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由心造,福自我求

有这样几则民间民俗谚语: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命中只有八个米,走到天边不满升;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民俗谚语,说的意思其实是规劝世人,要有好的心态来对待生活,心态好,心境就好,幸福和痛苦其实要看各人的意念。记得有一句很有禅意的话说得很好——命由心造,福自我求。

佛曰: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物事皆空,实为心瘴,俗人之心,处处皆狱,惟有化世,堪为无我。我即为世,世即为我。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命由心造,福自我求

幸福是人们对自己理想的生活感到满足的主观感觉,是自然而然且发自内心的感受,而非客观标准。

自己是否幸福,不是由他人来评判;反之,你也不能评判他人是否幸福。

理想生活的标准因人而异,世上没有两个人的条件完全一样,但都可能获得幸福感,关键看是否具备定义中的全部条件。

命由心造,福自我求

幸福感不一定是持久的。幸福感可能会随着心态、身体、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有幸福感的人,在心态上必然是无忧无虑。一个心存烦恼和忧虑的人,是不会有幸福感的。

有幸福感的人,在自己理想的生活中其言论和行为必然是随心所欲。即畅所欲言,自由和自愿地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而不是受约束和被迫做事。

有幸福感的人,必然享受着自己理想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

每个人的理想都不一样,想追求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也会不一样,它取决于每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对理想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定义或目标值。

在现实生活中,达官和富豪也不一定会有持久幸福感,普通平民也不一定没有幸福感,有些人喜欢灯红酒绿的都市生活,有些人喜欢山青水秀的田园生活。所以,定义中特别强调“自己理想的”,而非统一标准。

1、心中无恨;脑中无忧;生活简单;多些付出;少些期待。幸福是一种感觉,需要欣赏、感恩、谅解、宽容、知足、珍惜、认真和豁达的心境来制造。

2、人活着有能力去爱自己和别人,以及身边陪伴着值得自己去爱的人,就是最大的幸福。

3、人的平安和健康是一切生活享受、笑声、开心、幸福和快乐的载体,幸福来自于一颗安静踏实的心。

4、幸福并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东西,只要安安静静、踏踏实实地过自己的生活,没有上下不定的忧虑,没有左右为难的恍惑,没有瞻前顾后的算计,没有担惊受怕的恐惧,没有求爷爷告奶奶的巴结,幸福的感觉便时时在心头荡漾。

5、幸福其实很简单,只要你的心舍得、简单生活,需要追求,也需要享受;生命,需要奉献,更需要珍惜;梦想,需要丰满,更需要践行;现实,需要踏实,更需要坚持;友情,需要真诚,更需要呵护;爱情,需要理解,更需要包容;健康,需要保养,更需要保持;思想,需要主见,更需要信仰。但在漫漫人生的道路上,凡事,都需要刚强 。

命由心造,福自我求

佛语里说,人世间有八大痛苦,这八大痛苦可以分为肉身四痛和精神四苦,它们分别是: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其实,一言蔽之,这八大痛苦都源于求不得和放不下,生老病死是人生必须经历的过程,假如放不下,看不开,那就是痛苦的。而爱别离、怨长久,更是心理上的看不透,因为求之不得,或者难以放下,总是教人牵肠挂肚,很是痛苦。

命由心造,福自我求

有幸福感的人,在体验自己理想生活的时候,必然会获得满足感。一个永无止境追逐物质利益最大化或个人欲望永远无法满足的人,是不会获得持久幸福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