可惜啊。”如何讓土地提質增效,是劉勝光一直在思考的。

外出學習、參觀,思維逐漸打開的劉勝光有了想法。既然大家不想管理,那就成立合作社,由合作社統一管理,並大膽採用當下提倡的稻田綜合種養模式,實現一田多收。2015年,黨員同志帶頭,以現金和土地入股,玉虹水產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了,劉勝光被推選為合作社理事長。

讓劉勝光驚喜的是,稻田綜合種養的第一年就嚐到了甜頭。魚蝦和水稻形成了一個無公害的生物微循環,不僅實現了一畝田兩份收入,還實現了“1+1=4”(“水稻+水產=糧食提質+水產增收+生態安全+農民增收)的效果。1萬多斤稻花魚,還在田裡就已經全賣光了,無公害水稻更是賣出了10元/公斤的好價格,每畝地增收上千元。

“投入少,產出高”,這讓村民們欣喜不已,紛紛找到劉勝光要加入合作社。有更多的村民加入,劉勝光自是不甚歡喜,短短2年時間,合作社成員從30餘人發展到200餘人;土地從100餘畝發展到1700餘畝。

  遇瓶頸:合作社是大鍋飯,吃好吃撇沒人管

欲速則不達,粗狂式的增長埋下了管理不善的病根。

2017年9月,稻穀收割了,魚兒也賣完了,上千畝的土地空了出來。大好的田地總不能就這樣空一季吧?跟股東委員們商量後,劉勝光決定小春種一季蔬菜。

然而,讓劉勝光萬萬沒想到的是,儘管天天催,夜夜忙,30天過去了,僅僅只完成了一半面積的栽種。“劉主任,又不是你自家的,那麼著急幹啥子嘛。”“合作社就是大鍋飯,吃好吃撇沒人管,過得去就行了。”這樣的態度讓劉勝光既著急又無奈。

這一季蔬菜的栽種不僅人工費多花費了一倍,而且錯過了提前上市的時節,價格也不盡人意,合作社虧損了近5萬元。

“咋個搞起的嘛,種個菜就虧了5萬元,合作社要給個說法。”“把掙的錢是不是拿出來分了再說。”“不是說的增收的嘛,是不是你們幾個大股東私下搞小動作了。”……村民大會上,大家七嘴八舌,甚至有人提出了退股。

管理難、成本高、效益差,如此局面,與最初帶領大家致富的初衷大相庭徑。

“劉主任,聽說你們社區合作社做得風生水起,哪天來參觀學習下。”外人眼裡,玉虹水產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儼然是個典範。然而,劉勝光心裡卻很清楚華麗外表下的艱難。他放慢了前行的步伐,對單一的合作社模式開始有了疑問。

  探出路:“大園區+小業主”,一三互動業態豐

鄉村振興,路在何方?劉勝光與合作社繼續探索著。

“合作社管理不過來就包點給我嘛。”一天,社區年輕人嚮明春的這句話讓劉勝光靈光一現,有了新的想法。

“對啊,為什麼不能由合作社轉租出去呢?這樣業主流轉土地更便捷,管理更為精細,同時,合作社的風險也降低了,最關鍵的是不再吃‘大鍋飯’,極大調動了大夥兒的積極性。”劉勝光琢磨著。

思路新,動力足。合作社很快召開了社員大會,提出了“大園區+小業主”的發展新模式:合作社負責集中土地,搭建農業大園區,制定發展大方向,統一宣傳包裝銷售;小業主以家庭農場的形式流轉合作社的土地,在園區內發展符合產業規劃的一、三產互動。

消息一出,村上想幹事的年輕人便蠢蠢欲動,32歲的嚮明春就是其中之一。“劉主任,我打算在我們組流轉幾十畝塘子試試,在現場垂釣的基礎上做點餐飲。”做鄉廚的嚮明春早已有了計劃,他說,以前想幹苦於流轉土地需要每戶人家商量,但凡有人不願意就只能作罷,現在只需通過合作社,方便快捷,而且是現成的堰塘。

有了合作社這個堅強的後盾,事情進展迅速,今年年初,嚮明春成功流轉了40畝堰塘,並投放了大量的魚苗、蝦苗,開始了屬於他自己的稻田綜合種養。4月份,農場正式對外垂釣,6月份,嚮明春推出了魚、蝦現場烹飪。

如今,正是吃龍蝦的季節,嚮明春的農場憑藉著蝦大味鮮的優勢吸引了不少好吃嘴。“2個蝦塘的蝦都不夠賣,大家都喜歡吃新鮮的,塘邊邊炒邊賣,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賣上萬元呢,這還沒算稻穀的收入。”嚮明春高興地說。

稻田綜合種養、農家樂、特色民宿……短短半年時間,“大園區+小業主”的模式吸引了村內外17家業主前來投資發展,原來單一的產業一下子豐富了起來。

看著這樣的勢頭,劉勝光很欣慰,但他不敢忘記之前的教訓,在發展的同時堅決把好質量關。為了防止業主為了利益破壞村莊生態,合作社制定了《園區入駐管理條例》,明確指出園區以發展休閒觀光農業為主,合作社負責質量管控和宣傳包裝。

新模式還在完善,振興之路不會停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