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急著還房貸你就虧大了,可惜很多中國人都不知道

大部分的中國有房一族都希望儘早把房貸還上,走出國門也是如此。我當年也這樣想,還因為這個想法和兒子爸爸有了巨大的分歧,最終分道揚鑣。

十四年前我來到英國,一年後在網上遇到我兒子的爸爸,半年後就結婚了。那時我剛從中國過來,一切都是中國式思維,婚後第一件事就是急著買房。

他也沒特意反對,就是他那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很難存錢,通過努力最後終於在倫敦西南五區買了房。

在英國急著還房貸你就虧大了,可惜很多中國人都不知道

毫無疑問,買了房之後我又開始急著還貸,每個月除了固定的月供,我總把家裡的餘錢都還了貸款。

漸漸地,他的生活全讓我打亂了,他不可以像以前那樣享受生活了,不可以經常度假,住五星酒店,他已經很不開心了,而我還是樂此不疲地還貸款。

終於有一天矛盾爆發,我們分開了,房子也賣了,我知道我們的分手是因為我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太不一致了。

你問我為什麼急著還貸?就是覺得房子是自己的,將來還可以留給孩子,這不正是大多數中國人的想法嗎?

十幾年後我已經融入了英國的生活,也重新有了愛人,有了房子,我關於房貸的想法卻慢慢和當年兒子爸爸一樣了——不必急於還貸,應該享受生活。

不急於還貸的第一個原因是遺產稅。

英國遺產稅的實施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遺產稅的稅率現在是40%,起徵點是32萬5千英鎊,也就是遺產超過這個數目以上的部分交40%稅。

現如今英國房價這麼高,尤其在倫敦及附近鮮有50萬英鎊以下的房子了,所以大多數人是逃不掉遺產稅的。你想想我們著急把貸款還清了,政府卻要拿走那麼多稅。

我覺得最好的辦法是不給孩子留超過遺產稅起徵點太多的遺產,我們的生活是自己掙得,他們也可以。所以不急著還貸,手裡有餘錢,可以做很多事情。

在英國急著還房貸你就虧大了,可惜很多中國人都不知道

另一個不急於還貸的原因是英國的養老制度!

結果是辛苦一輩子付清房貸的老人,不得不變賣房產支付養老院的費用,那些欠了一屁股債的人反而享受免費養老。

住在特殊養老院的,如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等需要特殊護理的老人,須支付更高的費用。

在倫敦,養老院平均費用大約每年44600英鎊,越來越多的英國老人被迫賣掉自己的房產支付在養老院的費用。所以不急著還房貸,你還清了政府在這等著賣你的房子,交你的養老費呢。

另外如果不急於還貸,例如只交利息,還有可能住上自己dreamed house。

例如,你人到中年,也積攢了一些equity(信用),想住一個60萬英鎊的房子,借35萬英鎊,interest only 每月只要四五百鎊,如果repayment要還1500-1700英鎊左右。現在英國最低的房貸利息低於1% ,可以借到年薪的五倍。

在英國急著還房貸你就虧大了,可惜很多中國人都不知道

你可能要問,不還本金貸款到期怎麼辦?二十年後房子肯定翻了幾番,equity就夠還貸了。

例如現在60萬英鎊的房子,二十年後至少100-200萬英鎊,多出的錢就還貸,還有一筆錢剩下養老。到那時肯定要downsize 或去老年公寓,一換房子房貸就還清了,就等於用銀行的錢住好房子。

這至少是倫敦的及南部的情況,我們搬來一年半了,隔壁家賣房已經比我們去年一月買時要多15萬英鎊,當然我們翻修房子也花了5萬英鎊左右。英國南部房子是剛需,歐盟東擴後人口激增,但很少蓋新房,今年脫歐後漲幅小了一些。

自住房是這樣,投資房也一樣,如果貸款還清了,所有的房租都要納稅了,就沒有免稅的額度了。還是那句話,有了餘錢自己花,才不要還給銀行。

以前還不信,都說富人都是欠一屁股債,窮人把辛苦錢存銀行讓富人去揮霍,現在看看不就是這麼回事嗎?

我覺得要想不給銀行打一輩子工,就不要積極還貸,房子本身的增值就可以把你的貸款掙出來,我們只要給孩子好的教育,照顧好老人,同時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幸福多出去走走看世界,不要等到老了動不了了才後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